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安:展望未來五年

张凤安:展望未来五年

展望未來五年,不妨讓我們先回顧過去五年。

一開始有人覺得反腐敗或許只是象徵性的,但後來發現是動真格的,是黨政軍全面反腐,打老虎和打蒼蠅都獲得史無前例的成就,而且逐漸建立了執政黨黨風廉政的長效機制,從不敢腐到不能腐到不願腐,正深入人心;

一開始有人覺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權宜之計,但後來發現,不僅僅是動真格,而且推動了多年想推但是不能推的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決心正深入推進,極大改觀了中國經濟結構,新的動能正在醞釀,舊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在被修復和扭轉;

一開始人們覺得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就如之前許許多多的區域規劃一樣,最後有的行有的不行,最後發現,一帶一路已經成為強大的開放型經濟力量,京津冀協同發展隨著北京副中心和雄安新區的橫空出世,整個經濟重心南重北輕的趨勢和速度將被緩解,京津冀將形成世界級魅力城市群。

過去五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於無聲處聽驚雷,如蝴蝶效應,席捲而來。回顧是為了展望未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孕育了一些巨大的機會,這些機會是不言自明的。生態和綠色經濟將是未來發展的主力和方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理念將在十九大之後更加深入貫徹下去,成為一種常識、一種本能、一種利益機制。

持續40年的改革開放,給我們的空氣、水和土壤造成了許多破壞,現在到了修復的時刻。這種修復可能會花費更長時間,需要更好的技術和資本的投入,需要耐心,誰能在生態修復上找到一種有利於資源配置的市場化機制,誰就將在這場生態修復戰略機遇中獲勝。以北京為例,正在啟動長城、大運河和西山永定河的生態修復工程,這些工程將讓北京的文化載體——自然生態更加充滿魅力。

創新潮流往往集中在應用領域,例如iPhone手機每一個零件都不是蘋果公司的,但卻是喬布斯應用得最好的。人工智能將席捲所有的行業,推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飛躍。誰能在產品和服務中,引入人工智能這樣的科技應用,誰將率先勝出。無論是互聯網還是大數據還是人工智能,都是人類創造的工具,誰的工具越強大,誰越能夠通過產品和服務賦能給客戶、消費者、員工,越能勝出。

如浙江傳化集團旗下的公路港模式,目前已經連接了全國30多個城市、200多萬名卡車司機,使得卡車司機不再面臨去時滿載貨物回來時空車、不得不超載的困局。在此平臺模式下,貨、車、人得到完美匹配。一旦其全國佈局完畢,將又成為一個超級共享網絡平臺。

大健康、大文化、大旅行、大教育將是人們未來生活的常規狀態,這些行業從產品到服務,從資本到網絡平臺,從理念到細分市場培育,都充滿機會。一些傳統企業和行業面對新的技術和業態陷入了焦慮和矛盾狀態。其實,傳統企業已經有了自己的供應鏈網絡、經銷商網絡、客戶群,如何將這些無形資產和數據轉變為新的業務模式,這很難,但也大有可為。比如傳統培訓行業和大健康行業完全可以結合,因為大健康最缺的是好的健康認知。如何區分魚龍混雜的健康產品,需要教育需要培訓。

未來五年,中國將成為一個真正的熱愛創新和創業的國度,那些改變人們衣食住行的創新產品和服務,將因為新理念、新金融和新技術的賦能,獲得極大改變。新的業態和模式正在催生新的商業力量。比如一位溫州的創業者,通過眾籌的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又以社群消費等方式,撬動了當地餐飲業原有的發展模式,從而激活了餐飲新業態。

圖景壯麗恢宏。用什麼來形容未來五年的中國經濟機會?滿城盡帶黃金甲!

撰文:張鳳安

原《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iBloomberg》主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