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中心到世界中心 全球家電進入海爾時代

[釘科技述評] 改革開放至今,全球各產業主導權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更迭。以家電業為例,從上世紀80年代之前的歐美主導,到2000年之前的日本主導,再到2015年之前的韓國主導,如今則進入到由中國主導的新時代。期間,海爾用33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品牌百年的路,先後引領了中國家電行業的3次升級,成為時代的品牌。如今更是以生態時代引領者的姿態,讓世界家電業進入到了“海爾時代”。即將於6月8日-18日舉辦的海爾家電消費節,就以“時代品牌 引領時代”為主題,意在為消費者提供衣食住娛一站式家居生活解決方案,帶領用戶進入美好生活的全場景定製時代。

從中國中心到世界中心 全球家電進入海爾時代

1984-1998 從無到有創家電第1品牌

1984年,海爾開始創業歷程,雖然基礎差、底子薄,但其自創業開始就堅定了打造名牌的發展戰略。

1985年,海爾收到用戶來信,反映廠裡的電冰箱質量有問題。有人提議說這些冰箱只是外部劃傷,可以便宜點兒賣給工人,海爾卻堅持掄錘把這76臺不合格的冰箱全部砸掉。那時,一臺冰箱的價格相當於一個工人兩年的工資。

“砸冰箱事件”為海爾打造名牌奠定了質量基礎。1988年12月,海爾獲得了中國電冰箱史上的第一枚質量金牌,從此開始了海爾冰箱在中國電冰箱行業的領軍地位。

敏銳意識到冰箱市場將趨於飽和的海爾,從1992年開始就率先進入到多元化發展階段。通過兼併、收購、合資、合作等方式,海爾迅速由單一的冰箱產品進入冷櫃、空調、洗衣機等白色家電領域。依託管理模式輸出,海爾既保證了資本運營的成功率,又實現了低成本擴張。

從砸冰箱創名牌到多元化發展,海爾從青島一個瀕臨破產的電冰箱小廠,發展成為如今全球市場佔有率第1的中國家電品牌,並拉開了中國家電行業走向全球的序幕。

從中國中心到世界中心 全球家電進入海爾時代

(世界冰箱已經進入“海爾時代”)

1998-2012 從跟隨到引領創全球白電第1品牌

上世紀90年代,許多中國製造企業紛紛“走出去”謀發展,但由於對海外市場缺乏瞭解,同時缺乏品牌支撐,大部分企業在困境中只好退回國內來做貼牌代工,利用中國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既低風險保證利潤又能迅速做大規模,這成為當時全球化的一條捷徑。這些誘惑,海爾當然看得見,但海爾依然選擇成為一個“逆行者”。

海爾提出“國門之內無名牌”,因此要在全球市場以自主創牌打響中國人自己的品牌。這條路不僅要捨棄貼牌出口創匯的既得利益,還要承受重資產投入自主品牌,而結果卻並不確定的風險,異常艱難。

然而更令人驚訝的是,海爾一開始就沒有選擇去非洲、東南亞這些經濟相對落後也更容易進入的國家,而是重金投入3000萬美元,在全球家電業的高端市場美國的南卡羅萊納州建立了海爾美國工業園。在海爾看來,只有找高手下棋,棋藝才能提升。此後,海爾又在美洲、歐洲、南亞、東亞和東南亞、中東非、澳洲等地均設立相應的研發機構和工廠,本土化的海爾品牌開始遍及全球各地。

從中國中心到世界中心 全球家電進入海爾時代

(海爾日本研發中心)

事實證明,海爾的確具有大多數企業不具備的前瞻性戰略眼光,自主創牌的長期紅利逐漸釋放。2009年12月,世界著名的消費市場研究機構Euro monitor(歐洲透視)公佈了2009年全球白電品牌企業最新市場調研數據:海爾品牌以5.1%的全球市場份額成為全球第1,這是中國白色家電品牌首次成為全球第1品牌。

這樣的世界第1,海爾一坐便是9年。歐睿國際調查報告顯示,2017年海爾在全球的品牌份額佔比達10.6%,連續9年蟬聯全球第1。從以“逆行者”的姿態堅持自主創牌,到“先難後易”率先到美國建廠推動本土化運營,再到加冕世界白電品牌份額第1的王冠,海爾一步一步在全球家電市場完成從跟隨者到引領者的華麗轉身。

2012—— 生態引領 世界家電進入“海爾時代”

如果說1998-2012年是海爾全球化起步和初期發展的階段,那麼2012年以後,海爾的全球化就進入了快速擴張和深化運營的新階段,世界家電業也進入到“海爾時間”。

如今,海爾通過品牌的全球佈局,已坐擁海爾、卡薩帝、統帥、美國GE Appliances、新西蘭Fisher & Paykel、日本AQUA等6大品牌,形成了“世界第1家電品牌集群”,為全球消費者帶來不同層次需求的家電產品。值得一提的是,海爾目前海外收入中自主品牌的佔比近100%。在全球高端家電領域,卡薩帝一舉打破了歐美日韓品牌對高端市場20多年的壟斷,用11年的時間走完了歐美品牌的百年之路。2017年,卡薩帝在產品價格高於行業平均單價3倍的情況下,全球營收超過了100億元,整體銷售收入增長41%,保持著對高端家電市場的全面領先。

近幾年來,隨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高速發展,海爾又主動掀起了一場更恢弘的產業變革。2018年,海爾發佈了全球首個物聯網時代全場景定製化智慧成套方案,區別於單品智能、成套智能與場景智能,以“生態智能”率先建成智慧家庭第1生態品牌,引領全球家電業進入全新的生態時代,海爾也將完成從第1產品品牌向第1生態品牌的躍升。

從產品到生態的進化,是技術基礎上的模式創新,也是競爭賽道的全新轉換,極大提升了海爾的全球競爭力。當歐美日韓品牌還在聚焦產品價值時,海爾已經構建了用戶的生態價值,打造出智慧廚房、智慧浴室、智慧客廳、智慧臥室、智慧洗護、智慧空氣、智慧安防等七大生態圈,可以為用戶提供200多種全場景的智慧生活體驗,為智能家居行業提供了生態轉型的範本。

同時,海爾也是全球家電行業首家披露“生態資產”的企業。2018年4月,基於物聯網時代生態品牌戰略的持續落地,海爾首次公佈生態品牌下的“生態資產”。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1季度,海爾實現生態收入共計6.2億元,其中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收入5.66億元;U+智慧家庭雲平臺生態收入0.54億元,同比增長140%。依託大順逛社群交互雲平臺、U+智慧家庭雲平臺、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3大平臺提供的生態觸點,海爾能夠不斷滿足用戶定製美好生活的個性化需求。

以砸冰箱的質量態度打造中國名牌、以多元化戰略擴張實現規模發展、以逆行者姿態完成自主創牌的全球化佈局、以引領者的絕對實力轉型第一生態品牌……海爾33年的發展史,是中國製造從跟隨、並跑到超越、引領的發展史,將鼓舞更多的中國品牌從中國的中心走向世界的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