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窮啊”

世界那麼大,遇上你真不容易。


“因為我窮啊”

今天刷朋友圈的時候看到有人說,“精彩的人生都跟錢有關,跟我沒關係,因為我窮啊。”

我覺得這話一半一半,因為窮,真的是一種阻礙,也是跨越不了的鴻溝。

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不算有錢,普通工作每月能有一兩萬的工資已經算是中上水平了。

但那是少數,通常大家都停留在月薪3-8k不等。

除去房租水電,生活正常開銷,剩不了多少。

所以當微博上有人曬了一千多塊錢一頓的牛排時,有人會說,真奢侈啊。

其實這是實話,更多人說的是,“真羨慕”。

你讓一個每頓飯10塊錢預算的人去吃一千塊一頓的牛排,他能不覺得奢侈嗎。

一千塊,可能就是大多數人這整整一個月在吃飯這一方面的預算。

我有個朋友工作就是到世界各地去旅行,他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拍照打卡,真不是炫耀,人家這是工作。

記得他的某條朋友圈下面有人說,有錢真好,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其實他也不是酸,評論的這個人每個月拿著5k塊的工資,除去2k塊的房租和日常開銷,能剩幾百塊就不錯了。

這幾百塊還得寄給老家的父母。

他哪有錢去世界各地旅行呢,他哪有時間去休息整頓呢,他得生存啊。

因為貧窮,所以忙著解決溫飽問題。

窮人沒那麼多苦惱的,他最大的苦惱,就是窮。

物質上貧窮的人,很難精神富有。

你先別急著否認我。

我的一個高中同學,讀書時我們常常一起高談闊論,我說我未來想當個作家,要出一本自己的書,她說她將來要環遊世界,去每一個地方留下痕跡。

她真的很有自己的想法,每件事都能有獨特的見解。

那時候我想,她未來一定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再次跟她聯繫是大三那年了。

意外聽說她輟學了,讓我們特別驚訝。因為讀書時她是班上成績很好的女孩,為人處事也很好,可家庭條件是她的一大短板。

父母常年在農村務農,家裡本來就不富裕。大一那年她剛開學,父親就出了車禍,家裡的頂樑柱一下就倒下了,失去了經歷來源的家庭沒辦法再支撐她高昂的學費,她不得不輟學。

有人說,學費可以貸款,生活費可以打工啊。

可是她還有正在上小學的弟弟和無法繼續勞動的母親需要她去支撐啊。

因為剛滿18歲又只有高中文憑,她能幹什麼呢,只能是在餐廳端端盤子和在工廠加班加點拿著雙份工資。

那年我問她,你未來想幹什麼,她說,“掙很多很多錢。”

就算她精神富有又有什麼辦法呢,連生存都有問題,根本沒有機會去談夢想和作為。

因為貧窮,她沒辦法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去完成自己的夢想對家庭置之不顧。

因為貧窮,她沒時間去跟人高談闊論暢想未來。

對貧窮的人來說,生活就是她的目標。

我常跟人說,錢是選擇的底氣。

有錢的人可以選擇工作,有錢的人可以選擇愛情。

就像文章裡的例子那樣,沒錢的人是沒辦法選擇工作的。

他對工作的要求是,錢多就行。

但有錢的人不是,有錢的人對工作的要求是,要能學到東西,不能太累,要有發展前景等等。

有錢的人可以因為夢想而辭掉一個不滿意的工作,沒錢的人卻只能因為錢而去做一個不喜歡的工作。

因為有錢的人知道,沒這個工作他不會死,沒錢的人知道,沒這個工作他活不下去。

那又為什麼說,有錢的人可以選擇愛情呢。

其實這話不全對的,應該是,獨立的人可以選擇愛情。

我聽過一個女孩子的故事,她說,其實她有一個特別不好的前男朋友,不僅出軌還打她,但她那個時候沒辦法離開他,因為他是她的生活來源,她說,我沒工作,分手了會餓死。

於是她忍了很久很久,實在受不了了才分手的。

另一個女孩子,自己和男朋友都是非常有能力和能掙錢的人,當有一天男孩出軌了,她想都沒想就提了分手。後來她說,“我沒辦法接受背叛自己的愛人,更何況我這麼優秀,一定可以找到比他更好的。”

這就是選擇的底氣。

獨立有能力,自己能掙錢養活自己並過上不錯的生活,就有選擇權。

二十多歲不應該先脫單,而是應該先脫貧。

旅行需要錢,生活需要錢,夢想也需要錢,沒錢的人叫生存,有錢的人才有生活這一說。

女孩子一定要學會掙錢,這是一項能力。

有錢你才不會因為買不起那一條好看的裙子而難過一晚。

有錢你才不會遇到了那個對的人而自卑無法開始一段戀情。

有錢你才不會被12塊錢一隻的玫瑰花騙到手。

有錢你才有資格談夢想談未來談價值。

那句世俗的話我很喜歡。

“相比愛情,錢更能給我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