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5月忙,所有企業會計必須完成這些事!

政策變化多、考試一個接一個,會計的焦慮感從來都是比別人更強烈……

如果不做會計,你是真的不知道會計人的辛酸,尤其是這個5月,大批會計人都要忙崩潰了!!!

初級考試歷時9天結束、中級備考日益緊張、國地稅合併+稅率下調影響職稱考試教材內容、“黑名單”制度、2017年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期,讓會計工作越來越難……

提醒!5月忙,所有企業會計必須完成這些事!

01

2017年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期

5月31日前,所有企業必須完成

已經5月23日了,不得不先提醒下大家,2017年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期已經到啦!如果還沒有完成彙算清繳的,大家儘快完成,或者轉發告知,不然後果十分嚴重。

提醒!5月忙,所有企業會計必須完成這些事!

寫在前面:先不說你明不明白什麼事彙算清繳(下面附詳細介紹和流程),但你得先知道未按時彙算清繳有什麼嚴重後果?

01、法人代表不能貸款買房;

02、法人代表不能辦移民;

03、法人代表不能領養老保險;

04、公司會每年被稅務局罰款2000至1萬元;

05、有欠稅,企業法人代表會被阻止出境;搭不了飛機和高鐵;

06、長期不申報稅收,稅務局會上門檢查;

07、長期不申報稅收,發票會被鎖機;

08、工商信用網進經營異常名錄,所有對外申辦業務全部限制,如:銀行開戶、進駐商城等等。

彙算清繳詳細附流程

關於所得稅彙算清繳,確實是一項大工程,因為需要填寫的表格多而複雜,往往讓納稅人特別是從來沒有做過彙算的納稅人無從下手。

比如:我該準備哪些材料?什麼職工薪酬支出及納稅調整明細表、資產折舊、攤銷及納稅調整明細表、企業所得稅彌補虧損明細表,這些都怎麼填寫啊?簡直就是一大麻煩問題!

更有的納稅人直接就問了,什麼是彙算清繳?這就很尷尬了,連基本的概念都還沒搞清楚。不知道怎麼下手,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這也都在正常不過了!

莫慌~下面就讓情報君帶您來了解一下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這件事兒吧!

彙算清繳的基本概念

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是指申報交納企業所得稅的各種經濟性質的單位,年終彙算清繳時,需要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交的審核文件,以確認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中反映的情況是否真實、合理,是否符合國家稅收政策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彙算清繳是納稅人自納稅年度終了之日起5個月內或實際經營終止之日起60日內,依照稅收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有關企業所得稅的規定,自行計算本納稅年度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根據月度或季度預繳的企業所得稅的數額,確定該納稅年度應補或者應退稅額,並填寫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提供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有關資料、結清全年企業所得稅稅款的行為。

彙算清繳的對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凡在納稅年度從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經營),或在納稅年度中間終止經營活動的納稅人,無論是否在減稅、免稅期間,也無論盈利或虧損,均應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本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彙算清繳的對象主要分為兩種:

1.實行查賬徵收的企業;

2.實行核定應稅所得率的企業。

跨地區經營彙總納稅的二級分支機構也必須按規定進行年度申報。

小提示:實行核定定額徵收企業所得稅的企業,不進行彙算清繳。

工作步驟

1.彙算。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和相關規定,自行計算2017年應納稅所得額和應納所得稅額,根據季度已預繳企業所得稅額,確定2017年應補或者應退稅額

2.填寫《年度納稅申報表》,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年度納稅申報。

3.結清稅款。

企業的納稅年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三條規定,企業所得稅按納稅年度計算。納稅年度自公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特殊情況: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中間開業、終止,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不足12個月的,以其實際經營期為一個納稅年度。

彙算清繳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企業應當自年度終了之日起五個月內,向稅務機關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並彙算清繳,結清應繳應退稅款。比如,2017年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時間:2018年1月1日至5月31日。

大多數企業都是每年3-5月集中申報。

02

初級考試正式結束

中級備考進入“白熱化”階段

5月會計有多忙?

