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宋代商人謝國明,在日本怎麼成了大楠菩薩?

在日本的博多車站附近,有一棵已經枯死的粗大的楠樹。這棵大楠樹也是宋代中日兩國交通往來的遺蹟,到了現在,日本福岡的居民對之還抱著無限崇敬之情。

早先,這棵大楠樹是種植在中國人謝國明的墓旁的,後來,楠樹長得又粗又大,把墓包了起來,慢慢的墓被樹所遮蓋了。1945 年日本投降的前夕,博多車站發生了大火災,這棵大楠樹也被燒死,留下了樹幹,這就是現在見到的大楠樹。

中國的宋代商人謝國明,在日本怎麼成了大楠菩薩?宋代的中國人謝國明,對日本福岡人民來說,有很多傳說,而且一談起總是感激心情的。據說,在日本的鎌倉時代,有一年由於天災歉收,人們生活十分困難。這一年的年末,博多的人民多數還連吃的東西都沒有著落,更談不上過年了,大家都發愁地聚集在承天寺前。那裡堆儲著不少宋代商人謝國明的貨物,其中有不少是滿裝白麵粉的袋子。想不到就在除夕的時候,謝國明把這些白麵粉分給正苦於飢餓的博多人民,並且教給他們在白粉中放些鹽,再用溫水調勻,再用刀切成條,然後在沸水中煮熟後就能吃。這是日本博多人第一次嚐到中國麵條的滋味。完全出於謝國明的好意,才能使他們過上一個飽年,才使他們不致枵腹過除夕。

到了第二天,大家正高高興興地迎新春的時候,又見到幾艘中國船進港。博多人民都高聲歡呼“千艘來!萬艘來!”認為這是一個佳兆,認為博多的景況,一定會以這幾艘中國商船的入港為契,獲得好轉。這些船,正是謝國明的商船,所以博多人民,對於謝國明更加崇敬。

謝國明原籍是浙江臨安府人,那時臨安是是南宋的首都,大概是十三世紀初期,也就是南宋時期,正因金朝的南侵陷於十分困難之中,但海外貿易有很大發展,謝國明當時是以船主兼商人的身份來到日本,居住在博多。據說,他經營範圍極廣,併購買了一個叫小呂島的島嶼。謝國明在島上修建房屋、倉庫,作為中日貿易的基地。

中國的宋代商人謝國明,在日本怎麼成了大楠菩薩?除了經商以外,對於一切有利於增進中日兩國人民友誼的事業,謝國明也加以支援贊助的。

當時,在日本禪宗的發展史上有突出貢獻的聖一國師圓爾,雖有志入宋,但苦於缺乏資金,導致遲遲未能如願。以後他由京都來到博多,找到謝國明,在謝國明的資助下於嘉禎元年(1235,南宋端平二年)渡宋,就徑山佛鑑禪師學習,直到仁治二年(1241,南宋淳祐元年)才回國;回國後的次年,又在謝國明支援下,在博多修建了承天寺

謝國明這種從貿易經商中,積儲巨財,然後又在必要的時候,散給當地人民的作風,當然會受到日本人民的崇敬和感激,雖然他是一箇中國人。

中國的宋代商人謝國明,在日本怎麼成了大楠菩薩?有傳說稱,謝國明還將針灸技術和造船技術傳到日本。

弘安三年(1280,元至元十七年),也就是南王朝完全滅亡的次年,元軍第二次入侵的前一年,謝國明,這位在宋代中日關係史中,在溝通兩國人民友誼的過程中有過貢獻的中國商人,以八十八歲的高齡病死在博多。他死了以後,就葬在離博多車站步行用不了十分鐘的御笠橋附,墓上建立了一個五輪的小塔,並在墓旁栽植了楠樹。這就是前面說的那棵樹,這棵楠樹枯死以後,附近的居民為了感懷謝國明,所以每年都祭祀,並且稱這楠樹為“大楠菩薩”一直到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