在A股,不同的股票,需要用不同的指標去辨別好或不好

上一講我們說了,怎麼去找到那些成長性好的公司, 這一講我來告訴你怎麼判斷一支股票的貴賤,如果你學會用估值去衡量股票是貴還是便宜,就能從性價比的角度去找到那些被低估的公司。

如何判斷一支股票是貴還是便宜呢?其實沒有一個單一的指標,對不同的公司,判斷方法是不一樣的。

1、需要避開的公司

公司也像人一樣,會分為嬰童期、青年期、中壯年期和老年期。現在的醫學發展之後,嬰幼兒的夭折率已經很低很低了,但是放到二三百年前,嬰幼兒的夭折率還是非常高的。對應嬰童期的就是初創公司。

初創企業風險是極高的,其實在A股中沒有初創企業,所有的上市公司上市當年至少已經有兩三千萬的利潤規模了,當然,在中國當今的經濟體量當中,有兩三千萬淨利潤的公司可能能夠數出幾萬家,甚至幾十萬家。但是至少可以說:上市公司在所有的公司當中,已經是百裡挑一、千里挑一了。

但是即便如此,上市公司上市以後,它可能是處在新興領域,或者是佈局到一些新興領域,它在做業務擴張的時候,仍然面臨著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對於這一類公司,我不建議普通的投資者去參與。

這也是為什麼對於像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這樣的一些基金,我們政府設立了非常高的參與門檻,只有資產比較雄厚、具備一定的風險承擔能力的才能去,因為這些確實是投資十個,八九個都會死的,只有一個把所有的錢賺回來了。

所以對於一般的投資者來說,如果你看到一家公司現在完全不賺錢,它把所有的資本投資到完全新興領域當中,我建議你儘量避開這家公司。

2、青年期公司

第二類公司是青年期的公司,青年期公司是A股投資的主要方向,尤其是前幾年投資的主要方向,也是給大家回報最豐厚的一個板塊,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中小創”(中小板和創業板)。

這類公司往往有五千萬到一個億的淨利潤,並且處於一些新興熱門行業,比如說互聯網,新能源,節能環保。這些新興產業有國家政策的扶持,行業處在上升階段,是我們整個經濟發展的亮點。但是你也要注意:青年期公司的競爭往往也是非常激烈的。

有一句話叫“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一個人可能當年是高考狀元,在班裡學習成績是數一數二的。但是等到他真正步入了職場,未必能夠延續他第一的排名。

但是你也知道,這樣一些學生時代表現很優秀的人,往往剛開始工作時拿的起薪會比較高。同樣的道理,股市當中,如果在一些新興產業,在它發展早期的階段,如果說公司處於行業龍頭地位,它的市盈率通常也是非常高的。

在這個時候就面臨這麼一個判斷:雖然你看好這個行業的發展,但未來等到這個行業真的瓜熟蒂落,收穫大量利潤的時候,你今天投資的這家公司是不是仍然在行業中排第一位?

今天騰訊和阿里巴巴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的老大,但十年前,中國互聯網公司的老大是盛大,放在十五年前,中國互聯網風頭正勁的是新浪、網易。

當年投資新浪和網易的人,如果是在納斯達克泡沫頂峰買了它,熬過四五年還能回本。但另外有一家公司叫中華網,當時與新浪、網易還有搜狐一起並稱四大門戶,中華網還是當中第一個上市的,在2011年它卻申請了破產保護。

所以投資成長期的、青年期的公司,既要看到它光鮮亮麗的一面,也要注意計算它的性價比。就是你認為它未來業績的成長會怎麼樣,對應它業績的成長,你所付出的代價是不是值得。

3、中壯年期公司

第三類公司是中壯年期的公司,目前A股市場當中絕大部分傳統行業的公司都可以歸為這一類。到這一個階段,基本上大家已經可以論資排輩、看座位就坐了。比如這家公司是一個科級幹部,這家公司是一個處級幹部,那家公司是一個局級幹部。對應的,它們的估值也是不一樣的。

招商銀行的估值,上汽集團的估值,和更小一點的公司——比如說吉利、長城這些汽車公司,或者江蘇銀行、上海銀行這種地方性銀行——估值顯然是不一樣的。

對這類公司,第一,我們要看它整體的業績表現是不是平穩,有沒有重大的風險。就像中年人,當保險公司賣人壽保險給他們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看一看他有沒有重大疾病的風險。對這些公司也一樣,我們應該關心它有沒有業績重大下滑的風險。

除了關心業績會不會有重大下滑,對中壯年期的公司、傳統行業的公司,我們還要看它是不是在進入新的領域,我們千萬不要因為它進入了新領域,而去支付更高的溢價,用成長股的估值來給它定價。

打個比方說,哪怕是在某個領域上已經做到非常成功的職場人士,他貿然跳入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他的成功仍然是一個未知數。如果老闆支付給他原來的雙倍薪酬的話,很有可能是得不償失的。但如果說付出5%到10%的溢價,讓他去試一把,即便沒做成,也不會虧太大。

