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解讀:“全款往裡走,按揭不要堵門口”

這年頭買房不易,辛辛苦苦去買個房,還要排著隊選房,而從去年開始,選房還有了先後順序,全款的先買,貸款的在後面,公積金的,嗯,雖然你也可以過來買,但是得排在最後面。而結果就是,想用公積金買房的兄dei,還沒排到自己,房子就沒了。故而,網上就有了一個段子:

房地產解讀:“全款往裡走,按揭不要堵門口”

“全款的往裡走,按揭的不要堵門口,公積金的麻煩把小黃車挪走!”

而有靈性的開發商們,早就設置了兩種通道,一種是給全款客戶的,一種是給按揭客戶的。照理來說,以前大家買房子,只要能不全款,都會盡量選擇按揭。要是偶爾見到一兩個全款買房的兄dei,還要被身後的一群按揭佬在心裡嘲諷:“又來一個傻批土老帽。有錢沒地方花,全款買房。”然而,從2017年開始,畫風完全變了。那些全款買房的兄dei,看著隔壁按揭佬們排著長長的隊伍,心裡無限鄙視:“這些傻批按揭佬,沒錢也來買房,買我挑剩下的吧!”心裡一種優越感油然而生,彷彿全款的才能叫買房,在座的按揭都是“樂色”。鄙視鏈就這麼出來了。

房地產解讀:“全款往裡走,按揭不要堵門口”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現在大家都開始全款買房了?為什麼,按揭買套房如此艱難,還要被全款買房的人鄙視?下面就開始進入正題。


房地產解讀:“全款往裡走,按揭不要堵門口”

自去年以來,各位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一個情況,就是貸款利率上調了。這種貸款利率上調,並非僅僅針對南寧,而是全國性的大趨勢。就算面向剛需市場的首套房,房貸利率依然在基準以上上浮。而對於二套房,利率上浮基本上是15%~20%往上。這個上浮10%是什麼意思呢?基準利率是4.9%,上浮10%就是大約5.4%,上浮20%就是大約5.9%。利率漲了,相當於還款的利息增加了,買房成本增大。每個月的房貸,差不多要增加200~300塊錢(按剛需房戶型和售價來算的),一年就是2400~3600元,如果是貸款30年按照當前的利息差不多要多給7~10W的利息給銀行。

2018年的最新房貸基準利率。

各項貸款 單位:%

六個月 4.35

一 年 4.35

一至三年 4.75

三至五年 4.75

五年以上 4.90

2017年12月各大銀行的最新利率情況

房地產解讀:“全款往裡走,按揭不要堵門口”

當然,最騷的是房貸的利率是會根據央行的利率調整的,也就是未來房貸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一旦遇到央行降息的年份,除了你已經還的房貸,剩下的要重新計算。所以實際上,無論貸款利率上升還是下降,對於購房者來說,影響並不算太大,按照2~3年一個週期的規律,明年央行又要開始降息了。

然而,對於開發商來說,遇到利率升高的年份就比較“喪”了,尤其是價格較高的改善盤和豪宅盤。因為,這些項目總價高,貸款買的話,利息疊加起來就有積沙成塔的效應。比如,一套售價150W的房子,假如你是貸款買,並且還是首套的話,按照2017年初的基準利率,等額本息30年要給大概190W,現在上浮10%了,現在總還款額大約就增加到200W。那假如是二套房,上浮20%,就是210W。利息增加了10~20W。然而,在南寧能買總價150+W的房子的,基本上不可能是剛需佬了,以目前這個貸款利率,購房者嚇都被嚇死了,誰還會來買?像大唐臻觀這樣的樓盤,毫無疑問,必定慘烈。(雖然慘是慘,但是跟營銷的弱也是分不開的,這個以後可以展開說。)

房地產解讀:“全款往裡走,按揭不要堵門口”

通常營銷佬們要做的一個基本功叫做客群分析,分析自己的客戶在哪裡,然後才能有針對性,哪些地方有你項目的意向客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這樣一個樓盤,是豪宅,也只能想想就好,去買感覺也不現實。所以,除了前期造點勢之外,基本不在投廣告,但是你去到機場、車站,你卻會經常發現廣告。

