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百萬次交易驗證,股價拉昇前,“集合競價”都會出現這種徵兆

華爾街的大炒家傑西.利物莫說過一句發人深省的話:“賭博和投機的區別在於前者對市場的波動壓注,後者則等待市場不可避免的升和跌,在市場中賭博是遲早要破產的”。多年前,就已經把這句話貼在自己用於交易的電腦上!在市場,我們碰到最多的問題是諸如“能漲到哪裡去”或“能跌到哪裡去”此類的疑問,這些問題或許是不經意地提出的談資,或許是認真地求索的課題,卻常常在實實在在地強化著我們的一些思維,即:市場的未來到底會如何?如何預測或猜測的未來?現實生活中樂此不疲地探詢這類問題的人也如過江之鯽,我們就常常聽到有人為某次對市場正確的猜測而引以為豪。這是非常正常也非常可以理解的思維,為了探詢和猜測市場未來趨向的“奧秘”,自己也不時對市場的未來進行一些猜測,自己也曾研習過從“易經八卦、紫微斗數”到“混沌理論、神經網絡”、從“星相假說和週期假說”到“波浪理論和江恩理論”乃至正統的“宏觀經濟預測”等各種各樣的千奇百怪的關於預測的知識。

當然,這些知識對猜測市場的走向多少都有幫助和教益,但作為一個職業炒手,早已不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對這類問題的探詢上,職業炒手更應該做的工作是“識別不同的市場態勢,根據不同的市場態勢制訂不同的交易計劃,並以嚴格的紀律來執行交易計劃”。因為,且不去討論人類是否有能力精確預測未來這一哲學命題(道氏理論就認為“日間雜波”是不可預測的),單就“風險管理、心理控制”等這些成功投資的重要因素而言,後一種思維方法會使我們對市場和交易考慮得更為周全,而從我自己的交易實踐來看,若根據前一種思路進行交易,投資成績可能起伏波動很大,而後一種思維方法所指導下的交易則能夠使我持續穩定地賺錢。

我常常告戒自己,一個職業炒手,在市場好的時候一定要勇猛果斷,在市場不好的時候就一定要謹慎小心,魯莽和膽怯都不應該是性格。預測未來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預測市場是投資人的自然欲求,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巧、具有一定市場直覺和感受後,我們是能夠一定程度上預測市場趨向的,但是,就我個人的市場經驗來看,要持續穩定地賺錢的話,還是要更多地講究“在不同的環境下做適當的事情”,換句話說,“識別不同的市場態勢,根據不同的市場態勢制訂不同的交易計劃,並以嚴格的紀律來執行交易計劃”對職業炒手而言是一件比預測市場重要得多的工作。正確的投資方法可以有很多很多,但正確的思維方法卻應該基本一致。很多投資人,把太多的時間耗費在前者,對更本質的後者卻所思甚少!

我見到過很多成功的投資人,他們儘管風格各異,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他們都具備“每逢大事有靜氣”和“進退有據”的心理特質。或許,在資本市場成功,與在別的領域取得成功相比,有著不同的成功哲學我們該形成自己什麼樣的投資哲學呢?交易的本質是什麼?作為一個交易者,你對交易的信念是什麼?

是啊,就如人們都是根據自己的信念在思考和行動著、喜歡和憎惡著一樣,投資人也都是根據各自的信念在進行交易,並常常享受各自信念所帶來的贏利喜悅,同時也常常遭遇著各自信念所引致的失敗困惑。


為什麼絕大部分人都不適合做“價值投資”

所謂的價值投資,核心就是選擇一個有增長潛力的企業,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入,然後長期持有,等到高於價值的價格賣出。

因為巴菲特投資的巨大成功,讓價值投資成為了人人都標杆的名詞,國內的投資者,是不是個人就張口閉口“巴菲特”,幾乎主流的投資者都聲稱“自己是價值投資者”,號稱是巴菲特的弟子,更重要的是,把價值投資等同長期持有。

巴菲特的投資理念確實很偉大,但未必適合你,有以下幾個重要的原因:

1、巴菲特長期持有股票,是一種誤解,巴菲特到目前為止做過幾百隻股票,但真正長拿超過10年的,只有幾隻。 所以千萬不要把巴菲特的投資理念等同長期持有。(重慶大學金鏑:但巴菲特重倉的股票,往往都是長期持有。

