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投資“已死”,網紅投資是下一個風口?

创业投资“已死”,网红投资是下一个风口?

網紅,在2016年春暖花開的季節刷了一輪屏。3月19日,網紅“羅輯思維”聯合真格基金徐小平,給網紅Papi醬投資1200萬元人民幣。在這單投資以前,曾有坊間流傳,機構投資者曾經與Papi醬洽談,一度估值3億元人民幣。

整個投資由徐小平操刀,徐說:網紅是第一個不需權威賦權,實現自我賦權的角色,我自從看到網紅現象,都想退休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各地“潛力網紅”忽如一夜春風來,各類網紅孵化器以及網紅學院如雨後春筍。

越來越多人把錢投給網紅

3月27日,丁辰靈“想都沒想就付了”8000元的門票費參加羅振宇舉辦的“Papi醬廣告招標溝通會”,代表其投資的成都遊戲公司天上友嘉進場。“如果把網紅簡單理解為流量,你就錯了”,“人是有溫度的,而機構品牌是沒有溫度的。有溫度人比冷冰冰的品牌傳播速度快的多。”丁辰靈認為,正是這種溫度,使羅胖的拍賣前溝通會只用了三天就賣了100張8000塊的門票。

“你問所有自媒體人、所有網紅,他們心裡都不太承認自己是網紅。”羅振宇希望4月份的Papi醬廣告拍賣會能拍出一千萬元。但看完現場後的丁辰靈,到底要不要投廣告,“還要進一步評估Papi醬的廣告價值”。

2014年中,37歲的丁辰靈離開生活十年的上海,到北京創辦時尚自媒體。此前,他是科技自媒體、天使投資人。在北京運營了時尚自媒體十個月後,丁辰靈發現“凡是寫人物的,寫時尚博主的怎麼成為時尚博主的,特別有個性故事的,用戶就特別喜歡。”

“時尚博主”就是網紅的前身,丁辰靈說:“以前我們認為網紅是郭美美,或者芙蓉姐姐,是有乾爹的,那個時候如果你喊一個姑娘網紅,她會跟你急。”

互聯網時代人們的遺忘速度比手機換代更快,去年以來,丁辰靈的一個實習生天天跟他說,她想當網紅,甚至“為了當網紅經常去打玻尿酸”。“70後、80後看李開復,90後小朋友看‘英國報姐’,‘回憶專用小馬甲’,他們瞭解時尚流行趨勢,不看雜誌了,也不看時尚芭莎了,而是追博主。”

前幾年做天使投資時,丁辰靈“有巨大的焦慮感”,“當我發現互聯網項目已經到O2O,靠人上門之後,這個行業已經不是我這種窮人可以玩的了。”

那麼增量在哪裡?“創業已死,當網紅才是正經事。

2015年就沒啥創業機會了,網紅就是2015年開始崛起。”丁辰靈說:“個人品牌傳播速度遠遠大於機構傳播速度。互聯網時代誰都可以成為網紅。網紅狹義的定義是高顏值的女子,事實上任何以人像為基礎的社交資產,有變現能力的帳號都可以成為網紅。”

人人想當網紅,到人人想當網紅孵化器

创业投资“已死”,网红投资是下一个风口?

2015年,投資風口從全民創業潮颳起,卻刮來了工廠倒閉的霧霾。天使投資界的風口,也從霧霾暗處的實業界創業團隊轉向娛樂界的網紅團隊。各類網紅孵化器爭相鬥豔。

小石榴的檔案備案在杭州多家網紅公司的潛力網紅庫中,她經常接到拓展人員的電話。一個拓展經理的筆記本電腦裡會有上千個潛力網紅的檔案,她們之中有很多擁有自己的淘寶店。在接觸了很多機構以後,小石榴感慨:“每個機構都想發展自己的網紅。”

不僅僅是各類機構想在爭奪網紅資料,網紅們自己也不滿足於只當網紅,而是想成立網紅孵化器。

丁辰靈說:“網紅都想把其他網紅培養起來,然後讓她們幫自己賺錢。”

去年下半年,有投資人找到廖小愛,要給她投資,利用她的供應鏈來打造網紅電商。

“我雖然還不是網紅,但我知道網紅是怎麼紅的。”廖小愛認為網紅須有天賦:“就拿服裝來說,首先要美,最好又要美得不那麼雷同。做搞笑視頻的不需要美,但賣衣服的必須要美,你醜的話,你的衣服也醜了,沒人買了。”

情商也很重要,“不可能所有衣服粉絲都滿意,如果人家說你賣這個東西就是騙錢的,你要會用搞笑的方式來處理危機,要不然就會掉粉。”

廖小愛也面試了一些潛力網紅,“一種是剛生完小孩,有點閒想做點事情的人,他們都想做母嬰類產品,但會顧慮到家庭和孩子。另一種是年輕的95後,她們就是想賺點小錢,會比較聽話。”

去年,廖小愛談好了一對小情侶,“女的是模特,男的是攝影師。”廖小愛想讓他門做一個網紅店,“但他們還沒有結婚,過了年,果然他們就分手了。”廖小愛笑道:“幸好沒有捧他們。”

對於小石榴出來當網紅,律師老公並無否決權,“他唯一提醒我,希望我把時間留多一點給家庭,因為小孩的成長期錯過了,損失是很大的。李嘉誠不也說過嘛,再好的生意成功都比不上子女教育的失敗。”

微觀商業,洞見商業之美。歡迎訂閱,共同分享有態度、有價值的商業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