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分為22個地區的石家莊

石家莊地處河北省中南部,環渤海灣經濟區。東與衡水接壤,南與邢臺毗連,西與山西為鄰,北與保定交界,距首都北京273公里。京石、石太、石黃、石安高速公路和107、207、307、308國道以及2條省道、42條縣道在石家莊市域縱橫交錯。石家莊是中國鐵路運輸的主要樞紐,京廣、石太、石德、朔黃四條鐵路幹線交匯於此。

石家莊是全國糧、菜、肉、蛋、果主產區之一,農業集約化和產業化水平較高,生產規模位居全國36個重點城市第一位,被國家確定為優質小麥生產基地,素有“北方糧倉”之稱。截至2016年底,石家莊轄區總面積15848平方公里,市區面積220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078.46萬人,下轄8個區、1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

劃分為22個地區的石家莊

新華區位於石家莊市西北部,西望太行山,北依滹沱河,面積92.11平方公里,轄11個街道、2個鎮、2個鄉。新華區交通便利,24條市區主幹道縱橫交錯,石閆、石青公路等西北主要出市口四通八達,石環公路環抱全區,石太高速鐵路穿越而過。

橋西區位於石家莊市區西南部,地處市區京廣鐵路以西,中山路以南,西與鹿泉區接壤,北與新華區毗鄰;橋西區總面積75.28平方公里,轄12個街道,橋西區有裕西公園、白求恩墓、石家莊和平公園等景點。

長安區是河北省會石家莊市的中心城區之一,位於石家莊市區東北部,東接藁城區,西鄰新華區,南以裕華東路、中山東路中心線,分別與裕華區、橋西區接壤,北至滹沱河,是石家莊市人民政府、市政協機關所在地。長安區有石家莊長安公園、河北省博物館等景點。河北省第一高樓開元環球中心也位於該區,長安區還是省會商業最發達的地區,以中山東路為中心,樂匯城、勒泰中心、東尚、先天下、東勝廣場、北國商城等大型商業中心為省會再添繁華。

劃分為22個地區的石家莊

裕華區,地處石家莊市區東南部,轄區路網發達,交通便利,市區二環內“四橫八縱”路網中,裕華路、槐安路“兩橫”,建設大街、體育大街、建華大街、翟營大街、談固大街“五縱”貫通轄區。

井陘礦區位於石家莊市市區西部,礦區位於晉冀兩省咽喉,地處晉冀兩省交界地帶。井陘礦區境內有石太鐵路與域內新井、鳳張兩條支線相連。井陘礦區境內屬暖溫帶半溼潤季風大陸性氣候。清涼閣又名南寨閣,位於井陘礦區南寨村中。相傳因登此閣能遙望清涼山而得名清涼閣佔地1.2畝。其中共有房屋25間,一丈餘高的臺基,全部用整齊的石灰石砌成。臺基之下有高大寬綽的拱洞皆用石磚拱券而成,東西兩條,南北一條,相互交錯,人畜車輛可自由通往。

劃分為22個地區的石家莊

藁城區地處河北省西南部,北鄰新樂市,南接趙縣境,東與晉州市、無極縣接壤,西與石家莊市及正定縣搭界,西南與欒城區毗鄰。西距石家莊市31公里,東北距首都北京264公里。藁城古代在朝文武職官208名;民國軍政職官56名;科舉進士50名,舉人192名;明清貢生應例、例監500餘名 ,秀才不計其數;建國前學者名人31名。

鹿泉區位於河北省中南部,東距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15公里,並與正定縣、欒城區接壤,北與靈壽縣、平山縣為界,南接元氏縣,西臨井陘縣;南北長、東西窄。鹿泉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在唐代已是遠近聞名的“旱碼頭”,有“一京二衛三通州、比不上獲鹿旱碼頭”之稱,被譽為“日進斗金”之地,是中國農科院確定的農業科技綜合示範市和國務院批准的對外開放市。

劃分為22個地區的石家莊

欒城區,位於石家莊市東南,距首都北京270公里,距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30公里。京廣鐵路、107國道從區域西部穿過,京深高速公路、308國道和青銀高速公路貫穿南北,衡井公路在區域中部跨越東西,石家莊市三環路橫貫區域北部。

正定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華北平原中部的冀中平原,古稱常山、真定,歷史上曾與北京、保定並稱“北方三雄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也是百歲帝王趙佗、常勝將軍趙雲故里。截至2010年正定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

