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近3年最大IPO:富士康能否摘掉“世界代工廠”帽子

5月23日,首隻獨角獸藥明康德繼續封一字板,上市後已獲12連板,中一簽已賺近6.5萬元,已經刷新了年內新股最賺錢記錄。新的投資者注意啦!第二隻獨角獸企業富士康本今日可參與網上申購,據測算,若上市後獲7個漲停,每簽收益即可破2萬元。還有哪些亮點?請看下文:

富士康股份主營業務有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及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三個部分。是從集團母公司鴻海精密旗下剝離的出來的業務。鴻海精密間接持股富士康股份69.14%,郭臺銘IPO前持股富士康股份11.54%,IPO後持股10.39%。

從2月1日遞交招股書申報稿到3月8日證監會第十七屆發審委審核通過,僅僅用了36天,創下了A股市場IPO審核的最快紀錄。在A股市場審核趨嚴的大環境下,富士康IPO過審被外界稱為“光速”。

備受關注的獨角獸富士康,5月22日深夜發佈招股說明書,以13.77元/股的價格發行約19.7億股股票,募集總額約為271億元。這個數字創下了近三年來A股新股發行的紀錄,也是A股史上第12大IPO。

據瞭解,富士康本次IPO的保薦機構是中金公司,股票簡稱為“工業富聯”,股票代碼“601138”,該代碼同時用於本次發行的初步詢價和網下申購。本次發行網上申購代碼為“780138”,網

下、網上申購時間為5月24日,中籤號公佈日為5月28日。

A股近3年最大IPO:富士康能否摘掉“世界代工廠”帽子

世界級代工廠“船大難掉頭”

一直以來外界對富士康的評價以“不瞭解”居多,即便有所瞭解也和“代工廠”、“蘋果”這些詞語高度關聯。而“代工廠”是郭臺銘避之唯恐不及的三個字,2012年富士康謀求轉型,曾宣佈到2014年實現裝配100萬臺機械手臂計劃。郭臺銘也一直在多個場合強調,富士康二十多年前就已經不是隻有代工了。言外之意,富士康並不是一家代工廠。

在近期富士康IPO路演階段,郭臺銘開始頻繁露面。5月16日,郭臺銘頭頂8K標識紅色棒球帽現身清華大學,以實體經濟+數字經濟工業互聯網賦能時代來臨為主題,宣講富士康8K+5G、高效能運算及人工智能在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理念。5月17日,在天津舉辦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郭臺銘再次強調,富士康不是代工廠了。其招股書對於自身代工業務描述也均迴避代工字樣,以ODM、EMS、加工替代。

根據IoT Analytics統計,目前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超過150個,佔物聯網平臺總數的32%,是第一大細分平臺類型。

顯而易見,工業互聯網龐大的市場是非常誘人的。不過對於IPO過後“不差錢”的富士康來說,故事能講多久,意味著想象力能持續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