買中壯年期的公司,一般來說不要超過20倍的市盈率。如果說它的業績增速整體還是比較快的,能夠達到百分之十幾,這樣我們能夠在十幾倍的市盈率買入。但是不要超過20倍。因為對於已經進入穩定發展階段的公司,在20倍的市盈率買入,相當於你的投資要20年才能回本。

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那一類比較平穩的公司。如果有些公司所處的行業已經趨於平穩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它的分紅率,但前提是它的市盈率不能太高。你要看它的分紅率能不能高過銀行理財產品的水平,它的市盈率是不是在10倍以下。

如果單看它的股息率挺高的,高於銀行理財產品,但是它的市盈率已經高到了12倍。哪怕你今年拿到了它5%的分紅,但是當它的市盈率從12倍跌到10倍、乃至8倍的時候,股價下跌的損失是幾年的股息都不能彌補的。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我們支付的價格比較低,只有8倍的市盈率,這樣我們不僅能夠享受5%的股息率,當它的市盈率回到10倍的時候,還能夠獲取25%的資本增值回報。這樣的話,哪怕我們投資傳統行業、投資中壯年期的企業,也能獲得30%的收益率。

所以投資中壯年期的企業更側重的是防守,以較低的價格買入。搞投資的都知道一句話,叫高收益一定是伴隨著高風險。我覺得這句話是不對的,往往很多有高收益的機會,恰恰是因為低風險。因為從一個很低的水平線上起步,才能夠打開更高的收益空間。

4、老年期公司

最後一類就是步入了老年期的公司。所有的企業最終都是會消亡的,但是不代表我們絕對不能碰老年期的企業。

A股現在有哪些老年期的企業呢?比如說煤炭行業、鋼鐵行業、水泥行業,這樣的行業在如今國家的供給側改革、產業升級、節能環保的倡導下,屬於要被淘汰掉一些產能的行業。但是在可見的未來,至少十年二十年,人類還是要用水泥、鋼鐵的,這些行業儘管在淘汰一些產能,但我們還是離不開它們。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這類公司的估值出現極低的情況,買入仍然會有收益。對老年期企業的估值要用PB,也就是用市淨率,市淨率的算法是每股股價比上每股淨資產。我們不再關注它當下盈利與否,因為投資這一類企業,往往它不賺錢的時候是最好的時候。

既然我們未來十年二十年還要用得到它,它的產能不可能一文不值。比如它當年建起來這個鋼廠花了500億,現在我有機會以250億的價格買進去,等到將來鋼價回來的時候,盈利的時候,這一定是個值錢的買賣。對於老年期的企業,我們要用市淨率給它進行估值。

5、理解股價看似不合理的漲跌

把企業發展的四個階段說完,就能夠解釋在股市裡你看到的一些匪夷所思的現象了。

比如為什麼有的股票市盈率很高了還一直漲?因為這樣的股票可能根本不應該用市盈率給它估值。比如說一個老年期的企業,一個250億市值的鋼廠,淨資產500億,現在每年只有幾千萬的利潤,它的市盈率有幾百倍、上千倍。但是這個時候它的市淨率只有0.5倍。

衡量老年期階段的企業不應該看市盈率,而應該看市淨率。市淨率低於1,我們叫做“破淨”,相當於你有機會以折價買入它的淨資產。

可能你看到幾百倍市盈率的股票還在漲的同時,看到一支12倍市盈率的股票在下跌。為什麼低市盈率的股票還持續下跌?因為它可能是一箇中壯年期的企業,它的增長速度已經放緩了,個位數的市盈率對它來說可能就是合理的。這種情況下,市場上有什麼風吹草動,它的估值有一波回調也是非常正常的。

總結一下,這一講我們說了,當你關注到一支股票,想知道它目前的價格是貴是賤、值不值得買的時候,該怎麼去做判斷。你不能夠光看市盈率,而是首先要區分這家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然後再找到適合對它估值的指標。青年期的企業看市盈率,中壯年期的企業要把市盈率和股息率結合起來看,老年期的企業要看市淨率。

聽這堂課的,可能很多是工作繁忙的職場人,那麼根據你時間精力的投入和風險承擔的能力,對以上三類股票,我給你排個序:如果你時間有限,就去找那些中壯年穩健型的股票;如果願意承擔比較高一點的風險,青年期的成長股你也可以試一試;如果你還有時間去鑽研估值,老年期的企業不妨也看一看。

劃重點

當你關注到一支股票,想知道它目前的價格是貴是賤、值不值得買的時候,不能夠光看市盈率,而是首先要區分這家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然後再找到適合對它估值的指標。

青年期的企業看市盈率,中壯年期的企業要把市盈率和股息率結合起來看,老年期的企業要看市淨率。

在A股,不同的股票,需要用不同的指標去辨別好或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