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古鐘有159年曆史了,是倫敦的標誌,也是英國人的驕傲

去過倫敦的人都會在泰晤士河畔看到一個大大的鐘,這個鍾是報時用的,已經有159年的歷史了,它是倫敦的標誌,也是英國人的驕傲。凡到倫敦觀光的人,都想到鐘樓周圍,站在議會橋上欣賞倫敦這個獨具一格的建築。

這個古鐘有159年曆史了,是倫敦的標誌,也是英國人的驕傲

這個鍾叫做大本鐘,中國人給它起了一個可愛的外號叫做“大笨鐘”。大本鐘建於1859年,安裝在倫敦議會大廈高95米的鐘樓上,鐘樓四面的圓形鐘盤,直徑為6.7米,重13.5噸。每隔一小時報時一次。報時聲深沉渾厚,方圓數英里之外都能聽到其鐘聲的迴響。

這個古鐘有159年曆史了,是倫敦的標誌,也是英國人的驕傲

1859年,大鐘由當時的英王工務大臣本傑明·霍爾爵士監製建造,耗資2.7萬英鎊,為了紀念他的功績,取名為大本鐘。自從建成後,倫敦格林威治天文臺的官員每天兩次派人校對此鍾。大本鐘一向以其準時而聞名,二戰中納粹德國對倫敦的狂轟濫炸也未能將它摧毀。

這個古鐘有159年曆史了,是倫敦的標誌,也是英國人的驕傲

大本鐘雖然報時準確,但是歷史是也出現好多次”罷工“現象。1962年元旦,一場大雪就讓它的零點鐘聲比正常時間晚了10分鐘;1976年,由於一個小零件出毛病,大本鐘也一度停擺;1997年8月,它也意外地停走;2005年5月晚突然停走了1個多小時。

這個古鐘有159年曆史了,是倫敦的標誌,也是英國人的驕傲

這個古鐘有159年曆史了,是倫敦的標誌,也是英國人的驕傲

作為人類鐘錶鑄造史上的奇蹟,大本鐘默默佇立在泰晤士河旁,見證了英國百年的歷史興衰。一百多年以來,這座大鐘向全世界傳遞大英帝國格林尼治的時間,也逐漸成為英國的國家象徵,將永久以特別的響聲迴響在天地之間。

這個古鐘有159年曆史了,是倫敦的標誌,也是英國人的驕傲

2017年8月開始,倫敦著名景點大本鐘進行翻修,維修時間長達4年,預計到2021年大本鐘才能再度發聲。想去旅遊的人,四年內幾乎是不會聽到大本鐘的鐘聲了,而對於倫敦市民來說,要開始適應沒有大本鐘報時的生活了。四年時間啊,不知道倫敦人會有什麼想法呢,是不是要吐槽自已國家的做事效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