2018年初級考試在5月12日開始舉行,會計人一邊學習政策,一邊還要忙著備考,加上今年是史上最多的一次報考人數,超過403萬的考生,考生壓力自然大,備考的會計人忙得不可開交,這是近期考試的情況:

提醒!5月忙,所有企業會計必須完成這些事!

提醒!5月忙,所有企業會計必須完成這些事!

其實今年的考試難度並不是很高,由於大量非專業考生沒有基礎的知識,導致做題難,另一方面會計人每天面臨的工作繁瑣,需要及時學習政策,沒有把學習時間安排到位,備考功課沒有做足,做題自然也有難度,大部分考生表示:工作太忙了,沒事時間備考。

提醒!5月忙,所有企業會計必須完成這些事!

此外,報考中級職稱的考生,尤其是在職考生更難過!中級職稱是需要長線作戰,對於中級職稱考生來說,時間就是金錢。

職稱醬來給大家算一筆賬:至9月8日考試前,法定節假日端午節,放假3天。週末時間為:16個週末=32天。假設有20%的週末時間被佔用掉,陪孩子、家人等,那麼週末時間可記為:32*(1-20%)=25天。

那麼,工作日時間為:113-3-25天=85天。以週末每天學習8小時,工作日每天學習2個小時計算,2018年中級考試學習時間僅剩:25*8+85*2=370小時,換算為天數為:370÷24≈15天!

本來備考時間就剩得不多,加上最近的新規,在職考生在繁忙的5月份很難保證有效的複習時間,各位考生,是時候抓緊時間正式開始學習了!

03

國稅地稅合併+稅率下調

或將影響以後會計職稱考試

國稅地稅的合併,對於會計人來說,意味著需要全面掌握各個稅種的政策規定。

還有5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稅率下調”和“一般納稅人轉小規模”,不僅對工作影響大,對備考中級的考生來說也很重要!為啥重要呢?因為政策變化意味著教材內容變化,教材一變,考試內容也會跟著變!

但今年考試的小夥伴可以鬆一口氣了,最新公佈的教材裡,關於稅法稅種的部分還沒有變化,但明年的教材肯定會有所改動,是不是大改不好說。防患於未然,和職稱醬一起來看看國地稅合併對稅法考試的三大影響:

1)不用再關注稅收徵管範圍劃分問題

2)相關稅種的徵管區分難度降低

3)稅務行政複議的管轄有所調整

修改後,我們只需瞭解以下內容即可:

對省級和省級以下稅務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選擇向其上一級稅務局或者該稅務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複議。

【注】根據政策調整分析得出上述結論,最終以稅收徵管文件為準。

通過2018年中級會計教材變化與考試大綱我們可以發現,2018年中級職稱教材和考試大綱均發生了重大變化,刪減了一些晦澀難懂,在實際工作中不常用到的內容,

新增了與實際工作相關、與行業新規相關的內容。

職稱醬在這裡提醒大家,中級職稱備考要保持三個基本原則:1、新增必考;2、喜新不厭舊、3、透過現象看本質。新增內容必須重視,以前的內容也不能忽視,那麼在教材與大綱變化增加的基礎上,無疑是增加了考試的難度,或者說增加了複習的難度。

04

“黑名單”制度開始實行!

會計越來越不好做了!

前幾天,財政部正式宣佈,會計人員“黑名單”制度定了!會計的工作越來越難!

提醒!5月忙,所有企業會計必須完成這些事!

1、會計不小心,真會“背黑鍋”!

你可能不信,會計一不小心,真的會為老闆“背鍋”的。

這不,某公司報稅會計王小姐就非常苦惱。由於她原來所從事會計工作的公司因老闆個人原因停止經營,長時間沒有納稅申報,被轉為了非正常戶,王小姐也被拉入了稅務黑名單!重新應聘新的會計工作後,卻被稅務局告知:沒法再擔任辦稅人員了!

