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庫裡總能在第三節暴走,率隊狂轟一波流?勇士太智慧

勇士在客場搶七擊敗火箭,連續四年與騎士會師總決賽。搶七生死戰,與第六戰如出一轍,火箭上半場外線連續命中,攻防兩端活力十足;下半場勇士一波流反超,牢牢掌控比賽節奏,最終穩紮穩打收下勝利。縱觀近幾個賽季,勇士隊在下半場、特別是第三節的一波流,已經令聯盟聞風喪膽,小學生三節打卡下班的調侃,可不是空穴來風。

為何庫裡總能在第三節暴走,率隊狂轟一波流?勇士太智慧

那麼,為何勇士總是能在第三節打出一波流呢

筆者認為:這就像是田忌賽馬的策略。勇士擁有四位全明星球員,當勇士玩小個陣容時,還有經驗豐富的伊戈達拉,季後賽滿血復活,毫不保留的一哥實力驚人。再加上一眾實力替補,勇士陣容的實力與深度,是其他球隊難以匹敵的。勇士三年奪兩冠,他們有絕對的自信,全隊配合默契流暢,能夠容忍上半場犯錯,下半場臨場做調整,讓對手措手不及。

為何庫裡總能在第三節暴走,率隊狂轟一波流?勇士太智慧

另一方面勇士陣容十分年輕。除了38歲的韋斯特純末流輪換外,34歲的伊戈達拉與帕楚利亞,就是球隊最年長的球員了,主力眾將都處於職業生涯的黃金年齡,他們擁有十足的體力與精力。不論是進攻,還是防守,眾將都能在下半場提升強度,突然加強整體侵略性,可以令對手非常不適應,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為何庫裡總能在第三節暴走,率隊狂轟一波流?勇士太智慧

主場作戰尚好,特別是客場作戰,這種策略更顯著。以搶七大戰為例,火箭主場氣勢如虹,開局眾將精力充沛,外線連連命中高難度三分;主場球迷吶喊竭斯底裡;教練走馬換將調配有佳。而勇士隊打得較為沉悶,上半場不緊不慢,給予對手身體消耗,主動避其鋒芒;等到下半場能量滿格,趁著對手氣勢消退,瞬間瘋狂地猛攻,下起一波三分雨。

為何庫裡總能在第三節暴走,率隊狂轟一波流?勇士太智慧

主場作戰的球隊,可謂坐擁天時地利人和。而勇士在第三節發起總攻,這時候對手人困馬乏,常常注意力不夠集中,主場球迷興奮度銳減,顯然是最合適的埋伏路段。等到庫裡瘋狂轟出一波流後,往往對手心態已經漸崩,剩下一兩個還在戰鬥的,也難以挑戰勇士的控局能力,是掀不起大風大浪的。

為何庫裡總能在第三節暴走,率隊狂轟一波流?勇士太智慧

從場上位置來看,庫裡是球隊的主控,第一要務是串聯全隊。水花兄弟擅長打無球,能夠利用積極的跑動牽制防守,讓杜蘭特早早地找到狀態,讓克萊外線找到手感。因此,上半場庫裡經常主動傳球,選擇讓隊友更多地進攻。而下半場是全力爭勝的階段,庫裡也就不用過多謙讓,拿到球會攻得更堅決,內突外投全面開花。

為何庫裡總能在第三節暴走,率隊狂轟一波流?勇士太智慧

從戰術部署上來看,勇士往往上半場讓格林持球,格林高位持球組織,不論是擋拆後的空切,還是掩護後的接球投籃,能夠充分調動全隊積極性,率先盤活克萊的威脅力;而往往到了下半場,庫裡才有更多地持球機會。教練組是意圖就是:上半場打團隊理念,攻守儘量做到均衡;下半場庫裡與杜蘭特主攻,充分發揮巨星的個人能力

為何庫裡總能在第三節暴走,率隊狂轟一波流?勇士太智慧

這就是戰術重心的轉移。四位全明星要用得好,需要眾人團結一致,教練組也要給每個人的發揮空間。上半場格林與克萊主攻;第三節是庫裡時間;第四節是杜蘭特時間。當然不是絕對的用人法則,而是穿插在勇士的隱形定律

文/格子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