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三年教育提升計劃!雄安在行動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優先發展現代化教育。按照常住人口規模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資源,佈局高質量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實現全覆蓋。引進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創新辦學模式,創建一批高水平的幼兒園、中小學校,培育建設一批國際學校、國際交流合作示範學校。

雄安新區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提出“三年教育提升計劃”,堅持問題導向,凝智聚力,利用三年時間大幅提升新區的教育水平,增強新區人民的文化自信,提升軟實力,增強獲得感,為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提供智力保障。

實行掛圖作戰 實現三年提升去年年底,雄安新區召開教育工作會議,宣佈實施《雄安新區“千年大計,教育先行”三年提升計劃》,提出實施學校建設、德育奠基、校長提升、教師發展、教學改革、重點帶動教育質量等8項工程。到2020年,力爭實現辦學條件大改善,教師隊伍素質大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大提高。從頂層設計到組織保障,新區對該計劃高度重視,成立了三年教育提升計劃領導小組,各縣也成立相應領導組織,同時強化資金保障、制度建設和政策保障。三年教育提升計劃提出了令人振奮的目標:重點抓好校舍建設、智慧校園建設、安全建設、校園文化建設,通過探索育人新模式,廣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紮實推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改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大力推進“互聯網+”教學組織形式,創新教學手段,全力打造高效課堂;培養學科帶頭人,改革職稱評定辦法和績效分配製度及各項獎勵制度。

2017年10月13日,北京與雄安新區召開了教育對接洽談會,雙方各相關學校積極行動起來,克服觀望等靠思想,主動作為,互派互訪,從學校領導層到一線教師,加強交流與瞭解。北京相關學校校長帶領骨幹教師親赴雄安,雄安三縣縣領導掛帥,帶領教育部門和學校管理者更是幾番到北京的學校“取經”。通過考察交流與學習,雄安的學校積極尋求提升的突破點:辦學理念、管理模式有待優化和變革;師資配備、年齡結構、專業水平和精神狀態急需補充、調優和提振;基礎設施需要超前、科學規劃,為下一步針對性地發展找出了方向。

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雄安校區五年級語文老師李敬說到變化時由衷地感嘆:好像做夢一樣,自己就置身於這種變化之中,併成為實踐者。雙方對接後,曾經一週幾次往返北京與雄安的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小學校長陳立華表示,學校將發揮教育集團優勢,從輸入教學理念、師資隊伍培訓、優勢資源共享等方面加大對雄安校區的援助力度。

為了整體提升雄安教育發展水平,3月1日,北京市教委與雄安新區共同簽署《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關於雄安教育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將統籌北京市優質教育資源,推進教育領域全方位協同合作。《北京市對雄安新區援助辦學實施方案(試行)2018-2020年》同時啟動。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雄安校區校長陳文華表示,藉助北京名校,實現集團化辦學,是時代要求、發展所需。“我們將通過開展形勢大討論、隊伍大整頓,統一思想認識;通過多角度、多層面、多輪次的理論培訓和學習,提升專業素養。”該校制定了《管理體制綜合改革總體框架》並細化了實施方案,為迎接新的教育改革做積極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