劃分為22個地區的石家莊

井陘縣位於河北省西部邊陲,冀晉結合部,太行山東麓,北鄰平山縣,東部和東南部與鹿泉、元氏、贊皇三縣毗連,西部和西南部同山西省盂縣、平定、昔陽三縣接壤。井陘素有“太行八陘之第五陘,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稱乃冀通衢要衝,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冀晉陝三省物資交流集散地,年交易額高達10億元,是華北西部軍事、經濟、文化重鎮,馳名中外的韓信背水之戰,著名的百團大戰,井陘都是主戰場。“井陘拉花”在中國舉辦的秧歌大賽中獲四項大獎,並榮獲國家級最高獎—群星獎金獎,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晉州市地處河北省中南部。面積619平方公里,轄9鎮1鄉、3個工業園區,224個行政村。晉州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表由西北向東南緩慢傾斜,石黃高速公路、307國道、衡井公路和石德鐵路橫穿市域。晉州有2500多年的文化歷史,是《魏書》的作者魏收、大唐名相魏徵的故里。出土的唐代藥碾,為國家一級文物,被稱為國寶。晉州還是國家命名的“中國鴨梨之鄉”。

劃分為22個地區的石家莊

新樂市地處河北省中南部,華北平原腹地。南距省會石家莊38公里,北距首都北京238公里,東毗定州、南靠藁城、西鄰行唐、北接曲陽,歷史上有“九省通衢、三輔重地”之稱。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縱貫南北,朔黃鐵路、無繁公路、新阜公路橫穿東西。市內設有兩個火車站、一個高速公路出入口,有新無、新藁、新井新曲等公路與鄰縣相通。市區距石家莊國際機場僅7公里,南水北調和西氣東輸等國家重點工程也從境內通過。30分鐘可以入市,2個小時可以進京,3個小時可以出海

趙縣,古稱趙州,地處石家莊市區東南40公里,總面積為675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281個行政村。縣府駐趙州鎮。漢為平棘縣,晉為趙國,北魏置趙郡,曾為趙州治,隋改為趙州。1913年改為趙縣。趙縣歷史悠久,文物眾多,共有文物保護單位21處。縣境位於河北平原,光熱充足,地下水豐富,利於井灌,又有石津渠灌溉之利,一年四季分明,春秋兩季時間短,夏冬兩季時間長。東部為沙質褐土,適於雪花梨生長。趙縣農業發達,玉米、小麥是主要糧食產品。特產雪花梨俗稱象牙梨,個大,皮薄、汁多、含糖分高,成熟後潔白如雪,故名,是河北省大宗出口的優質水果之一。

劃分為22個地區的石家莊

高邑縣,又名鳳城,位於華北平原西部邊緣,距河北省會石家莊50公里。高邑縣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氣候,年平均溫度12.5度,平均年降雨量520mm,年日照時間2660小時,平均無霜期191天。高邑縣縣域面積222平方公里,轄三鎮兩鄉。劉秀公園位於高邑縣城南2華里的花園村村南。設立劉秀公園是為了史紀傳說中的“劉秀登基”。據史料記載,公元25年,劉秀於此千秋臺登基稱帝,欲開創其千秋霸業,故曰:千秋臺。千秋臺遺址乃漢光武帝劉秀登基之地,原還有觀星臺、點將臺、四將臺等。


元氏縣位於河北省中南部。西倚太行山與井陘縣接壤,西南鄰贊皇縣,南與高邑縣相接,東部與趙縣、欒城區相鄰,北與鹿泉區相鄰。東西向39千米,南北向28千米。元氏縣下轄15個鄉鎮、208個行政村,面積668.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4萬畝,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氣候。境內交通便捷,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國道縱貫南北,與周圍縣市相連的公路四通八達。

劃分為22個地區的石家莊

贊皇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中段東麓,與高邑、元氏、井陘以及邢臺市的臨城、內邱諸縣相毗鄰,縣境東西長44.8公里,南北寬37.0公里,總面積1210平方公里。 轄2個鎮、9個鄉,212個行政村,嶂石巖的天然迴音壁,世所罕見,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嶂石巖地貌被列為中國五大旅遊地貌之一。

