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術於內家功夫的意義,練內勁,可以領略戰場上的殺伐寒意

內家拳不只太極, 形意、八卦和太極是同時發展的,楊露蟬陳家溝學藝時, 八卦董海川、形意李洛農也都沒閒著,內家拳是有傳承的。陳王庭創拳說,真是貪天之功據為己有,罪莫大焉。陳王庭要是聽到子孫這麼編排,非得羞死不可。形意拳一直是以嶽武穆王為宗, 這個我支持。 嶽王很明確地提出“河南大槍”的好處,但在同時代和後來的武林並未引起重視。 以《水滸傳》為例, 使槍的只有豹子頭、玉麒麟、史文恭等少數幾個好漢。 內家功法和大槍在嶽王的時代雖未廣傳, 但已經發展的很完善了。 嶽王在其槍譜中這樣評講當時的戰鬥: 兩馬交鋒,雙方都害怕, 拿著矛端都端不平, 直往地上戳。 這並非只因鐵矛太重, 換個輕點的硬木的矛照樣舉不動,而且木製矛重心偏前, 打起來恐後悔莫及。一但換用有彈力的白蠟杆,用內力驅動,這槍就活了。 槍頭只在敵人的胸口、面門處亂鑽, 擋都擋不出去, 越擋越倒黴。岳家軍的騎兵,朱仙鎮八百破十萬, 不是光勇敢就成的。可恨嶽王為昏君、奸黨所害, 精兵喪盡, 但總有一二人把內功和槍法都傳了下來。內家拳,於元末明初,經張三丰之手集大成,始有內家和太極之說,到陳長興、楊露蟬之時才廣傳天下,形意、八卦、太極一時名家輩出,內功、槍法、劍術登峰造極。只可惜冷兵器時代也到了尾聲。

矛、槊用的是硬木,沒有彈性,緩衝不得對方的衝力。兩矛相交, 力量全傳到了手上, 如果角度不合適,當場兵器就要脫手, 這是個槓桿原理,眾看官去推推彈簧門就知道了。國外的彈簧門很重,一根長杆子作機關,為的是方便兩手搬東西時用屁股一撞門就開。推門如果推的是把手那邊, 小孩都推的開,如果搞錯了,推門軸那邊,可就難了。 硬木做的馬槊,

槍術於內家功夫的意義,練內勁,可以領略戰場上的殺伐寒意

對方打在矛尖的力,因槓桿作用到手上時大了幾十倍, 那裡還握的住,所以使馬槊的一定要直對前方,萬不可斜,一斜就會被衝脫手。西方的騎士比武, 拿根電線杆互相捅,也太長了,簡直天真得可愛。(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那麼長的槓桿,除非完全對直了, 只要橫向稍有距離,兩馬一衝,捅在別人身上, 對方沒什麼事,反彈力非把手臂搞骨折不可。 西方人的對應辦法就是把電線杆後面加粗, 象個撞門錘一樣,依靠木頭本身的衝量,對撞時鬆開手,以免傷了自己。英國人開車走左邊, 就是遵照當年的騎士決鬥傳統。騎士都是右手持矛, 對撞中必須完全垂直才能收效,所以都走左邊。不知眾看官是否注意到,現在拍的電影,騎士決鬥卻都走的右邊,這是為了安全。 用龜殼般的硬鎧甲把全身罩住, 兩馬走右邊對沖,“電線杆”橫著過來, 腰輕輕一頂,杆就斷, 人一點事都沒有。 就這麼點差別,古代的生死相鬥就變成了老少咸宜的好娛樂。只要馬走右邊,人人都能當亞瑟王, 贏得美人歸。 電視上演,英國有人在古堡裡辦這種旅遊項目, 大家有機會去試試,當知小子所言不虛。

兩馬相交,都使硬兵器,硬碰硬, 誰重誰佔便宜。《水滸》霹靂火秦明使狼牙棒,急先

鋒索超使開山斧,都是這個思路。幾十斤的狼牙棒、開山斧藉著馬力,橫掃過來,萬不可

硬架。硬架的話,鐵矛都要打彎,兩臂就得骨折,而他那邊揮棒時,手是空握著的, 一

點事都沒有。對付這種敵手, 大錘最有用。 錘比棒重, 揮動起來只要有點速度, 衝量

就超過棒了。錘棒相碰, 衝量兩相抵消, 大家的手都是空握著的,都沒傷著。 錘比棒

短, 回手變招快,趁著敵人收棒不急, 一錘就砸下去。 金兵愛使狼牙棒, 碰上岳雲的

金錘就全玩完了。 使重兵器的關鍵就是要把兵器運出速度來,手得空握著,以防反震。

這就象打網球時握緊拍子單手硬接來球會鎮傷膀子一樣, 鬆鬆地握拍, 拍子動起來就不

怕了。要把百斤的金錘在短時間裡運起來,沒點天生的神力辦不到。膀臂上的力太小是沒

用的, 只有靠腰, 腰力到手,才運得動重兵器。 內家功夫講巧力,四兩撥千斤,但真

要拼力氣,使大錘,照樣不含糊。 一切全因腰壯氣足。

腰氣壯,神色便會不同:面像溫良,卻不怒自威。中國古畫裡的大將, 廟裡的天神,全

都腰大十圍,從來沒有畫成健美先生的。並非中國古人不懂畫肌肉,廟裡給四大天王扛腿

的小鬼就是肌肉男, 又兇又醜。(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西方沒有內功之說,畫師只知肌肉,以肉多為美,雕塑

