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延邊”中超都打過兩個來回,“南梅縣”卻因體育場小錯失中超

“北延邊”中超都打過兩個來回,“南梅縣”卻因體育場小錯失中超

各隊的申請

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國家體育委授予了廣東的梅縣,以及吉林的延邊為“足球之鄉”的稱號。當年吉林隊以延邊球員為主,廣東隊以梅縣球員為主,相得益彰。可進入職業化之後,廣東省隊最終被賣給了青島海利豐,最終因為老闆賭球而被足協取消了註冊資格。而吉林隊在1996年正式更名為“延邊隊”開始征戰中國頂級聯賽,而梅縣的足球之火燃燒得並不旺盛,直到近些年梅州客家和梅縣鐵漢生態(梅縣客家)的出現,讓梅縣(梅州)再一次被中國球迷關注。本賽季的中甲聯賽,更是有了梅州中甲德比。“南方足球之鄉”的球迷也特別期望球隊能像“北方足球之鄉”的球迷一樣能夠在去中超體驗一次。延邊從1994年開始打中國的頂級聯賽,一直到2000年降級。2015年再一次升級,2017賽季降級。

“北延邊”中超都打過兩個來回,“南梅縣”卻因體育場小錯失中超

五華縣體育場

不過,2019年中國足協推出了准入新政。升級不再是隻靠成績。一個賽季要首先申請下個賽季的准入牌照,有了牌照和成績才可以升級。就目前瞭解到的消息來看,梅州的兩傢俱樂部僅僅申請了“中甲牌照”。這意味,即使他們的成績進入了前兩名,2019年的中超也不會有“南方足球之鄉”的球隊。

“北延邊”中超都打過兩個來回,“南梅縣”卻因體育場小錯失中超

曾憲梓體育場

為何?他們是倒在了體育場的觀眾容量上。在中超的准入標準上,不低於3萬人是最低標。梅州市最大的體育場是曾憲梓體育場容量為20221個坐席,而中甲第二名梅州客家的主場五華縣體育場只有15000個座位。對於梅州球隊來說,想進中超就得改造體育場。梅州市的相關部門是不是該行動起來呢?改建是可以的,現在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還需要時間。2019年中超一定是沒希望了,2020年是不是可以呢?

“北延邊”中超都打過兩個來回,“南梅縣”卻因體育場小錯失中超

五華縣足球公園體育場

梅州客家的所在地,五華縣目前正在修建一個新體育場。具體位於五華縣琴江新區的足球文化公園項目中,其中體育場容量是2.7萬,也不夠中超的准入標準。

曾憲梓體育場如果擴容1萬人,就需要加高看臺,這個工程對於中國的建築業來說不是問題。而五華縣足球公園體育場增加300人的座位,實現起來難度就更低了。目前看,對於我們的小俱樂部而言,瞭解足協的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