2、巴菲特堅持長期投資有兩大前提,他也在多個場合多個報告中闡述,:一是資本利得稅,二是企業分紅

特別是第一個條件,巴菲特反覆強調,就是因為要交資本利得稅,如果一旦止盈,馬上要交稅35%,稅是很大的,那這些稅就不能再產生複利,所以巴菲特不能隨意止盈,要讓利潤給他帶來複利。

這兩者都不適合中國,我國不收資本利得稅,更重要的是,我國上市公司的分紅率很低,A股的分紅率應該是主要國家中最低的,不拔一毛的鐵公雞太多了,不分紅的話,就不能享受到投資收益,那麼只能從價格的波動中獲取投機利潤。

3、巴菲特依靠保險公司,擁有源源不斷的資金,不怕清盤,但你會怕清盤。

巴菲特依靠伯克希爾這家保險公司,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資金來源,所以當他的股票被套的時候,沒關係,再跌30%,他還可以再買,再跌30%,還有資金買,能夠扛回股市上漲,伯克希爾是他背後的強大的資金來源,而且他也沒有清盤線,所以他並不怕他的股票被套,深套也沒關係,能抗幾年。

但是作為一個私募,每個私募都是有清盤線的,通常0.7是清盤線,所以當股市下跌的時候,此時你肯定不敢買,害怕達到清盤線,而是不斷減倉,以讓資金不能達到清盤線。作為個人而言,你的資金有限,沒有那麼多的資金來買股票。

4、最重要的是:你沒有價值投資所要求的知識積澱、高瞻眼光和持股的心態。

價值投資的核心是選擇一個有增長潛力的上市公司,然後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買入,以高於價值的價格賣出。


集合競價時間段確定成交價格

按規定,集合競價的所有交易.在9:25以同一價格成交,這個價格稱為開盤價。而在9:15-9,24集合競價期間所顯示的數值是虛擬成交.所以成交筆數都是零。這個過程屬於競價撮合,目的就是為了撮合出一個最大成交量的價格。

在撮合的過程中.如果此時有新的買單和賣單加入.那麼每10秒就會進行一次撮合,屏幕顯示的結果是在這個價格下撮合的的最大成交量,但筆數是零。9:25是集合競價期間唯一一次真正的成交.才會顯示成交筆數。

這個時候價格一般是會變化的,為什麼會變化呢?因為址大成交量(即現手)呈現為逐漸增多的.只有在這個價格的報合下它的成交量比上一次要大,才能取代上一次的成交價格.所以隨著成交量的增大,價格也不斷變動,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成交從在集合競價時間段也會有變小的情況,也就說,如果競價時有撤單的話.最大成交量就有可能減少。

集合競價時問段的9:15-9:19期間可以掛單,也可以撤單,但9:20-9:25是不能撤單的。對於廣大中小投資者來說,集合競價的9:15 -9:19期間最好不要輕易下單.也不要輕易撤單,因為撤單的成功概率很小.雖然這段時間允許撤單,但是因為數據傳輸的原因.經常會導致撤單不成功。


怎麼用集合競價選股?

有不少經驗豐富激進型的老股民喜歡在集合競價抓漲停,今天我們不說這種冒險的方式,考慮到散戶的實用性,個人認為了解怎麼用集合競價選股更重要一些,接下來一起看看集合競價選股法有哪些。

(1)量比大於5。

對於高開的個股,關注量比大於5的,也就是爆量,前幾個交易日沒有出現漲停,近期縮量處於低位,說明前幾個交易日成交量沒有放大不可能處於出貨階段,均線既沒有太過多頭或空頭排列。

不過,大家也要認識到,這個量比不是絕對的,一般可以這樣看:9點25分生成的成交手數遠大於前一日分時日中最高的那根分鐘成交量,即算滿足條件了。

不下百萬次交易驗證,股價拉昇前,“集合競價”都會出現這種徵兆

(2)均線破位與均線反壓。

投資者要注意個股均線是否走平,均線走平非常重要,太發散了,中線的那些浮籌對手盤分分鐘可以置人於死地。此外,均線破位股也最好規避,破位股一旦高開,那些套牢盤馬上現身把勢頭給摁下去,這種短線票,主力資金不會硬性介入的,勢頭一旦沒有了,也就沒有跟風盤形成合力,做不起來。

