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都已經完成這項技術的關鍵測試,中國為何仍不急著發展?

近日,美國媒體報道,美軍的F-35B聯合攻擊戰鬥機完成了一輪武器負載測試。對F-35聯合攻擊戰鬥機在海洋環境下的有效性進行了評估。試驗期間,飛行員會專門選擇不利環境來進行飛行測試,以此可充分衡量戰鬥機的侷限性。參與測試的美國官員稱,未來戰場和作戰地點有很大不確定性,惡劣氣候和複雜海況也是要進行測試的環境。

美軍都已經完成這項技術的關鍵測試,中國為何仍不急著發展?

近年對於中國的垂直/短距起降戰機西方媒體也有過一些報道,一般都與美國海軍陸戰隊亮相的F-35B垂直/短距起降戰機有關。垂直/短距起降戰機在未來的確應用前景非常光明,也許以後會有一些好的消息但至少不是現在。

美軍都已經完成這項技術的關鍵測試,中國為何仍不急著發展?

因為目前中國不應將垂直/短距起降飛機作為優先發展項目,陸基的垂直/短距起降飛機最突出的優點是在惡劣環境下或機場被破壞後能夠迅速起飛作戰,而如今殲-10等已經可以應對這些情況。而且我國海軍未來的發展目標是裝備電磁彈射設備的大型直通甲板航空母艦,未來艦載機的發展方向也是重型多用途艦載機,而不是作戰能力有限的垂直/短距起降戰機。

美軍都已經完成這項技術的關鍵測試,中國為何仍不急著發展?

很多方面的因素促成中國海軍的航母上重殲,其中最主要的是我軍對航母的定位,這是作戰能力的定位,而航母作戰能力、特別是進攻性的作戰能力大部分取決於艦載機的作戰能力,重殲所具有的特性及能力目前尚無可替代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