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中國文物的返鄉之路遙遙無期...

為歡慶中國年,海外各大博物館爭相舉辦了關於“汪星人”的新春主題展覽和活動,前去參觀展覽的人呀也不少。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中國文物的返鄉之路遙遙無期... | BYART市場

但是,真的只有白蟻一蟻在揪心,世界各地在展的中國文物都是從何而來?

文物外流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中國文物的返鄉之路遙遙無期... | BYART市場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燬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被化為灰燼。

——《火燒圓明園》”

自鴉片戰爭以來,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了國門,從此便開始了中國一個多世紀的文物流失屈辱史。

這也就是我們最早了解到的中國文物外流的原因之一:被侵略者搶奪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中國文物的返鄉之路遙遙無期... | BYART市場

十二生肖銅像(“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現在部分已返華)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中國文物的返鄉之路遙遙無期... | BYART市場

《女史箴圖》顧愷之(“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現藏於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中國文物的返鄉之路遙遙無期... | BYART市場

《搗練圖》(局部)張萱(“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其二,是文物販子倒賣。一些外國學者(包括探險家、博物館策展人和大學教授等)來中國探險,直接從當時的反動軍閥和姦商手中以低價購買或免費帶走文物。同時也有許多的中國文物販,最“聞名”的就是盧芹齋了。其三,便是盜墓者走私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中國文物的返鄉之路遙遙無期... | BYART市場

盧芹齋(1880-1957)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共有1000萬件左右,幾乎涵蓋所有種類,包括書法、繪畫、青銅器、陶瓷、雕塑、甲骨、典籍等各類珍品。

就中國古書畫而言,在19至20世紀世界格局中,就形成了中國、日本、歐美“三分天下”的格局。

文物迴流

當下,境外文物迴流主要有三種途徑:

  1. 回贈(依法追索、民間捐贈)

  2. 商業回購(國內外拍賣)

  3. 討還(跨國訴訟、直接談判)

這三者中,回贈固然是最理想的迴歸方式。

2009年鼠首、兔首銅像出現在法國佳士得拍賣會上,最終流拍。2013年,原持有人皮諾家族最終決定將它們無償捐贈返華。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中國文物的返鄉之路遙遙無期... | BYART市場

由於流失文物不菲的價值,文物回贈實屬不易,因此這並不是文物迴歸的主要渠道。

然而文物討還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面臨著國際法和國內法的種種障礙,耗時耗力也不見得能成功。

1995年,中國嘉德秋拍中的“楊永德收藏齊白石”的專場拍賣,可以說是早期國內拍場海外文物迴流的標誌之一。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中國文物的返鄉之路遙遙無期... | BYART市場

馬未都

當時,海外文物迴流處於低調潛行的階段,一些有資金實力的收藏投資者也開始去到海外拍賣市場競投,其中包括

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

隨著國內二級拍賣市場逐漸走向成熟,商業回購成了文物迴流的主要方式。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統計,十幾年來,以拍賣形式迴流中國內地的文物藝術品近10萬件

回國難?

儘管文物迴流市場火熱,但為何仍有1000萬餘件文物難以回到祖國呢?

2007年,國家稅務部門第一次將文物藝術品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並與奢侈品放到一類中,進口時需申報繳納進口關稅進口增值稅

以下是白蟻整理出的兩大稅務數字:

進口關稅: 12%(2007年)

6% (2013年修改)

3% (2017年修改)

(超過100年的文物可免)

進口增值稅:17%

而國際上對藝術品進口的態度多為積極,許多國家都對其採取零關稅,僅徵收進口增值稅,且大有優惠。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中國文物的返鄉之路遙遙無期... | BYART市場

在實際交易中,藝術品還要承擔消費稅

營業稅等多種稅費,即使採用3%的進口關稅制度,藝術品進口的綜合稅率也接近30%

看了這些數字,或許你還不以為意,下面我們來算筆賬。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中國文物的返鄉之路遙遙無期... | BYART市場

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

如果你是個財主,在海外以

4.255億元的高價拍下了這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那麼若想將其運回國,你應當交1億多元的稅。

因此考慮到高額的稅費,許多收藏家都寧願將國外拍得的“天價”藝術品放在境內的保稅區或是香港的保險箱裡。

現今,除了重稅收,海外文物迴流還面臨著藝術品真偽華人爭相競價致使價格抬高等諸多問題。

促進迴流?

有關數據報道,中國流失文物在紐約亞洲藝術周佔有一大半份額,並穩持九年之久。這足以證明海外文物迴流仍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中國文物的返鄉之路遙遙無期... | BYART市場

《六龍圖》陳容(4896.75萬美元-2017紐約佳士得拍賣會)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中國文物的返鄉之路遙遙無期... | BYART市場

明朝五彩魚盆(691萬元人民幣-2017費洛斯拍賣會)

與此同時,要想更好地促進文物迴流,降低稅收應為大勢所趨,迴流藝術品也應提升質量,將其價值定位更多地取決於眼光、經驗、知識與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