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考上研究生就能月入數萬,不再焦慮嗎?

近年來,考研的同學呈蜂擁之勢,越來越多、越來越猛。低層次大學的同學渴望考進更好的大學,頂尖大學的同學渴望為自己的人生增加籌碼。甚至有同學過於“迷信”考研的作用,雖然不知道考研究生的意義在哪裡,但是非要考。

那我們有必要思考一個問題:

深思:考上研究生就能月入數萬,不再焦慮嗎?

1、考研可能是所有畢業後的選擇中最簡單的一個。

我想很多同學們腦海中都有這樣一幅畫面:高中班主任站在講臺上扯著嗓子對我們說:“高考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多考一分,打倒一片......”那時候以為高考是最殘酷的競賽,殊不知還有更殘酷的考研在後面等著我。

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約820萬,研究生報名人數達到238萬,佔比29%。近年來全國碩士研究生的報考競爭度、錄取難度整體呈下降趨勢,到2016年達到3:1。從招生上來看,工學招生比例最大,佔36%,管理學次之,佔比14%,第三是醫學,佔比12%。與此相對應的是,高校專業的報錄比數據,工學類報錄比相對較低,而管理類、經濟類等專業報錄比相對較高。主要原因是,報考經濟、管理類專業考生大幅增長,而招生計劃增幅穩定。從中國教育在線研究生招生信息採集系統數據來看,2018年報名較多的專業為金融碩士、會計、行政管理、法律(非法學)、企業管理、護理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工商管理、教育學、設計學。

你如果覺得這報錄比看起來並不低,只能說你小看了平均數的威力,待你打開那些985、211學校的報錄比一看,你就會聞到考研的血腥了。

浙江大學不少工程類專業報錄比接近2:1,經濟、法學類專業接近30:1。其中,金融學報名85人,錄取3人,報錄比28:1;民商法學報名42人,錄取2人,報錄比21:1;而化學工程(專業學位)報名103人,錄取44人,報錄比2.3:1,控制工程(專業學位)報名83人,錄取49人,報錄比1.7:1。

深思:考上研究生就能月入數萬,不再焦慮嗎?

2、為什麼要考研?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水,考研不就是為了找個更好的工作,掙更多的工資,迎來更好的人生嗎?

以上是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但我想知道的,是你考研的真正原因。

一些調查研究報告顯示,除部分人是因為對未來的自己有更高的期許外,很大一部分學生考研是因為想提高就業競爭力,或者是他們對步入社會的恐懼,對找不到滿意工作的無奈和害怕脫離身邊考研的同學。

深思:考上研究生就能月入數萬,不再焦慮嗎?

中國教育在線《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數據調查報告》中一項關於考研動機的調查顯示,“改變學校背景出身,提高就業競爭力”是考研的主要動機,比例超過70%。而比較茫然、還沒有做好就業準備以及為就業備胎分別達到30%、21%。

不管你因為什麼原因考研,只要你能說服自己到最後,那都ok。

如果你還沒有想好,那就讓我先帶你揭開研究生生活的面紗,看看這是不是你想象中的生活。

3、研究生都在幹嘛?

很多人以為研究生就是上上課,跟著導師做課題,去不同的地方做調研,到了寒暑假去參加一些導師推薦的實習,有時間的話再考考證…

這樣的研究生生活只能概括其中一小部分人,剩下的人裡可以主要分為兩類:

① 座標北上廣深和畢業想去北上廣深的。

北上廣是很多畢業不回家學生的首選,在這些地方讀研或是畢業後想要去這些工作的話,有一點非常重要:實習經歷。

好的實習機會大多都聚集在北上廣深,好的公司也都需要你有好的實習經歷。

不論你學校多牛,成績多好,如果沒有幾段拿得出手的實習經歷,只能說明你不是一個能夠很快適應並上手工作的人,那些好公司是沒有時間給你從頭開始學習的,再說,優秀的學生很多很多,並不會缺你不可。

所以,對於這一類學生,課題可以不弄,論文可以不發表,課可以不去上,但一定會擠破腦袋去實習,去豐富他們的實習經歷。

② 其他

其他裡面包含了想要專心搞學術、考證的,想畢業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的以及座標二三線找不到好實習機會的。

這一類研究生大多長期在校泡圖書館,泡自習室,做課題,寫論文,考證,外加時常幫助導師做事打雜。

對了,還有一群比較特殊的研究生,他們天天泡寢室,每天與手機為伴,其他啥都不幹,卻也哀怨無比。你所在的學校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群同學的比例。

4、研究生值得讀嗎?

長期來看,結果是肯定的,社會越發展,碩士學歷越會成為基本門檻,讀研帶來的新的學習機會也越來越珍貴。

不然為什麼那麼多人在畢業了以後紛紛返校再造呢?尤其是那些混得還不錯的。

但就現在而言,這個答案真的要因人而異。

如果你讀本科就已經讓家裡負債累累,家裡還有要讀書的弟弟妹妹,那你現在繼續讀研的話明顯是不切實際的。

在談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我從網上找到的一些關於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業差異。

① 起薪差異

碩士的起薪5900元,比本科高了1600元,看起來似乎學歷還在薪酬上還是有了很大的回饋,但仔細瞭解就會發現,不同的行業在本科和碩士的起薪上的差別是巨大的。

房地產行業碩士平均起薪是6500元,本科生的平均起薪是5400元,差距平均超過1000元,且本科進入房地產行業大多接觸的也是銷售類崗位,如投資類的崗位則大多交由碩士及以上學歷學生。

② 薪資差異

深思:考上研究生就能月入數萬,不再焦慮嗎?

這個數據是2015年統計的,它主要反映出在越一線的城市,學歷的重要性越明顯,其帶來的薪資差異越大。

現在,各省市都在出臺人才引進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指標之一就是學歷,高端人才先撇開不說,碩士學歷享受到的補貼和安置費都高於本科學歷很多。

深思:考上研究生就能月入數萬,不再焦慮嗎?

(摘自人民網)

③ 用人單位的選人標準

深思:考上研究生就能月入數萬,不再焦慮嗎?

在用人單位的選人考量裡,工作經驗以44.91%高居第一,而學歷以18.69%位居其後。

讀研一般是兩到三年的時間,這些時間裡,我們可以用來充實自己,消除進入各個崗位學歷門檻限制,但我們也失去了兩年的工作經驗,孰輕孰重,也是要因人而異的。

5、讀研後的我們過得還好嗎?

現在讀研的這一批人大多是九十後,正在經歷著人生的迷茫和無助期,讀研給了我們在進入社會前又一次豐盈自己羽毛的機會,但同時也加重了我們的焦慮。

讀研以後,我們似乎必須要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才能證明自己這兩年或三年的時間不是白折騰,但世事難料,讀研不但不能保證我們能找到一個好工作,甚至不能保證我們找到一份工作。

讀研不能改變我們什麼,能讓我們改變的,還是自己內在的不安分和驅動力。

不論是做學術、考證還是實習,都是我們的選擇,它們能不能產生意義都取決於我們未來的就業選擇,取決於我們是否能夠用盡全力做出真正的成績。

至於此刻的你要不要考研,我給不了答案,一百個研究生有一百種生活,有一百種讀研的意義,要不要讀研,要不要畢業就讀研都要根據你自己的情況和打算來定,我只希望你能夠把每一步走明白,做出來自心底的不盲目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