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別偷喝!這是我最美味的食療湯

夏天用食療來調理孩子是很有優勢的。孩子不愛喝中藥,家長可以運用一些應季的果蔬,製成可口的飲品,吸引孩子,對孩子安度夏季、提高孩子免疫力,是很有助益的。那麼,哪些果蔬是當季的?怎樣做又美味又能調護孩子?希望家長堅持學習,慢慢積累起來。

今夏,特別要介紹給大家的第一味食療佳品,就是烏梅。

梅子是我國特產的水果之一。梅子在未成熟時叫“青梅”,初夏成熟時稱為“黃梅”,黃梅經熏製成黑色後,才叫做“烏梅”。

家長別偷喝!這是我最美味的食療湯

梅子在五月成熟,再過幾天,市場就能看到新鮮的梅子了。《品彙精要》裡記載:梅,木似杏而枝幹勁脆,春初時開白花,甚清馥,花將謝而葉始生,二月結實如豆,味酸美,人皆啖之。五月採將熟大於杏者,以百草煙燻至黑色為烏梅。

烏梅也是一味中藥。中醫認為,烏梅,其性平,味酸。歸肝、脾、肺、大腸經。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等功效。能治久咳,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

烏梅藥性平和,適合孩子的體質特點,臨床上我經常用它與其它藥材配伍,調理孩子。

《本草經疏》對烏梅有很高的評價:熱傷氣,邪客於胸中,則氣上逆而煩滿,心為之不安。烏梅味酸,能斂浮熱,能吸氣歸元,故主下氣,除熱煩滿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腸虛脫也;好唾口乾者,虛火上炎,津液不足也;酸能斂虛火,化津液,固腸脫,所以主之也。其主肢體痛,偏枯不仁者,蓋因溼氣浸於經絡,則筋脈弛縱,或疼痛不仁;肝主筋,酸入肝而養筋,肝得所養,則骨正筋柔,機關通利而前證除矣。

家長懂得烏梅的功效後,日常生活中也可在合適的時候給孩子吃,達到日常調理的目的。

家長別偷喝!這是我最美味的食療湯

烏梅功效

1

生津止渴、消暑解熱。烏梅的主要成分是蘋果酸,酒石酸,琥珀酸等,有很好的生津止渴的作用。天氣越熱大家越愛喝酸梅湯,非常解渴消暑。

2

3

防治小兒腹瀉。夏季是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很多孩子腹瀉、拉肚子。烏梅有澀腸的功效,能夠很好的抑制多種腸道致病菌,在防治孩子腹瀉和日常保健上,效果都不錯。

4

日常在家,家長怎樣使用烏梅呢?市場上用烏梅做的零食、飲品形形色色,尤其是酸梅湯更是受到大家的喜愛。今天教大家用烏梅做一個專門針對孩子體質特點的小兒酸梅湯,夏天的時候1-2周就可以給孩子喝一次,消暑消食,斂肺和胃。

家長別偷喝!這是我最美味的食療湯

小兒酸梅湯

原料:

烏梅1個、麥冬10克、陳皮1克、冰糖適量。

做法:

烏梅、麥冬、陳皮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水,大火煮開後慢火熬煮30-40分鐘,放入冰糖,涼化後飲用。

1-2周可給孩子喝一次。1歲以下的孩子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功效:

烏梅:生津消暑,斂肺澀腸

麥冬:滋陰益氣,清心除煩

陳皮:理氣健脾,燥溼化痰

關注我們,每天更新養生內容!

文 許尤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