再比如:最近在天津稅務局公佈的這起偷稅案件,會計和老闆一起上了“黑名單”,想一想她這麼多年的工作經驗,辛苦考的證……

提醒!5月忙,所有企業會計必須完成這些事!

2、做假賬會計,將終身禁業!

最新修訂的會計法明確規定,做假賬的、隱匿毀壞憑證等違法行為的會計將不得再從事會計工作。(第四十條)

金稅三期系統上線,稅務將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開展涉稅風險控制。對於因做假帳以及銷燬會計憑證的人員,你不僅將接受法律制裁,以後也不得從事會計工作。

提醒!5月忙,所有企業會計必須完成這些事!

3、會計的挑戰越來越高

不僅僅是職業風險,而且較低的薪酬收入、較低的社會認知和較高的職業風險太不成比例。

先看一下會計的薪酬:

提醒!5月忙,所有企業會計必須完成這些事!

一個較為明顯的事實是,在公司裡,只有會計主管和負責人的工資待遇還說得過去,其他會計人員只能說待遇一般!外界普遍認為會計的工作技能要求較低,一般畢業生簡單學習一下,都能從事這項工作,而且外界認為會計人員的工作就是把賬理清,工作很輕鬆,對會計人員認知是很偏頗的!

再看下會計的高風險:

第一, 造假賬需求讓會計人員很為難!

做假賬有很多需求,可能為了銀行貸款,或者為了爭取優惠政策。但造假賬其實是一項很難的工作,要知道,會計是一套有嚴格邏輯關係的,從每天材料和成品出入庫,不同的供應商和客戶,每月資金流,以及上交稅收單據,都需要會計人員費勁心思蒐集和捏造,這不是一個簡單的事。

而老闆以及其他領導對財務認知有限,你做好了他認為是應當,你做不好他認為你是能力不夠,足以讓人鬱悶!

第二, 業務不規範造成的賬務處理困難,讓會計人員承擔了較高的做賬風險!

賬務難題,80%是由於業務不規範造成的,包括:

(1) 買的資產沒有發票,但價值很高,生產成本中的折舊是否該計提該類資產,稅務稽查如何交待?

(2) 平時採購沒有發票,但又不得不給客戶開票,出現材料負庫存咋辦?有客戶不要銷售發票,造成的庫存又怎麼出庫?

(3) 公司想少交稅,多方蒐集沒有實際交易的材料發票抵扣進項,如何處理對應往來賬目?另外,大量購買進項發票,而對外開具的銷售發票比例很低,造成增值稅稅負過低,以及賬面存貨大量積壓,引來稅務部門關注,怎麼辦?

(4) 公司進行虛假貿易融資,怎樣處理好賬務?

這些問題造成了會計人員賬務處理上的高風險,這額外付出的勞動和風險,老闆們給報酬了嗎?

第三,對政策的不夠了解,造成會計人員的內在風險!

我在從事會計培訓的同時,接觸了很多的會計人員以及很多的單位。實事求是說,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的素質普遍存在不高的現象。

第一,老會計,明顯知識有斷層,更新程度差;很多老會計是半路出家,當月開的票當月不知道下賬,普通的會計科目使用錯誤比比皆是,最起碼的總賬、明細賬以及報表金額相符都做不到!

第二,新會計,明顯在學校只接受了高層次的理論教育,嚴重缺乏與實踐的掛勾。舉例來說,一個本科生,能夠掌握稅法的原理,考試成績也不錯,但讓他實際操作報稅,他很可能無從下手。還有的公司用的是兼職會計,對公司情況不瞭解,比比皆是的錯誤讓公司很受傷!

