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儘量自己做,父母不可能為你做任何事

現在的家庭生育的孩子少,幾代人的關心與愛護都集中在一個或兩個孩子身上。因此在家裡,沒有成人一勺一勺地餵飯,孩子就不肯自己進食;沒有成人陪著、拍著睡覺,孩子就又哭又鬧不能人睡;就連和小朋友玩要時也要求父母跟著;早晨起床後不疊被子,吃完飯不知道刷碗,上學忘了帶學習工具也要責怪家長沒有提醒他們。


告訴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儘量自己做,父母不可能為你做任何事​如果孩子有這些類似的問題,家長就不得不思考孩子的依賴性是否太強了。依賴性強的孩子,大多數缺乏責任心,遇到一點困難就想到讓父母替他去做,這種依賴心理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告訴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儘量自己做,父母不可能為你做任何事

幾年前,四川省的一位青年從6樓陽臺跳下身亡,這位青年是某名牌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別人眼裡,他一直非常優秀。從小學到高中,學習成績一直排在最前面,每次考完試,他都會問老師:“這次考試誰是第二?”因為他很堅信,第一名肯定是屬於他的。如此出眾的學生,自然深得老師的稱讚,父母的厚愛。為了讓他能夠集中精力學習,他的父母可謂是操盡了心,除學習之外的任何事情,父母都會代替去幹:吃飯時,媽媽會及時地把飯端到他的手邊;衣服髒了,當然也是媽媽的事;筆記本用沒了,也是媽媽為他去買,他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而且有時還為自己的這種生活而沾沾自喜。事實上,到了十七八歲,早應具備洗衣、做飯這些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但他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他沒有學得這些能力。1988年7月,他參加高考,以全縣第一,全省第二的優異成績,考取了北京某名牌大學,那是他夢寐以求的學校。這一喜訊,給家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歡樂,親朋好友們無不誇他聰明。同年的9月,他和其他剛入學的學生一樣,無比興奮地來到了首都北京。然而在大學生活開始不久,他就表現出了困惑,他不會買飯,不會洗衣,甚至常常找不到上課的教室,不知道該怎樣和同學相處。雖然好心的同學也在不斷地幫助他,但還是難以解決他的適應問題,這令他萬分苦惱。無奈之際,他只好提出了休學,學校根據他入學以後的表現也同意了。第二年的7月份,學校及時地寄去了復學通知。

收到通知的他,沒有絲毫的興奮,反而產生了無比恐懼,他害怕再次離開父母,他擔心自己依然不能適應學校的生活,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他便從6樓陽臺跳下,結 束了年輕的生命。
告訴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儘量自己做,父母不可能為你做任何事

這一事例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是否也有意無意地包辦了孩子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是否忽略了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凡兒童自己能夠做到的,應該讓他自己做;凡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去想。”這是一句符合教育規律的至理名言。具體而言,在糾正孩子過強的依賴性方面,建議家長從以下角度入手。儘可能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習慣。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過上舒適安逸的生活,而是要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因此父母要轉變觀念,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自立、自主的精神,孩子的生活起居,能放手的就不要包辦。家長們不妨嘗試一下美國家庭的做法:美國的嬰兒從一出生就單獨睡覺;孩子會捧奶瓶了,母親讓他自已捧奶瓶吃奶;吃完奶就把孩子放在大便椅上讓他自自己大便;之後,讓孩子在有圍欄的床上自己玩;孩子學步的時候,也是他自已扶著學步車走。長大後,一切自我服務,還得幫忙幹一些家務活;孩子在7歲的時候就開始學著自己掙錢;13歲的女孩,包攬全家衣服的洗滌,按社會價格收費;18歲以後,孩子也能獨立生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