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思科:從破冰到騰飛,需要的是中國速度

文/鄭凱

2016年底成立的浪潮思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剛剛走過了一年半的時間。承擔著建設浪潮網絡產品線的使命,這段時光對浪潮思科CEO張海濤來說,過得既快速又漫長。

作為一家特別的初創公司,之所以快速,是因為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內,浪潮思科需要實現在技術、市場、服務等各個方面從無到有的快速建立;之所以漫長,是因為浪潮思科需要突破重重障礙,實現自身由有而優的“破冰”式成長。

浪潮思科:從破冰到騰飛,需要的是中國速度

可以來期待一下,浪潮思科要跑出來的“中國速度”。

浪潮+思科,一個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作為浪潮與思科兩家公司在中國的“結合體”。有必要先來分析一下,浪潮思科這家公司誕生和存在的意義。

我們知道,隨著雲計算的發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被公認為下一個階段的最重要的IT發展趨勢。所以,圍繞數據中心場景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方式也逐漸被認可。從科技公司們的動作上也可以讀出明顯的變化。

比如戴爾併購了EMC在中國合併為戴爾易安信,華三與HPE重組為新華三,更早的還有華為回購華賽。很明顯,服務器、存儲加網絡的組合,整體企業級解決方案的能力,表達了當下科技巨頭們的戰略意圖。

浪潮思科:從破冰到騰飛,需要的是中國速度

浪潮思科CEO張海濤表示,浪潮已經有了服務器和存儲的佈局,也一直在尋找進軍網絡市場的機會,之所以最終思科成為不二之選,是因為“思科的技術是網絡圈子裡數一數二的。”

張海濤說,“浪潮集團今年的戰略是以服務器為龍頭,以雲服務為主體。說明服務器的增長不單純是體量在增長,也需要市場的快速擴張。比如服務器考量的是對客戶的交付能力,而網絡跟存儲是保障了服務器的整體競爭力,是滿足了客戶需求的完整的解決方案。”現如今,浪潮已經提出了五年後在服務器上成為全球第一的目標,顯然這一目標的實現也需要強有力的存儲和網絡產品線作為支撐。

而對浪潮思科本身而言,借力於浪潮的生態體系和思科全球領先的技術基因,只是企業成長的第一步,如何做好本地化才是做到“破冰”的關鍵。

兩個視角,如何做到破冰?

浪潮思科CTO周牧,是一位在思科任職超過20年的技術專家,從全球領先的科技公司到加入浪潮思科,很多工作對他來說都是全新的。“思科是很偉大的公司,也是一個很成熟的公司。而浪潮思科是一個初創公司,所有的流程都要從無到有來搭建和完善,比如產品總監要接觸產品的整個週期,從產品定義到上市、從服務到銷售,這是很難得的機會。”周牧說。

浪潮思科:從破冰到騰飛,需要的是中國速度

浪潮思科要做到破冰,第一件事就是突破心理關。首先是企業內部的心理關: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認可這家公司的價值觀,並能夠形成合力。從浪潮思科整個核心團隊的表現和戰鬥力看,毋庸置疑已經實現了想要達到的效果。

除了自身的心理關之外,客戶的心理關則是浪潮思科必須要突破的“堅冰”。當前,國內網絡市場的整體趨勢都在朝著“國產化”發展。浪潮思科的產品是基於思科全球領先的技術基因,針對國內客戶的需求,從而進行一系列複雜而嚴謹的本地化、定製化工作,因此,可以說浪潮思科所走的是一條不同尋常的國產化道路。如何讓國內的大行業客戶認同,箇中難度要比想象中大得多。

令人欽佩的是,浪潮思科選擇了一條最難的路去走,在政府客戶的攻堅當中,一開始就選擇了政法行業。“因為政法客戶對安全性的要求最高,而且應用的程度也最深。今天我們的產品已經應用到部委及省級系統中,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攻下高地以後,其它的工作就能夠很快速地進行。“

張海濤認為,只有突破了自身和客戶的兩大難題,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破冰。好在,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如今浪潮思科已經內外部都做到了突破,也為下一個階段的騰飛奠定了基礎。

產品與市場,兩大深入佈局,騰飛可期

從破冰到騰飛,現在的浪潮思科需要更多聚焦在產品和市場層面,繼續深入佈局,做好細節,打有準備之仗。

為了滿足快速的渠道覆蓋和銷售體系的打造,浪潮思科不出意外的選擇了總代模式,這也是大部分創業公司在初期最適合的渠道模式。在剛剛結束的浪潮雲數據中心合作伙伴大會上,浪潮思科正式簽約英邁作為總代,浪潮思科副總經理陳衛民表示,選擇總代模式其實有兩方面的考慮。

浪潮思科:從破冰到騰飛,需要的是中國速度

第一,希望能夠利用總代的代理商的資源,幫浪潮思科挖掘更多市場上對產品感興趣的合作伙伴;第二,總代有物流和現金流的服務支撐能力,對於初創公司而言,這種平臺支撐的能力也是浪潮思科較為看重的。

而問及之所以選擇英邁,陳總解釋道:’“我們選擇總代的時候是很慎重的,英邁在全國有非常強有力的渠道覆蓋的體系,同時英邁對網絡渠道也非常熟悉。浪潮思科打造了非常好的產品,是需要可以快速傳遞的媒介,合作伙伴是我們目前初級發展階段的良翼,我們甄選英邁作為全國合作伙伴,相信通過英邁的優勢與資源,會為我們業務帶來不一樣的發展空間。”

而在產品線佈局上,周牧表示,“目前,網絡可以分為數據中心、企業網和運營商網絡三大塊。按照我們目前初創公司剛剛起步的狀態,選了數據中心和企業網這兩個非常好的切入點。而數據中心產品是我們的重點方向。在過去一年,我們的數據中心產品實現了快速增長,按照目前看到的數據,今年還將有更好的表現。”周牧也透露,下半年會發布一些更先進,更高端的數據中心交換機。“我們現在有很強的技術優勢,希望以後在中國市場,談到數據中心網絡,所有人都會想到我們。”除了數據中心產品之外,企業網市場對浪潮思科也很重要,因為企業網市場是和服務器、存儲配合更緊密的市場,所以浪潮思科也會在這個市場加大技術投入。

如張海濤所說:“浪潮思科的每一款產品,從設計、軟件的研發、生產等都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是真正滿足國內客戶要求的。”所以,是值得信賴的國產產品。

在我看來,當今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而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而浪潮思科追求的正是這種發展模式,快速掃清發展路上的障礙,從破冰到騰飛,為實現自己的“中國速度”做好準備。

浪潮思科的騰飛,為什麼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