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可破,魂魄不能丟”,所以就有了香港大營救

五四青年節的時候,上映了一部影片——《香港大營救》,主角也是一群青年。觀影之後內心很複雜,敬佩、憤怒還有一些說不明白的感覺。

“山河可破,魂魄不能丟”,所以就有了香港大營救

《香港大營救》是湖南瀟影第二影業有限公司出品的電影。該劇取材於真實的歷史事件,講述了1941年底,為了營救流亡香港,被日軍通緝的文化名人鄒韜奮、蔡楚生、王瑩、林哀南等人,中共地下黨員葉文強聯手香港混混潘葆荃,與日軍鬥智鬥勇,歷經重重險阻,最終成功完成任務的故事。

這是一部以營救為題的電影,所有的元素都圍繞著“營救”兩個字。

“山河可破,魂魄不能丟”,所以就有了香港大營救

“小混混”潘葆荃,最初只為了“小黃魚”才成為營救的“開路者”,但是當看到同胞被殺,阿根為救自己浴血而戰,“因為他說我是中國人”,讓他明白家國大義,讓他不惜以命相博,為大家開闢逃生之路。

“葉偉強”本是一介武生,戰亂中兒子被日軍殺害。報仇,是其抗日的最初動機。營救行動讓他明白,抗日的意義,不只是為受害親人報仇,抗日,更是守住家國的未來!

“山河可破,魂魄不能丟”,所以就有了香港大營救

這部影片用了極少的特效鏡頭,最大化地製造了緊張激烈的情節。有觀眾看完便直贊這是一部足以體現導演用心的電影,演員的表演更是令人感到驚喜。

葉偉強身上的沉穩感,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演員成泰燊本人。

成泰燊身姿從容,眼神堅定,行動起來又不張揚,屬於那默默成事的那種演員。他最早在朱文導演的電影《海鮮》擔任男主角,並拿下了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山河可破,魂魄不能丟”,所以就有了香港大營救

但名聲初就後他把更多的時間花在研究演技上,繼而又出演了《世界》、《白鹿原》等優質電影。或許得益於這樣的經歷,他對葉偉強這個角色的塑造裡既呈現了層次豐富的情緒表演,又呈現出了相當沉穩的氣質。

“山河可破,魂魄不能丟”“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這是影片中的兩句臺詞,每次讀到讓人熱血沸騰。新一代的我們,更應該牢記這些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