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才女,詩詞、琴藝和書法舉世聞名!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我國曆史上的第一位才女,擅長文學、琴藝和書法,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著名詩人和書法家。

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才女,詩詞、琴藝和書法舉世聞名!

蔡文姬畫像

紅顏天嫉,一生坎坷

蔡文姬是東漢著名文學、書法家蔡邕的獨生女兒。蔡文姬年少喪夫喪父,她16歲嫁給名門衛家公子衛仲道為妻(衛家為河東世家,是西漢名將衛青和皇后衛子夫的祖家),出嫁不到一年,丈夫衛仲道病死,衛家認為她是“剋夫”災星,對她百般責怪,蔡文姬被迫返回老孃家居住。公元192年,父親被大臣王允關押入獄,後不堪刑罰而死於獄中。

公元195年匈奴入侵將蔡文姬掠走,之後蔡文姬又被匈奴左賢王納為王妃,生了兩個兒子,背井離鄉在匈奴生活了12年,歷盡滄桑苦難。蔡邕是曹操的恩師,在蔡文姬35歲的時候,曹操用一雙白璧和千兩黃金從匈奴贖回蔡文姬,並將她嫁給董祀。董祀當時任屯田校尉,英俊瀟灑,才華出眾,他很不滿意曹操安排的婚事,但迫於曹操的聲威而無可奈何,因此夫婦沒有任何感情。婚後第二年,董祀因犯罪被判處死刑,處死之前,蔡文姬跑到丞相府苦苦哀求曹操,曹操為其真情所感動,也因蔡文姬是恩師唯一遺留的骨肉,赦免了董祀的死罪。董祀也為蔡文姬拼死相救的恩情所感動,夫婦的關係逐漸好轉。

天資聰慧,才華橫溢

蔡邕精通經史、音律,善辭賦,書法造詣深厚,擅長篆、隸,其中以隸書水平最高,其首創“飛白”書體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蔡文姬出生於詩書世家,受父親的薰染,自幼學習詩詞、樂器和書法,取得突出的成就。在文學方面,她首創五言體長篇自傳敘事詩,留世的作品有《悲憤詩》和《胡笳十八拍》兩首,均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詩歌之一。此外,她繼承父親的遺志,撰寫了《續後漢書》,對我國古代文化作出了卓越貢獻。在樂器方面,她年少時就掌握音律,單憑聽力就能迅速判斷古琴的第幾根琴絃斷掉。在書法方面,其書法穩重端莊,娟秀飄逸,深得父親的真傳和精髓,三國時期著名書法家鍾繇也蔡文姬的真傳弟子,衛夫人又是鍾繇的弟子,而王羲之又是衛夫人的弟子,可見蔡文姬書法造詣高深到何種程度。

蔡文姬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傑出的女書法家,其真、草書皆通,運用出神入神,渾然天成,在我國璀璨的書法文化史佔有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影響重大而深遠,可惜她留世的書法作品很少,只有《我生貼》、《淳化閣帖》等罕見的珍貴遺作。

蔡文姬的書法作品

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才女,詩詞、琴藝和書法舉世聞名!

《我生帖》

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才女,詩詞、琴藝和書法舉世聞名!

《絳帖本》

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才女,詩詞、琴藝和書法舉世聞名!

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才女,詩詞、琴藝和書法舉世聞名!

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才女,詩詞、琴藝和書法舉世聞名!

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才女,詩詞、琴藝和書法舉世聞名!

(學習欣賞文化藝術,提升文化藝術涵養,請繼續關注“寒楓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