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兼職畫家”:董邦達、錢維城、鄒一桂

清代的宮廷繪畫發端於清初,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為盛,嘉慶之後逐漸衰落。宮廷中的專職畫家一般都被視為“南匠”或“畫畫人”,集中於“如意館”,代表畫家有焦秉貞、冷枚、陳枚、丁觀鵬、禹之鼎、徐璋、金廷標、唐岱等。

在清代康、雍、乾三朝還有一些科舉出身的文士擅長繪畫,雖然也供奉朝廷,但不隸屬於“如意館”,而居“南書房”,以此身份有別,應是“兼職畫家”,如張宗蒼、董邦達、錢維城、蔣廷錫、鄒一桂等。

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兼職畫家”:董邦達、錢維城、鄒一桂

董邦達:靜湖山居圖局部

董邦達,字孚存,號東山,浙江富陽人。雍正十一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他擅長畫山水,畫風受王時敏、王原祁等影響,有取法元人,善用枯筆,其畫作深得乾隆皇帝的賞識。

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兼職畫家”:董邦達、錢維城、鄒一桂

錢維城:九秋同慶圖局部

錢維城,字宗盟,號稼軒,江蘇常州人,乾隆十年參加殿試,獲得頭名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刑部侍郎等官職。他山水畫學董邦達,推崇元人筆墨,擅長用幹筆皴擦,花卉畫則師法惲壽平的“常州派”。

清代康雍乾三朝的“兼職畫家”:董邦達、錢維城、鄒一桂

鄒一桂:寒山古木圖局部

鄒一桂,字原褒,號小山,江蘇無錫人。雍正五年進士,官至禮部侍郎。他功畫花卉,作品風格明淨雅緻,生動自然,著有《小山畫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