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流動負債11億,年入106億賬面僅5.8億

在呷哺呷哺和頤海國際相繼赴港上市後,海底撈或成為又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內地火鍋企業。5月17日晚,海底撈向香港聯交所遞交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文件。招股書顯示,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逾100億元,上市後六成資金將用於繼續擴張。

海底撈流動負債11億,年入106億賬面僅5.8億

營運資金運轉能力持續下降

多次 " 被上市 " 的海底撈終於邁出了關鍵的一步。5月17日,海底撈國際控股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根據招股文件,2017年海底撈收入達106.37億元,同比增長36.23%。淨利潤達約12億元,歸屬股東淨利潤為1.03億元。年度利潤由2015年的4.12億元增至2017年的11.9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70.5%。

同時,招股書還披露了海底撈旗下獨立公司的營收數據。其中,2017年度提供倉庫倉儲服務及物流、食材供應的蜀海集團營收為26.04億元;提供裝修材料、裝修項目管理業務的蜀韻東方營收為12.9億元;主要供應海底撈火鍋底料和定製產品的頤海國際營收達9億元;以人力資源管理及諮詢服務為主營業務的微海諮詢營收為3600萬元。

從門店區域來看,2017年海底撈一線城市門店數量為65家,營業收入為29.59億元;二線城市門店數量為120家,營收收入為52.3億元;三線及以下城市門店數量為69家,營收收入為15.18億元。海底撈海外門店營收為7億元。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海底撈擁有及經營的餐廳數量達320家,2018年計劃開設180家至220家新餐廳。另外,海底撈預期2017年至2022年中國餐飲服務市場繼續以複合年增長率9.6% 保持穩步快速增長,2022年總收入將達到62800億元。

不過,由於2017年海底撈加快了開店節奏,新開了98家,給負債也帶來一定影響。招股書顯示,在海底撈逐漸加快擴張的近三年時間裡,流動負債淨額2015年6040萬元、2016年3.86億元、2017年11.56億元,2年增長18倍。而在今年3月31日,流動負債更增至14.41億元。在公司負債鉅額增加的同時,公司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卻在不斷降低,2015年為0.95,0.92;2017年為0.56,0.52,比2015年下降了近一半,公司的營運資金運轉能力在持續降低。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海底撈的賬面資金為5.18億元,銀行授信未使用額度僅剩2300餘萬元。

餐企財務難透明盈利不穩定成上市硬傷

海底撈流動負債11億,年入106億賬面僅5.8億

在2017年4月,鼎冒菜掛牌新三板。根據 U 鼎冒菜運營主體優鼎優《轉讓說明書》顯示,公司在2016年前8個月營收超6000萬元,淨利潤31.86萬元,上市前融資時估值達到2.18億元。鼎冒菜實際控制人張碩軼為海底撈上海片區經理,海底撈亦通過旗下平臺投資了這家企業。

此次,如果海底撈成功上市,根據同在港股市場的呷哺呷哺火鍋連鎖店30倍市盈率估算,海底撈的市值可達到358億元;屆時張勇、舒萍夫婦所持市值有望達到225億元,這一數字可以排到2017年胡潤百富榜榜單的第129位。

據瞭解,目前國內餐飲企業在A股和香港資本市場上市的公司僅有9家,從9家餐飲上市公司的市值來看,市值超百億元的僅有呷哺呷哺一家公司。

另外,從營收規模來看,9家餐飲公司的規模均未超過百億元,且餐飲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並不活躍。

為何在如此龐大的餐飲行業,卻僅有9家公司登陸資本市場?武漢食和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弘浩曾表示,這主要是因為企業的傳統經營方式,"餐飲業的收入、成本無法準確估算。而企業本身又存在員工流動性較強,內部管理、控制及標準化等方面不強,很多指標達不到上市的要求。"另外,餐飲財務不透明、難以透明、盈利的穩定性比較差、多數管理不規範,這是餐飲行業存在的硬傷,多數餐飲企業提出上市,都被證監會在這方面駁回。

食品安全問題或影響上市進程

據瞭解,中國餐飲服務的市場規模在近五年快速增長,由2013年的26368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39644億元,期間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10.7%。中國餐飲主要由中餐、西餐以及其他餐飲三大部分構成,其中中餐佔據了中國80.5%的份額。

而在中國餐飲市場中,火鍋佔據了最大份額,其市場份額達到了13.7%。而川式火鍋佔據火鍋市場的64.2%,相當於中餐市場的8.8%,毫無疑問成為了國內最受歡迎的火鍋類型。相關機構預計,到2020年中國火鍋市場規模可達5774億元。作為中國最火的川味火鍋,海底撈無疑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但是,此前的"老鼠門"造成的重創給海底撈敲響了警鐘。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事件暴露出企業對加盟連鎖店管理缺失、內部控制制度混亂、部分連鎖店因食品衛生和安全問題進而受到行業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此外,也會嚴重影響海底撈的商業信譽和持續盈利能力。以上種種情形均為IPO進程中的障礙。

不過,對於食品安全問題,海底撈也做出警示,公司或會面臨顧客重大索償或投訴,或涉及產品、服務或餐廳的負面宣傳的風險。但海底撈又指出,內部記錄顯示以往只受到少數顧客投訴,大多數是關於特定菜品口味及風格、等待時長和員工服務質量。

金融評論人黃立衝表示,"火鍋作為餐飲的一個品類,由於自身的特點,標準化、規範化相對容易,這是火鍋企業上市的優勢,因此上市之路阻礙會少很多。呷哺呷哺的成功上市便說明了這一點,未來或有更多的火鍋企業選擇上市。"

"事實上,不同類火鍋相繼興起,已爭相分食市場份額。在紅利的背後,我們要更多看到是,整個海底撈未來的管理體系和質量內控體系以及食品安全體系的一個挑戰。亟須在服務之外發展更多被消費者認可的新競爭力。"朱丹蓬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