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瑞士,不看錶,看了幾座“廢”工廠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以波西米亞式的漫不經心,

走進瑞士雙城新興的創意藝術街區吧!

這樣的蘇黎世和日內瓦,

絲毫不像富有而刻板的老人家,

反倒有顆靈感跳蕩的少年心。

在瑞士,一條從南到北的語言分界線,將瑞士人的文化身份分成截然不同的兩種:說德語的蘇黎世人,有著近似日耳曼民族的自律;講法語的日內瓦人,血液裡則流淌著拉丁的奔放。可是,不論說什麼語言,這兩個城市的人都喜歡聚在一起吃濃郁的瑞士奶酪火鍋,也各自擁有從工業廢墟上發展起來的活力創意街區。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其實,想真正融入瑞士,不一定非要在蘇黎世最古老的銀行開個賬戶,或在日內瓦錶店豪擲千金。深入兩城新興的創意和藝術街區同樣可以抓住他們的脈搏。這次先後踏足兩座城市,我決定繞過日內瓦舉世聞名的鐘表製造業和蘇黎世富裕的銀行業,跳上滿布兩座城市的有軌電車,探訪它們新興的創意與藝術街區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蘇黎世西區(Zurich West)

舊拱橋下開出嬉皮之花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之前,我對蘇黎世的模糊印象來自一些熱衷於贊助文化藝術節的銀行,也知道蘇黎世有一個水準很高的室內樂團。旅行第一天,我還未來得及去蘇黎世湖邊看一眼老城,就直接被當地人帶著,搭上有軌電車,往市中心相反方向駛去,來到近幾年被安上“時髦”標籤的新興地帶 ——“蘇黎世西區”(或稱“第五區”)

鐵路大拱橋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滿帶著老歐洲感覺的有軌電車停在19世紀建成的鐵路大拱橋(Viadukt)下,橋下是密集的創意店鋪。此情此景,或許會讓你聯想到這個星球上的許多城市:倫敦、柏林、漢堡、北京、哥本哈根……每個城市都經歷過類似的歷史階段,都有一些廢置的工業區,如今被“紳士化”改裝成創意、藝術街區,貼上“新興”與“潮流”標籤。比如北京的798藝術區,倫敦東區等。

但也有些街區,比如蘇黎世的第五區,還會在如今“紳士化”的基礎上繼續“紳士化”,今日所見的創意區,明日也許就會被拆除,讓位給鋼筋大樓商業區。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電車是這個城市最常見的風景

無論走在火車拱橋上的步道還是漫步橋下,歷史與未來的新舊搭配,形成了相當有趣的視野結構。從某一個角度看去,背景可能是19世紀建成的“玉米大樓”,再後面是20世紀的造船廠,旁邊是21世紀前沿建築風格的現代樓房,裡面公共電臺、劇場和畫廊扎堆。

拱橋綿延500多米,橋洞下充滿創意店鋪,另有一個寬敞的市集,還有幾家戶外餐館。而上世紀90年代之前,這裡還是什麼都沒有。最早出現在橋洞下的,是一檔賣熱帶水果和烤花生的小店,久而久之,當地人把那個橋洞暱稱為“香蕉總部”。大約從20年前開始,各式獨立店鋪陸續入駐,原來的荒蕪之地越來越有煙火氣。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自行車是這個城市獨特的風景

到了2004年,蘇黎世的EM2N建築設計所與合作伙伴接手Viadukt的發展計劃。他們決意以低租金推廣

特色社區文化,比如一家看上去並不特別的麵包店,實則專門僱傭有輕微身體殘缺者,這種具有社會責任心的店鋪就會被優先考慮納入。

壓低租金的同時,他們也設立了另一種高門檻:每一家入駐的店鋪都須有不尋常的創意。於是,許多創意藝術工作室在一個名叫Frau Gerold的小院聚集——翻新老傢俱的復古店、以廢塑料為原料的工藝店,你可以在這裡買到用舊自行車鈴鐺和舊燈泡改造的吊式花盆。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Freitag的旗艦店

拱橋旁有一片綠地,前面可以看到積木一樣堆得老高的集裝箱陣:瑞士著名箱包品牌Freitag的旗艦店。據說從這裡路過的5個人中就有4個人在用這個牌子,或許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這一區有多前沿而潮流。“集裝箱”內1-3層是店鋪,當看到一個“truckspotting”的箭頭指引你往上走時(箭頭設計靈感明顯是來自經典電影Trainspotting裡的文字遊戲),你可以順著指引一直走到開放式的箱頂,感受“蘇黎世西區”的日落。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都市花園

夕陽中,你會看到腳下有許多19世紀留下來的棚子,不少搭著彩燈,自行車和樹幹上裹著彩色針織物,舊浴缸裡種著蘆葦,廢棄輪胎被漆成粉紅或深綠色,輪船擺上了屋頂,嬉皮與波希米亞的種子在新興又或者是復興的“都市花園”盆子裡抽芽。相信我,這比站在歌劇院前面的蘇黎世湖旁,面對標準老歐洲教堂塔尖看晚霞有意思得多。

