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新手媽媽急症室大喊“救我”,應對產後抑鬱理解是關鍵

今年25歲的燕燕(化名),剛生完孩子7個月,本是非常幸福的三口之家,

但因沒日沒夜在家照顧孩子導致燕燕患上了產後抑鬱,好在丈夫小林(化名)在工作之餘細心體貼病情稍得控制,但稍有不慎就會復發。

25歲新手媽媽急症室大喊“救我”,應對產後抑鬱理解是關鍵

25歲新手媽媽急症室大喊“救我”,應對產後抑鬱理解是關鍵

通過調取小區物業的監控發現,燕燕在凌晨2時06分跑入小區地下停車庫,7分鐘後又從車庫出來往東面弄堂跑去。再一次消失在監控中,不知所蹤。

25歲新手媽媽急症室大喊“救我”,應對產後抑鬱理解是關鍵

此時已是凌晨3點多,現場警力沒有放棄,而是進一步擴大搜尋面,沿著苕溪不停喊著燕燕的名字,拿著手電不停往草叢中尋找。凌晨4時許,錦城派出所警力在馬溪路一綠化帶中找到了燕燕捲縮的身影,此時燕燕早已披頭散髮,眼神呆滯,緊緊抱著自己的雙腿,腳上鞋子也不見蹤影,腳底板磨破了皮,整個人處在驚慌中

通過民警的勸說,燕燕走出了綠化帶,民警將燕燕帶到派出所。面對民警的詢問,燕燕避而不答,一直喃喃自語。隨後,民警聯繫上燕燕的丈夫小林,看到平安回來的妻子,小林拉著民警說:“謝謝你們,真的謝謝你們。”原來,燕燕患產後抑鬱症後,已經離家出走好幾次,僅23、24日就出走兩次。

25歲新手媽媽急症室大喊“救我”,應對產後抑鬱理解是關鍵

四招趕走產後抑鬱

1、家人理解必不可少

產婦往往敏感多疑,對照顧寶寶不願藉助他人之手,而又常常自顧不暇。面對產婦的情緒變化,家人不能只沉浸在新生兒的喜悅中,應多關心產婦;認同她的感受,避免指責教育。

如果發現產婦情緒不好,要多與她交流,尊重她調節情緒的方式,分擔哄睡、洗澡、換尿布等瑣事,為母嬰創造安靜的休息環境;以產婦為中心,家人和其他照顧者別把自己的建議強加給產婦。

2、伴侶陪伴尤為重要

丈夫可與妻子分享初為人父的感受,減少妻子焦慮情緒;多分擔家務,保證產婦休息;多些感謝,避免產婦產生“有了孩子,就不再關心我”的心理落差。

3、自身的情緒是關鍵

生育前,女性應做足功課,做到“有備而孕”,避免在新生兒降臨時手忙腳亂。從懷孕起,多和寶寶聊天,儘早適應角色轉變;孩子出生後,擺正心態,不給自己過大壓力。

遇到問題多通過網絡或與過來人交流。飲食上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多喝溫開水,自內而外地調整身心狀態。當發現自己不能控制情緒,經常失眠頭痛等,及時就醫。

4、正確認識產後抑鬱

全社會應增加對產後抑鬱的認知,通過廣泛宣傳及講座,讓民眾從心理上正視疾病、瞭解疾病、及時應對未知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