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崗招聘考試複習,事業單位D類考試複習1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3道小題,每小題1分,共13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號內)

1.為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發展要求而逐漸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稱為( )。

A. 終身教育 B. 普通教育 C. 職業教育 D. 義務教育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的教育家是( )。

A. 培根 B. 誇美紐斯 C. 赫爾巴特 D. 贊科夫

3.將課程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這是( )。

A. 從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劃分的

B. 從課程的功能角度劃分的

C. 從課程的組織核心角度劃分的

D. 從課程的任務角度劃分的

4.( )是指根據各級各類學校任務確定的對所培養的人的特殊要求。

A. 教育方針 B. 教育目的 C. 教學目標 D. 培養目標

5.( )是教師最為常用的研究方法。

A. 觀察法 B. 訪談法 C. 實驗法 D. 行動研究法

6.( )是指視覺系統分辨最小物體或物體細節的能力。

A. 視角 B. 視敏度 C. 視野 D. 明適應

7.考察被試個體差異,用於衡量被試相對水平,用於以選拔為目的的測驗是( )。

A. 常模參照測驗 B. 標準參照測驗 C. 目標參照測驗 D. 團體參照測驗

8.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課程"三維目標"是( )。

A.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B.知識、情感、意志

C.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

D.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9.作為傳統教育學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的教育學者是( )。

A. 杜威 B. 盧梭 C. 赫爾巴特 D. 誇美紐斯

10. 在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中,主導性的因素是( )。

A. 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 教育措施 D. 教育內容

11. 馬克思指出的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是( )。

A. 理論聯繫實際 B. 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C. 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 D.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12. 某學生在研究事物時,容易受他人態度的影響,這位學生的認知方式很可能屬於( )。

A. 場依存型 B. 場獨立型 C. 衝動型 D. 沉思型

13. 人們對自己能否成功地從事某一行為的主觀判斷稱為( )。

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歸因感 C. 自我預期感 D. 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請把答案填在題中橫線上)

14. 教育是對教育專制性、等級化和特權化的否定。

15. 教育學作為一門課程在大學裡講授,最早始於德國哲學家。

16. 對學生是人的屬性的理解包含三個基本的觀點:學生是主體,學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個體,學生具有獨特的創造價值。

17. 感覺對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分和。

18. 自我控制主要表現為個人對自己行為的和,使之達到自我的目標。

19. 教育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是的交叉學科。

20. 奧蘇貝爾指出,一切稱之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至少包括三方面的內驅力決定成分,其中被看作是學習的最重要和最穩定的動機。

21. 課堂氣氛作為教學過程中的軟情境,通常是指課堂裡某種佔優勢的與的綜合表現。

 一、單項選擇題

1.A[解析] 終身教育主張在每一個人需要的時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終身教育思想成為很多國家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終身教育是為適應科學知識的加速增長和人的持續發展要求而逐漸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B[解析] 在《大教學論》中,誇美紐斯用一句話概括了他的泛智教育思想,那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全部藝術"。

3.D[解析] (1)從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2)從課程任務的角度,可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3)從課程功能的角度,可分為工具性課程、知識性課程、技能性課程、實踐性課程。(4)從教育階段的角度,可分為幼兒園課程、小學課程、初中課程、高中課程。(5)從課程的組織核心角度,可分為學科中心課程、學生中心課程、社會中心課程等。

4.D[解析] 略

5.A[解析] 觀察法是教育科學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觀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對人的行為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系統觀察和記錄,然後對所做記錄進行分析,發現被觀察者心理活動和發展的規律的方法。

6.B[解析] 視敏度在醫學上稱為視力,視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視角的大小表示。

7.A[解析] 被試在常模參照測驗中的成績必須放到所在團體中,以被試在該團體中的相對位置來評估其能力水平,這一團體即為常模團體。

8.A[解析] 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課程"三維目標"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9.C[解析] 赫爾巴特最主要的教育觀點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10. A[解析] 教育者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育活動的主導因素。

11. D[解析] 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學說認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途徑和方法。

12. A[解析] 場依存型者的知覺傾向難以擺脫環境因素的影響,從題幹可以看出該同學容易受他人態度的影響,很可能就屬於場依存型。

13. D[解析]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能力能否勝任一項任務的判斷與評價。

二、填空題

14. 民主化 15. 康德 16. 能動的 17. 不同刺激同時對比繼時對比 18. 監督調節

19. 教育學與心理學結合而產生 20. 認知內驅力 21. 態度情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