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的老人不做這‘10件事’,你簡直太幸福了!

老人帶娃有三怕:怕餓著、怕凍著、怕孩子哭!

老人疼孩子的心,有時比父母還深,但因為年齡和時代的不同,有觀念差異也正常。

很多奶奶姥姥幫忙帶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如果帶娃的老人不做這十件事,那你簡直不要太幸福!

帶娃的老人不做這‘10件事’,你簡直太幸福了!

Part1——迷信偏方

有些老人非常迷信偏方,比如:

銀器煮水、白酒擦身能給寶寶退熱?

魚刺卡喉拍背能緩解?……等等。

像這樣的所謂偏方特別多,說句實話,真正管用的沒幾個,大部分還會給孩子造成傷害。

偏方真不能隨便信,尤其不能給孩子亂用!切記!

Part2——亂添加輔食

孩子要越早吃輔食才越有利於健康?

母乳寶寶,6個月以後添加輔食就可以啦~

在這之前孩子的腸道保護屏障尚未發育完全,太早吃輔食,尤其是蛋、花生和海鮮類食物,容易過敏。

添加輔食,要按月齡來添加。性狀從稀到軟再到固體。

Part3——幫孩子嚼飯

有些小孩子牙齒還沒發育好,老人覺得讓孩子吃飯比較有利於孩子的健康,又擔心牙齒嚼不碎食物。

老人就代勞,他們先把食物放自己嘴裡嚼碎了,然後再吐到孩子嘴裡,這種心情是好的,可是做法是不正確的。人的口腔裡有大量的細菌,還可能有某種疾病,這樣的方法喂孩子是不衛生的,也是不科學的。

帶娃的老人不做這‘10件事’,你簡直太幸福了!

Part4——把寶寶喂肥胖

孩子可不是越胖越好,健康就行了,

吃的太胖營養過剩,長大後很容易患糖尿病、心臟病、脂肪肝呢。

Part5——追著給寶寶餵飯

追著餵飯的害處不少…寶寶喜歡含飯、食物咀嚼不充分,造成消化不良。

被大人追著餵飯的孩子,有的一頓飯能吃2個小時…而且總追著喂,剝奪了孩子鍛鍊手部動作與手眼協調能力。

Part6——使勁捂熱寶寶

傳統測溫大法:孩子手冷就多穿衣服?這個方法真的不靠譜。

小寶寶血壓比成人低,心臟泵出的血液,到達手腳等末端的會比較少,所以容易手腳發涼。

該怎樣判斷孩子冷不冷?很簡單!摸寶寶的脖子和靠近心臟處的背部。只要這兩個地方溫熱,手心也沒出汗,就代表孩子不冷不熱穿得正好。

Part7——過度溺愛孩子

溺愛孩子幾乎是老人的通病,俗話說的好嘛,隔代親使勁疼。

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只要孩子高興就好,久而久之,過分地溺愛,使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他覺得別人就應該滿足他的所有要求,不知道感恩,變得自私自利。

其實愛孩子是給他好的教育,並讓他懂得規矩。

帶娃的老人不做這‘10件事’,你簡直太幸福了!

Part8——不把屎不把尿

雖然我們都是父母把屎把尿養大的,但寶寶真不能再繼續“把”了~

小寶寶的脊椎很脆弱,把屎把尿的動作會影響脊椎的發育。

影響還不止這些,等孩子長大,痔瘡和脫肛的發病幾率也會加大。

Part9——不過分“保護”孩子

寶寶的哭聲對老人來說,無疑於戳心利劍。

其實孩子的偶爾磕碰很正常,只要沒有受傷,不用過度緊張,尤其是男孩,沒那麼嬌氣啦。

在生活方面。因為老人什麼都不讓孩子做,凡事都包辦代替,使孩子養成懶惰的壞習慣,想鍛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別對他“太在意”。

Part10——給寶寶吃零食

老人帶娃,總是給孩子買一些垃圾零食,以為這樣就是愛孩子,事實上小零食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質,孩子不能多吃這些東西的。而且,孩子吃這些東西之後,不正常吃飯了。

零食的真正意義,絕不是指膨化食品、高糖甜食,而是指兩頓正餐之間的小加餐!

孩子胃容量小,需要少食多餐。所以孩子吃的健康的零食,應該是水果、蔬菜、少量蛋白質和澱粉食物。

帶娃的老人不做這‘10件事’,你簡直太幸福了!

養兒才知父母恩,多互相理解,全家人才能一起開心的看著寶寶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