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拍藝術網:獨特的民國銅元

古代銅幣,即銅製的錢幣,亦稱“銅錢”。銅幣主要指清末民初時期的無孔銅幣。中國是使用金屬貨幣最早的國家,金屬貨幣中,以銅幣為主。銅元俗稱銅板,是清末以來所鑄各種新式銅幣的通稱。我國銅元始鑄於1889年,是我國錢幣史上稱謂“機制幣”的開始。銅元中間無孔,系仿照香港銅輔幣鑄造而成的。我國金屬貨幣鑄造工藝從傳統的手工翻砂鑄造進入了先進的機器化生產的新階段。

民國時期鑄造銅元種類繁多,板式新穎,幣面設計精美,鑄造工藝也是古銅幣特色之一。其中軍工工友消費證銅元和中華民國十八年東三省銅元具有一定錢幣意義。軍工工友消費證是1928山西太原兵工廠用於廠裡職工消費使用的一種牌證,與當時社會上流通使用的法定貨幣銅元等值。它不是法定貨幣,不能到社會上使用。

東三省一分銅圓按背面紀值文字可分為“大寫版”與“小寫版”,其中大寫版因在鑄造時的青天白日黨徽被珠圈環繞,又與“東三省”並列,被南京國民政府認為寓意欠佳駁回重新刻模,因此屬於試鑄樣幣。 軍工工友消費證壹角:中國錢幣博物館藏有山西太原兵工廠造軍工工友消費證壹角1枚。該幣正面上緣鐫刻“軍工工友消費證”字樣,下緣鐫刻“民國十七年”字樣,珠圈內鐫刻面值“壹角”;背面上緣鐫刻“軍工工友消費證”字樣,下緣鐫刻“民國十七年”字樣,珠圈內鐫刻陸皓東設計並由孫中山確定比例的光芒旗。

軍工工友消費證在山西省境內發現較多,面值有壹分、貳分、伍分、壹角四種,除壹分、貳分較多外,其他數量均較少。軍工工友消費證是民國十七年(1928)山西太原兵工廠用於廠內職工消費的,不是法定貨幣,不能在社會上使用,它的出現與山西近代兵器工業的發展密不可分。

目前就有這樣一組民國銅元展現在國內知名藝術網站上—虎拍藝術網。這組民國銅元分別為一枚軍工工友消費證壹角和一枚中華民國十八年東三省壹分。這組厚度為29mm,銅元銅製優良,保存完好,包漿醇厚。幣面設計精美且獨特,鑄造工藝精湛,錢幣文字書寫整齊,是一組具有藝術特色的銅元。

虎拍藝術網:獨特的民國銅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