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憤怒時除了剋制還要學會表達!

“孩兒又被我打了,我現在很後悔,怎麼辦?”

“孩子已經一天沒有理我了,一直悶悶不樂。”

“我也不知道為啥我變成這樣了,我就是控制不住,他一無理取鬧我就煩躁”

“我可恨自己了,為什麼要這麼對孩子!”……

起因是這幾天,孩子因為過度沉迷某部國產動畫片,總是趁媽媽不注意拿著iPad偷偷看。朋友抓住兒子好幾次以後,徹底怒了!不僅大發脾氣,還順手打了他。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憤怒時除了剋制還要學會表達!

對孩子發脾氣其實是件很難的事兒,因為一不小心,犯錯的人就從孩子變成媽媽了。對媽媽來說,發脾氣是一瞬間,但是在“我已經忍你這個熊孩子很久了”的怒火攻心之下,容易做出一些傷害了孩子、自己也後悔的事。

這是很多媽媽的通病,一邊對孩子說“我愛你”,一邊衝孩子發脾氣。

為什麼我們可以對全世界不溫不火,但是對我們最親近的孩子就會大發雷霆呢?

因為你把外人當獨立的主體對待,你能意識到自己的衝動將會造成的後果,即關係的破裂。而對於孩子呢?

你把孩子當成是你的“所有物”,因為無論如何對待孩子,你始終是孩子的爸媽,孩子也不會離你而去;同時你也會主觀地認為,孩子天性散漫,需要父母時時刻刻的“教育”,有時越嚴厲代表越愛孩子。

所以,總是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的我們,常常表現出對“別人”更有耐心,對自己的孩子缺乏耐心。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憤怒時除了剋制還要學會表達!

但你不知道,你的負面情緒將給孩子帶來怎樣地震般的影響。

曼徹斯特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德·特洛尼克

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靜止臉實驗。他讓一個母親先和孩子互動,孩子非常開心,積極響應。然後讓母親再換成一個沒有表情的臉,無論孩子怎樣做,母親都一直面無表情。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憤怒時除了剋制還要學會表達!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憤怒時除了剋制還要學會表達!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憤怒時除了剋制還要學會表達!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憤怒時除了剋制還要學會表達!

實驗證明:在母親對孩子毫無反應的這段時間,他的心跳加速,體內壓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續下去,他大腦關鍵部位的細胞可能死亡

有心理研究顯示,對6歲前孩子經常性生氣,會讓他形成消極的負面人格,產生自卑、內向、憂鬱的心理,而且害怕與人相處,甚至有自殺的傾向。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憤怒時除了剋制還要學會表達!

但是,媽媽也不是聖人,媽媽也會犯錯。

尤其是在陪伴孩子成長這條坎坷的道路上,媽媽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那麼,當媽媽要發脾氣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1、不“鎮壓”孩子,讓他自己體驗後果

雖然發火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孩子“閉嘴”,但是,所謂逆反心理,就如同皮球一樣,你越壓,它反彈越高,這次孩子消停了,下次又開始了!

媽媽可以嘗試在一定範圍裡,可以讓孩子體驗到他的行為後果。比如叫孩子吃飯,他卻不肯來,那麼,就讓孩子餓上一頓或者乾脆等到孩子餓到一定程度了再讓孩子吃飯,孩子就知道不吃飯或者晚吃飯會餓,會不舒服,下次再叫他吃飯,他就不會再拖延。

這種方法雖然看似“殘忍”,但是比起衝孩子發火,這種方法是不是對孩子更加溫和有效呢?

2、自己給自己“潑冷水”,強迫自己冷靜

當壞脾氣來了,默默在心裡數“1、2、3”,可以給自己一個情緒緩衝,也可以給孩子一個申辯的時間。

假如還不能控制的話,先離開現場吧,去廚房,去衛生間,去臥室……離開孩子,強迫自己冷靜。千萬不要留在現場,對著孩子發洩一通,讓孩子手足無措,身心受傷。

3、用溝通替代發脾氣

俗話說,沒有溝通解決不了的問題,用在孩子身上也是一樣。

其實,孩子的內心世界非常單純簡單,孩子需要的是大人們可以認真傾聽他們的心裡話,尊重他們的想法。

如果孩子在某方面做得不好,那麼父母應該平心靜氣地一起與孩子找原因、分析原因,共同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良好的溝通,以情理教育,比大發雷霆效果好太多了!

4、風暴過後,記得“善後”

如果媽媽忍不住跟孩子發了脾氣,不妨跟孩子說聲“對不起”,並且跟孩子解釋剛才自己為什麼發火,請求孩子原諒自己的一時衝動。

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你的情緒已經平復了,而且無論如何你都是愛他的。

你會發現,這是衝突後拉近彼此關係的唯一捷徑,你還會發現,孩子有時候比大人更善解人意,更懂得原諒。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憤怒時除了剋制還要學會表達!

當孩子做錯了事,或是受了委屈之後,請不需要立即指責、埋怨和打罵,而是給予理解、關愛和傾聽。只要當孩子把內心的垃圾倒出來後,才能真正裝得進你的良言和教誨。

孩子都還小,都屬於不管我們怎麼發脾氣,都會迅速原諒我們的年紀,依舊會努力笨拙的表達著自己對我們的信任和愛,然後在猝不及防的時候將我們深深觸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