中的男性肌肉全都團團鼓起,肌肉鼓起幹什麼, 打鐵也用不著全身緊張啊,只可惜達文

西沒見過精神的內壯。大將帳上高坐,全身放鬆, 體態似美人臃懶, 但氣聚神凝,甲士

三千環列,雷霆萬鈞之勢一觸及發,那才是真的神勇。俗話說“關公不睜眼, 睜眼要殺

人”, 此之謂也。中國古畫裡的百戰百勝大將軍,寫其神,不顯其形,寬大衣袍,寥寥

幾筆,卻能盡現智信仁勇。

槍術於內家功夫的意義,練內勁,可以領略戰場上的殺伐寒意

重兵器揮動起來,只要打上了, 就夠喝一壺的了, 要是打不上可就慘了。重兵器動量太

大, 回手慢, 給敵人以可趁之機。 《資治通鑑》中曾記載尉遲恭凡三奪單雄信的馬槊

。單雄信使得好馬槊, 打的李淵永不釋懷,一定要殺單大哥,李世績以生家性命相保都

救不下來。單大哥的馬槊一定是勢大力沉的, 一但沒打上、回不了手,就被尉遲恭衝進

空門,奪槊而擒。不僅是馬槊、狼牙棒, 一切的硬兵器, 打不上就現了空門, 刀棍莫

不如此。

硬兵器,一是震手, 二是有空門。 但白蠟杆的大槍就不一樣,白蠟杆有彈性,用槍頭硬

架斧、棒, 槍一彎, 有那麼個小小的緩衝, 手上就不震了, 敵人兵器的勁道也給卸了

。 白蠟杆存得住能量, 彎了會反彈,只要槍把一轉, 槍頭就繃出去了,打個正著,這

裡面的功勞有一半是敵人自己的。(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 內家功夫的奧妙就在於此, 攻防一家, 防就是攻,

攻也是防, 一個動作幹兩件事。電視裡演日本的合氣仗宗師和人過招,那邊的徒弟伸著

棍子讓他打,先敲開對方兵器,再打頭,連打兩下,就象下象棋, 你走一步, 他走兩步

, 當然什麼都是他贏了, 有沒有這麼不要臉的啊!其實就這不要臉也是跟中國騙子學的

,日本人兩億人一個腦袋, 一點創造力都沒有, 讓他獨立思考還不如殺了他。可憐日韓

都中中華文化的毒太深,自己又解不了,才可能救他們。

白蠟杆大槍防守好, 進攻也是一招破敵毫不含糊。一槍扎出去,萬朵梅花, 先把胸口的

護心鏡打碎,再往裡鑽。 槍花朵朵,朵朵都致命, 不知該擋哪個。此時千萬不能擋,一

擋就完了,白蠟杆是軟的, 硬擋正好被借上力,才擋出去,那邊槍把一轉,槍頭馬上又

從另一方向打回來,力還更大了, 這裡面的功勞還是敵一半我一半。拳經上講“棍怕點

頭槍怕圓”, 說的就是大槍一但抖起來,槍頭亂擺,神仙都難防。對付這等高手,唯一

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槍也抖起來,搭上去,讓對方聽不到力, 他就不好進下一招了。 如

果兩槍一搭, 你聽到了他的力, 就可順勢打進去, 既可借力打, 也可直接打,只須槍

頭稍微錯開一點,一滑就進去了。(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要是聽不到, 就得趕快變招採用守式。 高手馬上用比

槍和在地上推手是一個道理, 誰聽到了對方的勁路, 誰就贏, 和使什麼招式無關,只

有外行才會津津樂道:用什麼招破什麼什麼招。內家槍法就攔、拿、扎三招, 其實就這

三招也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只有隨便一槍出去,攔、拿、扎三式都有了,才算是上得戰陣

的好槍法。

和高手過招要分外小心,體要松,神要聚,聽不到勁也不能慌, 萬萬不能妄動、現了明

勁。只要不妄動, 就是打到眼前了, 還有一絲逃命的希望,一但被對方聽著勁打進來,

就好似空有雄兵百萬在外, 卻被人劫了中軍帳一樣, 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戰陣上沉著

是最重要的, 越是十萬火急, 越要沉著。 不過對付一般的小嘍羅、破銅爛鐵,就不須

如此過慮了。大將馬踏連營,不怕他人多,一條槍舞動起來,如巨蟒纏樹,前後左右,護

著人馬,硬進硬退,槍頭到處,沾著就死,碰著就亡。眾看官也許不服:同為血肉之軀,

何以能有如此神勇。 此乃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智慧,道家哲學和內家功法:道之玄妙,

妙在陰陽!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槍術於內家功夫的意義,練內勁,可以領略戰場上的殺伐寒意

槍術於內家功夫的意義,練內勁,可以領略戰場上的殺伐寒意

槍術於內家功夫的意義,練內勁,可以領略戰場上的殺伐寒意

槍術於內家功夫的意義,練內勁,可以領略戰場上的殺伐寒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