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美國市場的華為憑什麼如此硬氣?因為華為並非只是賣手機的

華為輪值CEO徐直軍說“有些事情我們無法改變,所以最好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在某些情況下,只要放手,我們會感到輕鬆許多。”

華為近幾年一直想進軍美國市場,可奈何美國卻以安全為由百般阻撓,如今看來華為真的要徹底退出美國市場了。多年來對外界一直是保持著較為神秘的華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公司?

退出美國市場的華為憑什麼如此硬氣?因為華為並非只是賣手機的

不上市才能打敗上市公司

華為是世界500強中唯一一家非上市公司,這可能跟公司的商業模式有關。從最早期開始,華為的定價通常一開始就能秒殺其他競爭者,能夠站在多年不能盈利的角度定價,從而佔領市場份額。

比如,在1998年的接入網,競爭對手UT賣1800元/線,華為率先推出600元/線,UT就消失了,華為佔領了70%的接入網市場份額。1998年在巴西市場進行拓展,連續8年虧損,但在2008年收入卻超過1億美金。

能夠這樣做的原因就是華為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對每季度的業績負責。敢於“放長線、釣大魚,打垮競爭對手”,這才是華為的不敗之道。

退出美國市場的華為憑什麼如此硬氣?因為華為並非只是賣手機的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

退出美國市場雖無奈,但沒有不捨

而華為退出美國市場也實屬無奈之舉,美國多次以國家安全為藉口,阻止華為進入美國市場,華為進不去也只能最終選擇了放棄。

但與中興不同的是,華為的主要市場在中國和歐洲,既然自己有技術、也不靠美國賺錢,也就沒有必要看美國人的臉色了。

所以適時的退出也會讓華為輕鬆了很多,盡力做好能做的事情就夠了。可憐的中興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主要市場在美國、核心技術靠美國,所以才會淪落到如今尷尬的位置。

退出美國市場的華為憑什麼如此硬氣?因為華為並非只是賣手機的

華為只是個賣手機的嗎?

很多人眼中的華為只是一個賣智能手機的公司,那是因為我們普通用戶接觸到的都是手機、電腦這些終端產品,實際上我們打電話、上網時,後面還需要很多設備運行。

退出美國市場的華為憑什麼如此硬氣?因為華為並非只是賣手機的

而華為主要就是做這些通訊設備的,並在2012年超過愛立信成為了全球第一通訊設備供應商。

在通訊領域,除了通信衛星之外,各個環節的設備華為都造出來。不過這些設備都是賣給移動、聯通、電信以及世界上其他的運營商了。

雖然作為普通用戶瞭解不多,但華為的實力卻不容忽視。

退出美國市場的華為憑什麼如此硬氣?因為華為並非只是賣手機的

華為並非只是賣手機的,就是這麼硬氣!

或許放棄美國會有更好的發展,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發表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