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調控升溫:今年目前全國房地產125次調控加碼

“12個城市的約談,意味著房地產調控從過去的一城一策,開始升級到預警、約談和問責三步走。”張大偉分析稱,剩下3家被約談城市,比如昆明、徐州、大連等城市最近調控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樓市調控升溫:今年目前全國房地產125次調控加碼

住建部約談問責:要提高政治站位,穩房價與控租金並舉

樓市調控升溫

局部樓市的亢奮情緒,再度引起了監管層的高度警覺。一張調控大網正自上而下全面且迅速地鋪開。

“近一段時間以來,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過熱苗頭,投機炒作有所抬頭,風險不容忽視。”5月19日,住建部發布長文通知,祭出進一步做好房地產調控工作的六大舉措,並重申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

這已是住建部在今年年內第四次對房地產調控表明堅決態度。事實上,住建部相關負責人在此前的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以及約談成都、太原等城市時,都已一以貫之地強調了樓市調控的連續、穩定和精準性。

住建部的殺手鐧之一就是約談問責。黨的十九大以來,住建部曾在多個會議提出,要研究建立房地產統計和市場監測預警指標體系,加強對地方穩定房地產市場工作的評價考核和約談問責。

這就意味著,評價體系中,“房價”將不再是惟一的指標和參數,租房市場、共有產權房的居住滿意程度,也可能作為評價地方政府調控成效的指標之一。

樓市調控升溫:今年目前全國房地產125次調控加碼

125次調控加碼

“調控”二字,幾乎貫穿了2016年至今內地樓市的全過程。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內,截至目前,全國各地發佈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已經多達125次;為了繼續降低投機投資性炒房,全國已經有超過60個城市執行限售政策,其中限售5年成為房價過快上漲城市的標配;上海、南京、長沙、成都、杭州、西安等7個城市發佈了房源統一搖號的政策。

樓市升溫端倪,正是這一輪樓市調控升級的根源。事實上,在不少二三線城市的成交推動下,今年房地產市場的“小陽春”跡象隱約浮現。

每月中旬由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全國70城房價指數,過去一直被地方政府視為其樓市調控成效的重要指標,一些城市甚至不惜暫緩高價樓盤的銷售,以便在統計數字上顯得“好看”一些。

據統計局的數據,單今年4月,全國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和環比雙雙下滑,同比下滑的情況還是近兩年來首次出現。

但很多二線城市排隊搖號、人才落戶搶房等現象不難看出,需求潛力仍然存在,短期內市場仍有較強的升溫動力。事實上,按照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最新報告,5月上半月,國內40城住宅成交1244萬平方米,為今年以來最高水平;環比增長33%,同比減少4%。其中,二線城市和弱調控、未調控三四線城市成交量上升幅度較大。

雖然兩個機構的統計口徑並不一致,但從易居研究院的角度看,考慮到房企推盤加速,預計5月成交量將有明顯上行,但同比增幅仍將處於負增長區間。

“住建部的這輪發文,就是對近期12個約談城市以及各地房地產調控升級的一次明確答覆,並針對一些苗頭的城市和熱點內容進行了專項調控部署。”嚴躍進分析稱,住建部在6條措施中有不少新提法,比如首次提出的增加共有產權住房用地,以及控租金指標等。

住建部在發文中指出,要提高住房用地比例,熱點城市住房用地佔城市建設用地的比例建議按不低於25%安排,力爭用3-5年時間,公租房、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用地在新增住房用地供應中的比例達到50%以上。

“‘大幅增加租賃住房用地供應’的提法並不新鮮,而‘增加共有產權住房用地供應’則是首次提出。”南京工業大學天誠不動產研究所所長吳翔華介紹說, 過去,絕大多數城市的共有產權住房用地多為劃撥性質,包括經濟適用房、中低價商品房等等。現在的新提法,意味著今後此類房源將通過土地市場的招拍掛來供應,或是仿效北京等地,在商品住房用地中“搭配”共有產權住房。

此外,住建部的最新發文中,還明確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合肥、福州、廈門、濟南、鄭州、武漢、成都等16個城市租房住房建設的目標,尤其是提到了6月底要上報具體租賃方案。

這16個城市將是未來租房市場大發展的城市,也是“控租金”的重點監控城市。

“如何控,控多少,都需要地方政府好好研究。”吳翔華指出,握在普通市民手中的二手房,其租金水平主要是由市場決定,政府難以出臺相應政策“控制”,而國有企業以及大型中介掌握的租賃房源,則很有可能受其影響。尤其是南京近期已經出讓了6幅純租賃用地,“接盤者”大都是國有房產開發公司,“控租金”的重擔將落在其肩上。

問責殺手鐧

近年來,在房地產市場調控中,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博弈從未停止。從以往經驗看,房地產調控難,難在其中的利益糾葛過於複雜,而問責機制又過於薄弱。

自國家開始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以來,似乎沒有一起足以警示甚至震懾地方政府的問責案例出現,地方政府在博弈中不斷試探著中央的底線。

當前,房地產調控又站到一個高度緊張的博弈期。5月9日,住建部負責人就房地產市場調控問題約談了成都、太原兩市政府負責人。五一前,住建部還約談了西安、海口、三亞、長春、哈爾濱、昆明、大連、貴陽、徐州、佛山10個城市政府相關負責人。

也就是說,在短短不到1個月的時間裡,住建委針對房地產市場調控問題約談了12個城市。這12個城市中有8個省會城市和1個計劃單列市,他們的房價和成交均呈現一定幅度的上漲,而且多數城市已經是連續環比上漲。

太原市人民政府日前印發的《關於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實施意見》,成為住建部約談城市中第9家作出回應的城市。

在此之前,成都已經針對此前限購政策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的漏洞“打補丁”,其在5月15日出臺的新政策將限購對象由自然人調整為家庭,對離異家庭購房、新購房轉讓條件作了新規定,同時配套出臺了公證搖號排序選房的新規定。

被約談後,哈爾濱要求主城區內新房3年限售;長春要求商品房成交價格不得高於預售申報價格;貴陽重申3年限售規定,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佛山重申房地產銷售秩序,在房企開盤時間、認購簽約流程、房源公開等方面作了較為細緻的規定。

此外,西安市房管局也在被約談後加大了巡查力度,對違規房地產開發商和房地產經紀機構加大了處罰和通報力度。西安當地還約談了碧桂園、華潤等42家開發商。而三亞與海口在海南全面開啟了全省房地產調控,並針對市場出現的一些新問題研究新的管控手段,對開發商捂盤惜售和交易環節的各類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12個城市的約談,意味著房地產調控從過去的一城一策,開始升級到預警、約談和問責三步走。”張大偉分析稱,剩下3家被約談城市,比如昆明、徐州、大連等城市最近調控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約談政策也可以理解為窗口指導的方式,屬於比較間接但影響效果較好的調控手段。”嚴躍進認為,不管約談的對象是誰,住建部這次都在釋放一個信號,那就是樓市調控不會放鬆,誰都不能突破政策。

事實上,眼下超50城“搶人”大戰背後,就是新一二線城市的“升級”競爭焦慮。在業內人士看來,房地產限購關上了房地產投資的大門,不能用太寬鬆的人才引進政策來打開購房的新窗戶。這容易引起市場非理性的判斷,也將是調控的重點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