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自我意識的覺醒才是最無私和偉大的——追隨內心、無問西東

真正自我意識的覺醒才是最無私和偉大的——追隨內心、無問西東

真正自我意識的覺醒才是最無私和偉大的——追隨內心、無問西東

李芳芳導演的《無問西東》原是向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獻禮影片,電影裡講的是別人的青春故事,而每個人卻都可以從中反觀自己的命運與人生。

看完了這部電影,卻並不想僅僅討論電影本身,在罕見的影廳全場人坐到最後一行字幕結束的情況下,我想每個人都思考了更多……

真正自我意識的覺醒才是最無私和偉大的——追隨內心、無問西東

電影開篇就提出了一個極富哲學性的問題,“

如果提前瞭解了將要面對的人生,你還是否有勇氣前來?”這讓我想起一直以來,女性們非常熱衷於討論的一個話題,如果可以選擇,你願意做鄧文迪還是景甜?

兩個人都很成功,不同的是前者雖然撩完布萊爾又與普京“約會”,但她的上位史實在不是一般女子能夠承受的;而景甜不同,尚未出道就已經被鋪就坦途,一路順風順水。自然,絕大多數人都選擇做景甜,可畢竟我們並不瞭解她的真實生活,如果景甜預知了自己的未來,“命好”如她會義無反顧的前來嗎?

回到電影,在我看來《無問西東》是一部極大的自我意識覺醒的影片,四個故事、四個時代,五位主演,行業精英,他們並無血緣關係,但時空穿梭之間,冥冥中他們的命運又被聯繫在一起。

真正自我意識的覺醒才是最無私和偉大的——追隨內心、無問西東

從封建時代滅亡,清華大學建校早期(1923年),既有人不再隨波逐流,而開始向內心拷問,如何面對真實?

真正自我意識的覺醒才是最無私和偉大的——追隨內心、無問西東

抗戰時期(1937年),是保全自我還是棄筆從戎,有人受到啟發懂得這個世界需要的是發自內心的真心、正義、無謂和同情,即使被告知個人的生命高於一切,他依然願意用自己的性命為更多人爭取活著的機會,這是時代賦予他的崇高的自我意識。

真正自我意識的覺醒才是最無私和偉大的——追隨內心、無問西東

在歷史特殊時期(1962年),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足以讓人身敗名裂,甚至死無葬身之地,人性被扭曲到難以想象的程度,只有愛,可以讓人在無所適從的環境裡堅定的生存下去。

真正自我意識的覺醒才是最無私和偉大的——追隨內心、無問西東

真正自我意識的覺醒才是最無私和偉大的——追隨內心、無問西東

到了爾虞我詐的(當代)職場,每天每時每刻都有人在你耳邊向你灌輸各種思想,每個人彷彿最關心的是一己之私,是加入滾滾洪流追名逐利還是不忘初心,但初心,還有幾個人記得起來?

真正自我意識的覺醒才是最無私和偉大的——追隨內心、無問西東

這些故事裡即使為國捐軀也沒有上升到家國大義,每個人追隨的都是自己真正的內心。世界本就殘酷,所有的人從來都沒有藏身之地,一切必須面對,然而直面內心,才需要最大的勇氣!

電影中有一句話是給了我很大沖擊的,“世俗強大到你可能再也生不出改變他的念頭!

真正自我意識的覺醒才是最無私和偉大的——追隨內心、無問西東

這世界上無論哪個時代,有的人年輕輕輕就已經死了,而有的人親手為自己刻上墓誌銘,然後勇敢的面對新生活!

這一次女導演李芳芳的格局大於陳凱歌+馮小剛!

真正自我意識的覺醒才是最無私和偉大的——追隨內心、無問西東

如果提前瞭解了將要面對的人生,你還是否有勇氣前來?

但請,只問敢勇,無問西東!

真正自我意識的覺醒才是最無私和偉大的——追隨內心、無問西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