還有一個現象,較低的收入、較低的社會地位,讓會計人員很難以有心情靜下心來充電。面對老闆通過不當手法偷稅漏稅掙取著不菲的利潤,面對身邊一個個自己創業的成功典型,面對一線營銷人員的高工資,再看看自己擔風險做假賬掙來的碎銀,悲從中來啊!

05

學習壓力大、政策變化多

這種會計未來更有競爭力

會計這一行,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政策變化又如此多而雜,作為會計人真的感覺危機重重,不得不為自己的未來多做考慮,那以後哪種會計會更吃香呢?跟職稱醬一起來了解下。

為了應對日益複雜化、專業化的經營環境,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成立專門的稅務部門。對於廣大的小企業而言,客觀上無法成立稅務部門,會計人員天然上承擔著這一職能,因此懂稅法的會計人以後會越來越吃香!

優勢一:懂稅法更容易取得老闆信任

優勢二:懂稅法可以為企業合法節稅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企業在提高創新能力、提高產品(服務)質量的同時,更應該從內部管理上下力氣,“節流”和“開源”一樣重要,尤其在稅務管理方面,可以通過提高稅務管理水平,合法合理降低企業運營的稅負。比如,企業可以利用已經出臺的行業及區域性的稅收優惠政策,最大化合法降低運營稅負成本,比如高新技術企業、軟件企業等稅收優惠政策等。

優勢三:懂稅法可以更好處理財務

從企業業務鏈上講,企業的商業合同、會計處理、稅務處理存在先後順利,應確保邏輯及處理的一致性,財務處理不當,會觸發企業的稅務風險點。比如,按照稅法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相關規定,有關會計核算資料和原始憑證屬於“特定事項的企業內部證據”,典型的如,企業逾期無法收回的應收款項在會計上已作為損失處理的,才可以作為壞賬損失,同時還應符合其他要求。會計人員懂得稅法,可以更好與業務、法務等部門溝通。

優勢四:懂稅法可以降低稅務風險

雖然目前我國涉稅訴訟不是很多,但是我國每年針對企業發起的稅務稽查案例有幾十萬起,稅務風險不僅來自於企業的不當處理,還來自與不斷複雜的稅法規定,很難想象一個企業缺少“稅法”人才,如何應對日益增多的稅務檢查和稽查。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優勢五:懂稅法可以降低職業風險

近一段時期,關於會計人員由於做賬不對導致被稅務局稽查的案例屢見不鮮。

真實案例:

有一個老闆在前些年開了一家公司,生意還算紅火,後來自己需要買一套房子改善改善生活,於是便從自己所開的公司“借”走了350萬元拿去買房子了。公司少了350萬那必須把帳做平呀,於是當時公司的會計是這樣做賬的:

會計分錄:

借:其他應收款-老闆借款 350萬元

貸:銀行存款 350萬元

這筆借款一借就是多年,一直掛在“其他應收款”下沒有歸還。

大家看看這樣處理有什麼問題嗎?肯定很多老闆會說我也是這樣做的呀!

也有很多老闆在公司剛設立時是先把一筆錢轉入公司賬上轉一圈後又轉走了,當老闆把錢轉進來的時候是這樣做賬的:

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股本—老闆入股

抽走時也是把抽走的資金作為股東借款掛在“其他應收款”賬下長期不歸還。

以上這些會計處理看似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在今年“稅務嚴打”的大環境下,這麼做是致命的!

當地的稅局在對這老闆的公司稅務稽查中,在公司的“其他應收款”下發現了這筆老闆轉走多年都沒有歸還的350萬元“借款”,稅局的同志看後把桌子一拍:

這還了得,納稅!最後對老闆這筆借走的350萬依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計徵個人所得稅70萬元,並對少扣繳稅款處於百分之五十的罰款即35萬元,一共105萬就這麼沒有了。

這個5月,會計真的很忙!但要提醒一句:辭職窮半年,轉行窮三年,請三思而後行!做會計這條路可能會難,但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堅持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