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高校錄取規則,提高被錄取的機率

看懂高校錄取規則,提高被錄取的幾率

導讀:今天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三個在高校錄取,所涉及到的問題。


一,大學提檔後,進行專業錄取的規則有哪些?

1,分數優先:這種規則和平行志願的錄取規則很相似,就是把所有考生按高考分數由高到底進行排隊,優先檢索高分考生的各個專業志願進行錄取(對考生個人而言,第一專業志願優先於第二專業志願,第二專業志願優先於第三專業志願,以此類推,所以,對於這種規則,考生應該把自己最喜歡的專業放在最前面)。

2,志願優先:這種規則和順序志願的錄取規則很相似,就是把所有考生先按其第一志願所報的專業進行分類,然後每個專業根據考生的分數由高到低,擇優錄取。錄完之後再把剩餘考生,按其第二志願所報專業進行分類,在第一志願沒有招滿的專業,再根據考生的分數由高到低,擇優錄取。以此類推,直到錄取完成。

3,分數優先+專業級差:這種規則是把所有考生按高考分數由高到底進行排隊,優先檢索高分考生的第一志願,如果被錄取,則該考生的錄取完成,如果未被錄取,則把該考生的高考成績減去院校所設的專業級差分數,再進行排隊(假設該考生高考成績580分,院校所設的專業級差為5分,則該考生第二次排隊,就排在了575分的位置),然後檢索到575分時,進行錄取該考生的第二志願,如果錄取成功,則該考生的錄取完成,如果未被錄取,則再次減去專業級差分數進行排隊,錄取該考生的第三專業志願。依次類推。

4,志願優先+分數級差:是把所有考生先按其第一志願所報的專業進行分類,然後每個專業根據考生的分數由高到低,擇優錄取。如果考生被錄取,則他的錄取完成,如果未被錄取,則把他的高考成績減去院校所設的專業級差分數,然後再在第二志願所報的專業隊列中進行排隊錄取,依次類推。

注:在高校招生過程中,無論上述四種專業錄取方式中的哪一種,如果考生所填報的所有專業志願都沒有被錄取,而且考生不服從調劑的話,就只能退檔了。


二,是否選擇了“服從調劑”,就一定不會被退檔?

不是

原因:

1,選擇了服從調劑,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被退檔的風險,。

2,只有在考生選擇了服從調劑,而且高校剛好有一部分專業未錄滿,且考生高考成績達到該專業的錄取分數,考生才可能被調劑錄取成功。


三,填報志願時,如何選定“參考值”?

1,在參考往年錄取情況時,既要看高校及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更要看高校及專業的錄取平均分,並儘可能淡化“最低分”的影響。因為“平均分”的高低,才能更客觀、準確地反映出一所高校招生錄取的實際情況,也更有參考價值。而且不能只看前一年的分數,否則容易產生誤區,受大小年現象的影響,所以,最好查找該院校前三四年的錄取平均分,再將這個平均分折算成當年考生考分的位次。

2,在查看高校前幾年所錄取考生的位次時,一定要注意,不能把通過自主招生,專項招生等方式所招的學生計算在內,而應該只參考通過普通高考,招收的考生的位次才準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