房地產解讀:“全款往裡走,按揭不要堵門口”


又扯遠了,我們繼續回到的前面的“全款往裡走”的話題。為什麼現在按揭買房那麼難?答案就是供應量的減少。而為什麼供應量會減少呢,。限價這個政策是有違經濟學原理的,違背的公平自願交易的原則。本來這套房子,可以賣500W給隔壁的老王,老王也願意花500W來買,大家是你情我願。然而,現在不行了,你不能500W賣,你只能300W賣給對面街的老劉,並且老王想買也可以,那就兩個人爭吧,看誰先買到。

限價政策實際上,就是強行把房價摁住,但是對於整個市場來說,需求沒變,價格看起來降了。實際上,就是ZF為了讓數據的好看,強行割開發商的韭菜。試問那個開發商願意“人為刀俎,我為韭菜”?那這麼限價的話,開脆封盤不賣,對外就說已經賣完了。

房地產解讀:“全款往裡走,按揭不要堵門口”

有實力的敢封盤不賣,大部分的房企為了現金流,還真的不敢封盤。但是,在限價政策下,賣得越多,虧得越多。那怎麼辦呢?要麼就少量供應,每次開盤就開兩棟;要麼就收“茶水費”。這個少量供應,就會造成整個片區內的房源供應緊張,需求大於供應,那購房者還不搶到爆去嗎。而有大量房源供應的樓盤,通常都是要交“茶水費”的。對於要多交“茶水費”買房,購房者是天生抗拒的。但是,不交“茶水費”,就只能幾千號人去搶100~200套房。而對於開發商來說,幾千號人來搶,大家都有買房的權利,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呢?很簡單:

“全款往裡走,按揭的不要堵門口,公積金的把門口的小黃車挪走”。總共就那麼一點房源,輪到按揭的,估計就不剩多少房了,想公積金買房的,基本上就是重在參與了。

房地產解讀:“全款往裡走,按揭不要堵門口”

而那些按揭搶不到房的兄dei,看來看去,也就只能去收“茶水費”的樓盤去看,儘管看起來貸款少了,不過,一算上茶水費,“我擦雷,這個首付標準,還不如直接全款!”


房地產解讀:“全款往裡走,按揭不要堵門口”

最後,還是回到銀行的現階段的政策上來。實際上,本輪的強制調控,對於很多開發商來說,幾乎可以說把以前那些想用槓桿投機取巧,彎道超車的開發商往死裡錘。其中,最關鍵的是,貸款額度有限和貸款放款的拖延。

房地產解讀:“全款往裡走,按揭不要堵門口”

現金流就是開發商的生命,而現在,一個資信非常好的購房者,按揭買了房,銀行貸款也批了。對於購房者來說,房子就算進自己口袋了。不過,對於開發商來說,銀行雖然批了這個貸款,但是錢並沒有放下來。開發商賣掉這套房子的錢,沒有進入自己口袋,相當於房子賣了,沒有回款。銀行,通常都要拖上3~6個月,才能把一套房子的貸款放下來,然而,款沒有回到開發商手裡,利息是照算的,這就非常傷了。

房地產解讀:“全款往裡走,按揭不要堵門口”

所以,現在所有開發商的頭等大事,不是銷售,而是回款!回款!回款!回款速度最快的方式是什麼?當然是全款買房啦!故而,大部分的房企針對全款客戶,都有大優惠。而這個優惠是怎麼算出來的呢,因為假如你貸款,銀行不把款放下來,等於還要照收利息,這個拖半年的利息可能就有4~5W。與其這樣,不如再便宜個2~3W,讓利給購房者,要他們直接全款。只要款回來了,房企就安全了,剩下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房地產解讀:“全款往裡走,按揭不要堵門口”

對於購房者們來說,“舉全家之力,全款買套房”看起來負擔極重,但是卻是當下最有效果,可以買到房的路徑。而大部分的開發商,現在基本無心賣房,心裡只想著一件事:回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