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六一將會利空侵襲的,是不是可以消停下了

作者 歌弦

滬深300(國際版)

有一種聲音很火,講兒童節A股納入MSCI將是利好出盡是利空。

空穴來風必有其因,畢竟A股入MSCI這陣風,吹的時間也是夠長的了。期待太久,一朝落地,市場上難免會有不同的聲音發出。

說六一將會利空侵襲的,是不是可以消停下了

而接下來行情是否真會這樣演繹,我覺得應該從三個方面來考量。

第一,以傳統觀念來說,利多出盡是利空。問題是,6月1日A股納入MSCI並非一錘子買賣,利好仍將繼續期待。

專業人士預計,今年將有約180億美元流入A股市場,如果未來幾年A股全部納入MSCI指數,會佔MSCI新興市場指數20%權重,與此相應的,是每年會有3000億美元流入A股市場

這個利好是明確的、持續性的、漸進式的,高預期是最大的支撐

和某公司今年利潤預期增長多少,明年利潤預期增長多少,後年利潤預期增長多少完全不同。更不是預期國家要出什麼政策扶植之類的鬼故事,或者要重組什麼的科幻故事。

他們不一樣!!!

這裡再插播一條不太重要的消息:

中金公司上週報告指出,此次MSCI調整對中國市場至關重要,可能是多年來MSIC最重要的一次的A股相關調整。為了儘可能減少對指數的追蹤誤差,被動型資金通常會選在最後一天、即5月31日進行調倉操作,主動型資金可擇機選擇配置時點。因此過去一段時間滬深港通北上資金持續強勁流入可能也與A股納入MSCI時點臨近有關。

與這條消息對應的,則是今年的北向資金流量。4月合計北向淨流入達405億元人民幣,刷新此前1月創下的深港通開通以來的最高紀錄。5月以來,外資流入A股的勢頭不減,截至5月11日,8個交易日淨流入172億元,已達4月全月的42%

所以,有機構明確告訴你,錢已到位,或將持續到位,然後會在5月31號買入233只股票,並且後續還會擇機加倉。這種感覺是不是很爽?

歷來郭嘉隊、其他機構等,入場都是悄無聲息的,只能等財報出來才會發現這些傢伙已經摸進去了。這次可是提前告訴你了。

當然,從短期看可能影響不大

MSCI報告A股本次納入比例為之前宣佈的2.5%,佔新興市場指數的權重為0.39%。初步推算,大概有約合500億元(今年第一波)人民幣的資金因跟蹤MSCI指數而流入A股。

粗暴的算術平均一下,也就每隻股2億多一點,所以短期漲幅有限。而市場上估計也不乏短線交易者賺這點差價,縱然6月1日獲利了結,也都是市場短期行為,成不了氣候。

但從長期來看,影響確實很深遠的。

隨著海外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度不斷上升,市場將變得更加成熟,市場短期的情緒放大器,逐步向長期的股價稱重機過度。基本面因素將逐步成為股價的主導,畢竟人家都只買那兩百來只好股票。

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自去年以來,外資持股從5000億到了1.2萬億左右,在這一過程中A股的變化,價值投資的主流傾向。

對於A股而言,2.5%的納入比例,只是A股“入摩”的一小步。

改用阿姆斯特朗登月球的那一句話,“這是投資歷史上的一小步,但卻是A股歷史上的一大步”從起關門斗地主搓麻將,到坐一桌大家一起搓麻將

說六一將會利空侵襲的,是不是可以消停下了

第二,從納入MSCI的成分股來看,更類似於滬深300的國際版?

納入MSCI的那兩百多隻個股如下:

說六一將會利空侵襲的,是不是可以消停下了

滬深300成分股如下:

說六一將會利空侵襲的,是不是可以消停下了

說六一將會利空侵襲的,是不是可以消停下了

說六一將會利空侵襲的,是不是可以消停下了

關於這一塊,想說的只有只有兩點:

第一,外資只會買MSCI所納入的股票,因此,這一利好幾乎會完全被相應個股承接。

第二,本次納入MSCI的個股,在絕大部分上是同滬深300指數成分股重合的,這意味著滬深300穿上了一層進口鎧甲。在某種程度上,滬深300穿的這一身大致合身的進口盔甲,隨著時間推移還將不斷強化。這一點很值得重視。可能對於我們後續的投資方向,有啟發意義。

第三,從滬深300的角度來看,此前拉高真的多嗎?下跌的空間真的大嗎?

基於標的對照的是滬深300(這樣更便於理解),當前滬深300指數較今年高點仍有10%的落差,且整體市淨率1.5,靜態市盈率15,動態市盈率13.12。

這個位置高估了嘛?後市真有大的下行空間嗎?

真不見得。

最後。

因此,不管從短期刺激還是長期利好,或者說標的當前的估值水平來看。正式納入MSCI後,利多出盡是利空這個說法,在正常情況下是站不住腳的。

縱使有回落,也必然是短期現象,因為不管從2016年、2017年或者今年市場風格來看;無論市場節節攀升,還是萎靡不振也好,A股的生態真的在改變。

投資,王道蕩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