平山縣春秋時為晉蒲邑,戰國時趙置番吾地, 隸屬於中山國。西漢置蒲吾縣,隋置房山縣,唐至德元年(756)改為平山縣。1945年分設平山、建屏2縣,1958年復併為平山縣。平山縣地處河北省西部,太行山東麓,西與全國煤炭基地山西省接壤,東臨省會石家莊市30公里,距首都北京260公里,是國家批准的環京津、環渤海開放縣之一,中國小水電試點縣之一。中山國都城靈壽遺址,位於平山縣三汲鄉,北依東靈山和牛山,南臨滹沱河,東距今靈壽縣城10千米。城垣早已不存。從保存下來的地下夯土城基得知,南北長4.5千米,東西4千米,呈不規則的三角形,依自然地勢版築,牆厚約2.7米。城內以南北向隔牆分為東西兩部分。東城北部為宮殿建築區,南部為手工業作坊和居住區;西城北部為王陵區,南部為商業區、居住區和農業區。王宮建築氣勢宏偉,裝飾華麗。手工業發達,作坊分工細密。由此可見,當時的都城靈壽十分繁榮,同趙國的邯鄲、燕國的下都相比,毫不遜色。

劃分為22個地區的石家莊

靈壽縣隸屬於河北省中西部,西依太行山,東臨大平原。靈壽縣距省會40公里,距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20公里。靈壽縣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但因地處山區,海拔高度較大,受山地阻隔影響,形成獨特的小氣候。靈壽縣已探明儲量的礦藏有大理石、石英石、雲母、金、銀、鐵、錳、鉬等49種,總儲量約有28億噸。

靈壽縣栽培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水稻、棉花、大豆、麻等。

行唐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東麓淺山丘陵區與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宗教文化是行唐縣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曾有教道和回教,加之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成為儒、釋、道俱全的宗教體系。在黨的宗教政策推動下,行唐縣信教群眾達10700餘人,佔行唐縣人口總數的2.5%,分佈在15個鄉鎮251個村。據考,東魏天平、北齊天保年間,行唐縣即有佛教活動,現具有出土文物有銘文的最早的為北魏永平三年。據清縣誌載,當年行唐縣建有較大規模的寺院54座,各種廟宇數以百計,且多建於唐、宋、元時期,尤以元代為盛,今仍存封崇寺、香蓮寺、琉璃廟和阿牟院遺址等佛教建築,見證了行唐古縣佛教文化的豐富內涵。

劃分為22個地區的石家莊

無極縣位於河北省中部,地處華北平原,西倚太行,東向渤海,北望京畿,南臨滹沱。西南距石家莊52公里,北距北京260公里,東北距天津260公里。街心公園是無極縣文化景觀,園內有距今700多年曆史的古建築城隍廟,有鐫刻著當代270多位書法大家、著名人士墨寶的“聞雞起舞”碑苑。碑苑中書法珍品是無極籍將軍田永清歷經20餘年精心收集的;園內還矗立著無極籍著名雕塑家郭寶寨的石雕作品“聞雞起舞”和“洛神”。

深澤縣位於太行山東麓,黑龍港流域北端,河北省中部偏西,為石家莊地區東部邊沿縣,東界安平縣,西接無極縣,南與辛集市、晉州市相鄰,北與定州市、安國市相連。深澤縣境系海河滹沱河中下游地帶,東西寬27公里,南北長21公里,總面積296平方公里。深澤縣城位於正饒公路和安辛公路交匯處,西南距省會石家莊76公里,南距石德鐵路30公里,北距首都北京250公里。真武廟現位於深澤縣城內東大街北側,始建於宋代元佑三年,明洪武二十八年、永樂十四年、正德十二年、嘉靖四十五年、清康熙四十二年、雍正六年、乾隆五年、道光二十四年、二十八年、二十九年均有重修或增建。

辛集,省直管市,是河北省中東部地區區域中心城市,位於石家莊市東65公里處,距首都北京250公里。辛集市北與深澤縣、安平縣接壤,東與深州市為鄰,南與冀州區、寧晉縣相接,西與晉州市毗連。全市總面積951平方公里,

辛集市是河北省第一批22個擴權強縣(市)的縣市之一,是全國百家明星縣(市)之一,綜合經濟實力居河北省“十強”縣市,2011年5月,被河北省文明辦評為文明城區、文明縣級市,發展最快的城市,全省排第21位,辛集鎮被譽為“河北省第一大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