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即將重現1999年亞洲經濟危機,5個因素正在逼近!

據彭博,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鐘情持續了兩年多時間,現如今,他們沒有那麼痴迷了。

幾周以來,資金不斷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美國,導致美元升值,新興市場貨幣創下新低。處在這場風暴中心的是土耳其,但隨著投資者拋售風險較高的股票和債券,追求美國資產的安全性,包括阿根廷、匈牙利和印尼在內的其他許多國家也受到了衝擊。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喚醒了1990年代末亞洲經濟危機的幽靈。這是怎麼回事?

1.新興市場為何會蒙受苦難?

一個簡單的答案是,資金是反覆無常的,具有機會主義特徵--哪裡回報最高,它就流向哪裡,流出的速度和流入的速度一樣快。最新一輪動盪開始之際,美國、日本和歐洲都將利率維持在接近或是低於零的水平,以促進其經濟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復甦。這讓股票和債券的回報率失去了吸引力,並將投資者推向風險更高但回報更誘人的發展中國家。結果,新興市場的股票、債券和貨幣紛紛上漲。但現在的情況正好相反,投資者對美國的一些信號做出了反應--增長加快,利率上升,美元走強。所有這三個信號都表明美國的投資回報可能會上升,因此吸引了資金。它們也削弱了風險較高的新興市場的吸引力。土耳其的動盪尤其令投資者感到不安。

2.情況會變得多可怕?

有人說這只是市場上的一個小插曲,美元重新走強打了看跌美元的投機客一個措手不及。也有人說發展中國家的形勢比許多投資者認為的更加糟糕。例如,哈佛大學教授Carmen Reinhart指出,債務負擔加重,貿易戰,利率上升以及經濟增長停滯,這些因素都使得新興市場目前的情況比2008年金融危機前夕更脆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曾表示,當前的情形有些類似於19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當時,衡量發展中國家股市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暴跌了59%。

3. 是什麼導致了亞洲危機?

它起源於泰國房地產泡沫的破裂,這削弱了外國投資者對泰國經濟的信心,導致他們拋售泰銖並撤出泰國股市。危機蔓延到銀行,然後是東亞的大部分地區。許多受影響的經濟體增長記錄強勁,掩蓋了諸如不良銀行貸款、外債沉重和貿易逆差上升等弱點。由於其本幣與美元掛鉤,韓國和其他一些國家不得不耗費大量資金,抵擋拋售其貨幣的投機者。他們很快就用完了美元,不得不放棄釘住匯率機制,讓本幣貶值。隨著外國投資者從他們認為存在類似問題的當地其他國家撤離時,危機蔓延開來。一些國家最後只能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尋求援助。

4. 這是又一場類似於亞洲的危機嗎?

不,至少現在還不是。一個原因在於:投資者是在有選擇地懲罰那些決策者沒有采取足夠措施遏制貿易狀況惡化和膨脹率大增的市場。這些市場包括土耳其和阿根廷,在18個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中,從治理薄弱和美元債務高企的情況來看,它們的綜合表現最差。巴西和印尼也相去不遠。

5.還有誰看起來很脆弱?

依靠美元和其他外幣為其貿易逆差提供資金的經濟體--菲律賓、印度和印尼最為突出--其貨幣今年在亞洲表現最差。政府債券外國持有比例最高的經濟體可能最易受到資本流出的衝擊,其中包括南非、印尼和俄羅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