日內瓦泉區 (QUARTIER DES BAINS)

廢廠區享受乖張藝術衝浪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從火車站出來,經過日內瓦湖上的140米沖天大噴泉,步上購物大街羅訥河路,拐過銀行林立的商業區之角……最後打開我的公寓房間窗門——樓下,有軌電車密集經過,旁邊是一個建成於18世紀的教堂前小廣場,廣場上有五六檔臨時書攤鋪開來。繼續朝山坡上走,不到10分鐘便是老城中心,在這個公元前4世紀就建起的山頂小廣場(Place du Bourg de Four)上,有日內瓦地標聖彼得大教堂。再走幾步,是全城知名的布爾喬亞沙龍大宅,宅邸半遮在大氣的花草樹木後面。

如果一直待在這一區,日內瓦無非是座經典老歐洲城市,建築與樹木、石頭一樣,幾個世紀以來似乎就沒怎麼變過。你可以對著幾座大教堂細數哥特式、羅馬式、19世紀風格,畢竟這已是歷史變遷留下的最深印記。不過,這不是日內瓦的全部,城中有一座全瑞士最大規模的現代與當代藝術博物館(MAMCO),佔地約3千平方米。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穿過城南Plainpalais廣場上著名的跳蚤市場,離百達翡麗博物館不遠,在一家挨一家的獨立畫廊對面,你能看見一處地面還留有電車軌道的工廠後院。但建築內外刻意保留的工業框架與結構,又隨時在提醒遊人:20多年前這裡還是一家儀器廠。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MAMCO裡最搶眼的是電梯上方放置的定時炸彈造型的計時器,自博物館開幕以來,計時器就一直在倒數太陽爆炸的一天——距離那一天,大概還有50億年。諷刺的是,這個計時器本身正是由太陽能驅動的。

MAMCO對面還有一家年輕的當代藝術中心(CAC),展出初出茅廬還未成名的藝術家的作品,由於展出主體和受眾都偏年輕化,CAC背面新近開了一家頗“潮”的簡餐店Café Paradiso,並迅速成為受年輕人歡迎的午餐聚會點。後來,我在“泉區”一個畫廊裡隨口提起這家店時,畫廊20歲出頭的實習生脫口而出:“哦,牛油果吐司嘛!”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泉區”當代藝術圖景的形成,可以說是受到1994年MAMCO開辦的直接影響。1989年,熱愛藝術的小學教師皮埃爾(Pierre-Henri Jaccaud)在日內瓦郊外的Nyon小鎮創辦了畫廊Skopia,專門與新一代瑞士藝術家合作。1994年,從巴塞爾藝術展(Basel Art)歸來的皮埃爾,來到當時已有MAMCO初試啼聲,但大部分還是工業廢墟的“泉區”,憑直覺買下了很便宜的地皮,創辦了這個街區的第一間商業畫廊。事實證明,皮埃爾很有眼光。後來他與夥伴為“泉區”設立更多的商業畫廊做起了推手。我在畫廊裡見到了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先生,他很自豪,因為今日自己的畫廊已能與諸多享有國際聲望的藝術家合作。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一把缺了腿的大椅子立在街頭

在地中海,人們喜歡“跳島”旅行。來到“泉區”,就該“跳畫廊”看展覽。2017年,瑞士旅遊局票選“泉區”為“歐洲最具創意的街區之一”,因為“泉區”如今已有9家獨立畫廊、3個文化機構以及4家非營利空間,不同畫廊之間,一般都只是幾步之隔。其實,獨立畫廊扎堆、專門推廣當代藝術的社區,在紐約、巴黎、柏林或蘇黎世早已有之,於是有人把 “泉區”與紐約的切爾西相提並論。

跟上述其他城市類似,每年“泉區”都有幾次面向公眾的“泉區之夜”:所有畫廊在開幕當日敞開大門,歡迎日內瓦市民自由進出看展、飲酒、熱聊。組織者皮埃爾告訴我,第一次舉辦這個活動時,正趕上一個悽風苦雨的寒夜,但居然一下就吸引了上千人。畫廊之夜的成功,甚至讓大佬MAMCO都動了心,主動參與了一次“泉區之夜”。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跳畫廊”的過程中,我發現每一間畫廊的主人國籍背景各異:Mezzanin畫廊的老闆來自維也納、Xippas畫廊則是在南美生活了很長時間的希臘人開辦的。這令我想起,日內瓦20萬人口中,幾乎一半都是非瑞士國籍。日內瓦多元的文化身份,或許也可以在此找到註腳。

Make it happen

航班:中國國航和瑞士國際航空均有從北京直飛日內瓦或蘇黎世的航班,飛行時間約為11個小時,單程票價¥8000左右;若選擇轉機,海南航空、烏克蘭航空、俄羅斯航空等為旅行者提供了更多出行選擇,票價也更划算,單程約1500元起。

·今·日·互·動·

你更喜歡蘇黎世還是日內瓦?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更 / 多 / 精 / 彩 /

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到瑞士,不看表,看了几座“废”工厂

· 猜 · 你 · 喜 · 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