怎麼用集合競價選股大家可以先嚐試以上方法,不過這種模式,需要投資者多練習,篩選得多了感覺也就慢慢培養出來了,據有經驗的高手總結,這種方式的風險報酬比高於集合競價抓漲停板。


集合競價要點和實戰應用

每天早上9:15——9:25分是早盤集合競價時間,這個競價時間有個規則,這裡和9:30以後的交易有所不同,9點半以後的交易是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成交,但集合競價這段時間內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數量優先,問題就出在這裡,誰的數量大誰優先成交,計算機據此原則撮合競價,數量最大的優先成交,其成交價就是開盤價。

集合競價時誰參與籌碼多誰就能決定開盤價,誰有的籌碼多呢?那不就是主力、機構和莊家嗎。舉個例子,某股主力有兩個賬戶A和B,只要早盤集合競價時用A賬戶賣出100萬股,用B賬戶買入100萬股,如果主力想讓開盤價定在9.58元,那賣出的價格和買入的價格就下單為9.58元,開盤9點25分出來的開盤價就是9.58元,為什麼?人家數量大人家優先成交。所以主力對股票的開盤價擁有絕對的定價權,這是主力能夠操縱股票走勢的核心手段之一。

實際上主力當然不可能象我說的那樣只通過兩個賬戶對敲完成定價,那樣證監會還不一抓一個準,一般是多個賬戶之間在集合競價時通過對敲完成對股票開盤價的控制。這些股票多出現在暗莊、私募、遊資坐莊的股票中,公募基金一般不愛這麼玩的。

實戰範例一:

000795 太原剛玉,2010年10月25日早盤集合競價成交價13.25元。成交數量10381手,即100多萬股,對於股本只有2.77億的股票來說,這麼多的數量到底是怎麼來的?在沒有特別利好的情況下,散戶、中戶乃至大戶會盲目的在集合競價時動用這麼大的數量去參與嗎,顯然無論能力和實力,這都不可能是中小投資者所為,唯一可解釋的這就是主力主動操縱股價的行為,看盤要看什麼,這就是看盤的重點之一。

不下百萬次交易驗證,股價拉昇前,“集合競價”都會出現這種徵兆

從太原剛玉的價格走勢圖看,主力前一個交易日剛剛突破前高,今天以百萬股的數量跳空高開,開盤價高開3%,難道剛剛解放全中國就又想套牢自己,顯然不合常理,唯一解釋的就是另一波行情已經躍躍欲試,由此分析,當日開盤就打劫它一票,,所以對集合競價後開盤價的理解要構建在整個股票價格走勢基礎上,這樣有利於對主力行為有個更為清晰地認識。

實戰範例二:

000970中科三環,2010年10月25日,4億的流通盤,早盤集合競價成交236萬股,巨量高開,從技術形態看這個股前一交易日剛剛突破整理的箱體,股價上行空間打開,今天巨量高開,開盤價23.8元,主力掃貨目的明確,臨盤時要果斷狙擊。這個股的開盤定價實際上就決定了當天的強勢,主力賬戶之間的對敲,這個高價買賣也是會增加它的成本的,在極端高的位置有時會出現釣魚波出貨的情形,但股價上升初始階段向上做盤的可能性卻非常大。

不下百萬次交易驗證,股價拉昇前,“集合競價”都會出現這種徵兆

不下百萬次交易驗證,股價拉昇前,“集合競價”都會出現這種徵兆

主力通過開盤定價就牢牢控制了股價當日甚至以後數日的走勢,巨量的集合競價成交一旦出現在突破某一阻力位或底部區域時往往是股價啟動的標誌,所以對那些低位漲停的股票一定要特別留意,做股就做強勢股,有些股盤整時間那麼長在沒有量價突破時,散戶沒必要參與。另外巨量高開出現在股價高位時要特別小心,往往會出現釣魚波出貨走勢。


運用集合競價選漲停股的具體操作方法:

第一種看盤系統:利用集合競價抓牛股

每天早上的9:25的集合競價非常重要,如果集合競價高開,漲幅幅度大於4%,並且委買盤非常多,說明這隻股票非常強勢,追漲熱情高漲,這樣的股票在開盤後半小時或者更短時間內快速漲停,值得你關注,一般來講回踩就是低吸良機。

