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整理期,投資者應謹慎

隨著滬深交易所2018年首批退市公司名單的公佈,相關退市公司的退市整理期也就來臨了。根據安排,滬市行將退市的*ST吉恩、*ST昆機都將在5月30日進入退市整理期,進行為期30天的“臨終交易”。而深市的*ST烯碳也在5月29日被深交所正式宣佈退市,並定於6月5日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時間也是30天。

退市公司的退市整理期來了,投資者要不要參與其中就又成了部分投資者需要面對的選擇。畢竟參與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是有門檻設置的,比如,要求參與退市整理期股票買入交易的個人投資者,必須具備兩年以上股票交易經驗,且其證券類資產不得低於人民幣50萬元。50萬元證券類資產這個門檻,就將很多的中小投資者拒之於退市整理期的大門之外了。

不過,對於符合條件的投資者來說,就需要直面“退市整理期”的到來了。而以筆者之見,對於退市整理期的到來,理性投資者的做法應該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退市整理期的設置其實是為持有擬退市公司股票的投資者退出服務的。所以對於參與退市整理期交易的賣出方,是沒有門檻設置的。因此,退市整理期的股票交易,投資者基本上是以賣出為主。而之所以還有投資者願意參與進來,主要原因有兩點。

退市整理期,投資者應謹慎

一是退市整理期的股票交易具有高度的投機性。因為退市整理期初期,投資者都是以賣出股票為主,這很容易導致股票的價格連續地大幅下跌,當股價足夠低時,市場投機炒作的力量就會凝結起來,對股票進行投機炒作,而這種投機炒作,炒出30%甚至更高一點的漲幅是常見的。這種短期收益還是比較誘人的。

二是除了創業板的退市公司之外,滬市以及深市主板、中小板的公司退市,理論上還是存在重新上市機會的。這就讓一些投資者對此充滿幻想。畢竟在股票足夠低的時候,買進退市公司的股票,相當於買進原始股,一旦退市公司重新上市,這其中的收益將會是暴利。這也就是一些投資者甘願冒著上市公司退市的風險進場買進股票的重要原因。

那麼,投資者要不要參與退市整理期的交易呢?就理性的投資者來說,還是不要參與退市整理期的交易為宜。

首先,投資者不要輕易參與退市整理期的投機炒作。從歷史的經驗來看,雖然在退市整理期抄到底部的投資者往往會有可觀的收益,但底在哪裡卻並不好判斷。象新都酒店最低價1.20元,退市價格為1.70元,抄到底部的投資者收益達到40%,但抄底顯然並不容易,因為在底部到來之前,該股經歷了17個跌停板。投資者如果早早抄底的話,很容易被套牢,招致自己的投資出現巨大的損失。而在底部到來之時,投資者也很難作出準確的判斷,容易錯失抄底的機會,等到底部確認的時候,股價又已經脫離底部了,投資者繼續買進的收益也有限。

而更重要的是,歷史不一定能夠重演。之前由於退市公司較少,同時由於市場投機炒作的氛圍較濃,所以,偶爾有退市公司進入退市整理期,市場的投機炒作力量或許還能炒作一番。但如今,退市有望成為一種常態,而這次同期進入退市整理期的公司就達到3家。並且,當前市場缺少投機炒作的氛圍,市場人氣非常低迷,如之前的併購重組,曾經是市場瘋狂炒作的目標,但如今,市場幾乎不為所動了。因此,退市整理期的股票交易能否激發投資者的炒作熱情,這是目前市場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歷史重演的可能性比較小。

其次,投資者更不要博退市公司的重新上市。對於退市公司來說,雖然都有一個重新上市的夢想,但實際上,企業退市後重新上市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作為上市公司時,企業尚且不能保殼,而退市後重新上市的難度是保殼的N倍。與此相對應的是,企業退市後的經營環境較之於上市之時則相差很大,企業在退市後要創造出好收益,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並且,目前A股的殼資源大幅貶值,作為好企業來說,直接上市並不困難,要借殼上市的話,A股市場上也有合適的殼資源存在,不可能再將目光轉向業已退市的公司——至少這種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在這種市場環境下,退市公司要獲得新生並重新上市,其難度超過很多人的想象。實際上,從2001年4月水仙電器拉開上市公司退市的序幕以來,還沒有一家退市公司獲得重新上市機會的。因此,投資者不要輕易博退市公司重新上市,進而買進退市公司股票。

也正因如此,對於退市整理期的股票交易,理性的投資者以不介入為宜。當然,作為一些短線投機炒作的高手來說,那就按投機炒作的規矩來辦。一是做好虧損的準備,且盈虧自負;二是控制倉位,參與退市整理期股票的投機炒作倉位一定不能太重,宜輕倉介入,這樣即便出現虧損,也不會對自己的投資收益構成太大的影響;三是短炒要短,不宜長線持股,別讓自己從“投機客”變成了退市公司股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