不下百萬次交易驗證,股價拉昇前,“集合競價”都會出現這種徵兆

不下百萬次交易驗證,股價拉昇前,“集合競價”都會出現這種徵兆

就像上面的這樣的股票一般在開盤可以大膽殺入,主力資金非常強悍,並且信心十足,早盤快速拉漲停,直接無視後面整天大盤的情況,這樣的股票一般在第二天會一字板漲停或者高開七八個點,直接讓散戶不敢進入。

不下百萬次交易驗證,股價拉昇前,“集合競價”都會出現這種徵兆

這種分時圖在K線圖上反映的就是光頭大陽線,說明上漲力量非常強大,同時也是上漲開始的標誌。

但是有一類K線圖要遠離,就是光頭大陰線,說明下跌力量非常大,也就標誌著下跌的開始,這時你就要注意風險了,考慮是否止損。

不下百萬次交易驗證,股價拉昇前,“集合競價”都會出現這種徵兆

二、開盤價的看點

1、上升趨勢中,周線出現向上的跳空缺口是牛市特徵的開端。

2、下降趨勢中,周線出現向下的跳空缺口是熊市特徵的開端,而這種缺口出現在高位更應提高警惕。

三、收盤價的看點

1、上升趨勢中,收盤價位於5、10、20、30 日均線之上,表明市場處於上升趨勢,強勢運行。

2、反之,收盤價位於5、10、20、30日均線系統之下,表明市場處於下降趨勢,弱勢運行。


最後分享一個多年驗證的“集合競價抓龍頭股的選股公式”,成功率86%以上:

不下百萬次交易驗證,股價拉昇前,“集合競價”都會出現這種徵兆

集合競價選漲停注意事項

1、大盤處於牛市環境中,參與倉位可以在8成以上;大盤處於熊市環境或牛市二浪調整環境參與倉位嚴格控制在3成以下。

2、在條件1的前提下,對符合漲停板戰法的個股在資金使用上要合理分配,個股形態好的資金多分配一些,形態不好的少分配些,但切忌孤注一擲。

3、量比在2.5-5倍,則為明顯放量,若股價相應地突破重要支撐或阻力位置,則突破有效的幾率頗高,可以相應地採取行動;

4、量比達5-10倍,則為劇烈放量,如果是在個股處於長期低位出現劇烈放量突破,漲勢的後續空間巨大,是“錢”途無量的象徵。但是,如果在個股已有巨大漲幅的情況下出現如此劇烈的放量,則值得高度警惕。

5、某日量比達到10倍以上的股票,一般可以考慮反向操作。在漲勢中出現這種情形,說明見頂的可能性極大,即使不是徹底反轉,至少漲勢會休整相當長一段時間。在股票處於綿綿陰跌的後期,突然出現的巨大量比,說明該股在目前位置徹底釋放了下跌動能。


震盪市中如何把握住強勢個股

一、必須是在熱點板塊中率先啟動的個股。

漲幅靠前就給了我們一個強烈的信號:該股中有莊家介入,且正在往上拉高股價。其意圖無非是進入上升階段後不斷拉高股價以完成做莊目標,或是在拉高過程中不斷收集籌碼,以達到建倉的目的。

二、必須是一開盤就大幅拉昇的個股。

一般來說各路主力開盤前都會制定好當天的操作計劃,所以開盤時的行情往往表明了主力對當天走勢的看法。開盤大幅拉昇的原因主要是莊家十分看好後市,準備發動新一輪的個股行情,而開盤就大幅拉昇,可以不讓散戶在低位有接到籌碼的機會。

三、必須是量比較大的個股。

量比是當天成交量與前五日成交量的比值,量比越大,說明當天放量越明顯,說明該股的上升得到了成交量的支持,而不是主力靠尾盤急拉等投機取巧的手法來拉高完成的。

四、股價必須處於低位。

股價處於低位時,漲幅靠前、量比靠前就說明主力的真實意圖在於拉高股價,而不是意在誘多。漲幅靠前、量比靠前的高價個股可能存在陷阱,參與的風險較大。相對前期的高點而言,股價跌幅在50%以上的個股都可視作低位。

在震盪的行情,熱點的持續都不強,而且轉換非常快,我們應抓住強勢個股也應該做波段操作,不打持久戰,熱點切換塊機會也多,正是向毛主席說的我們要堅持游擊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