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成年|跨代戰機和“父親”的那些歷史瞬間

歼-10成年|跨代战机和“父亲”的那些历史瞬间

1998年3月23日,殲10首飛成功。

19年前的今天,殲10戰機首飛成功。

那是令中國人振奮的歷史性跨越!

今天,殲20一次次衝上雲端。

它們是中國自主研製的跨代戰機,

證明中國航空工業的自信和傳承,

彰顯中國力量!

在低調航空人捧出跨代戰機的幕後,

在一脈傳承的“航空報國”情懷中,

有這樣一位老人值得永遠懷念!

當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淚光裡!

歼-10成年|跨代战机和“父亲”的那些历史瞬间

2010年9月,殲10戰鬥機首次飛出國門,參加“和平使命-2010”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殲10飛機,為國家贏得自信

作為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戰鬥機,殲10在1998年3月23日成功首飛。這驚天一飛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開始——殲10的研製,使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有能力獨自研製第三代主力戰鬥機的國家。

殲-10飛機由中航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製造,是中國第一型自行研製、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第三代、高性能、多用途戰鬥機。

歼-10成年|跨代战机和“父亲”的那些历史瞬间

殲10定型試飛。

歼-10成年|跨代战机和“父亲”的那些历史瞬间

在2008年11月珠海航展上,殲10戰鬥機首次參加大型航展並進行了飛行表演。

殲10飛機的研製,使中國航空工業在軍機研製方面,實現了從跟蹤仿製到獨立自主的跨越;使空軍的主戰武器裝備實現了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

研製歷程,無限艱難。正是在這樣一型跨代飛機上,中國航空人無路可退,唯有砥礪前行。這是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需要很大勇氣,甚至要冒很大風險。

在殲-10飛機研製過程中,中國航空人大量採用了新設計、新技術、新工藝,創造了共和國航空研製史上數個“第一”。

這個項目對於中國不僅僅意味著一型新飛機的突破。它確立並突破了放寬安定度的短間距鴨式氣動佈局,四餘度數字化電傳操縱飛控系統,高度數字化、綜合化的航空電子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等關鍵技術……這些關鍵技術不但應用在殲10項目中,更在整個行業內開枝散葉,帶動了全行業在戰鬥機關鍵技術上的跨越式發展。

殲10的研製成功,讓中國的藍天上首次翱翔著可以與發達國家水平相媲美的國產戰鬥機——中國航空工業、中國航空人由此更加自信,那是一種面對困難與障礙臨巔峰而眾山小的自信,中國有自信憑藉自主創新贏得更多跨越。

殲10戰鬥機的研製成功,讓中國人有了可以為之自豪的主力航空武器裝備,殲10B、殲20、“翼龍”等新裝備的群星閃耀已經多次證明;而一代代航空人的成長則讓我們面對未來更有信心,這是航空武器裝備迭代更新的基石。

歼-10成年|跨代战机和“父亲”的那些历史瞬间

殲10飛機完成總裝。

歼-10成年|跨代战机和“父亲”的那些历史瞬间

宋文驄院士

大師風範永存,航空人生生不息

19年前的3月23日,殲-10首飛成功當天,一位老人把自己生日改在了3月23日——這是他人生中最最重要的一天,他要永遠紀念這個非同尋常的日子。

這位老人就是宋文驄院士,殲-10飛機之父。

2016年3月22日,殲-10十八歲“成人禮”的前一天,宋文驄院士離去。

歼-10成年|跨代战机和“父亲”的那些历史瞬间

宋文驄。

歼-10成年|跨代战机和“父亲”的那些历史瞬间

殲7C飛機設計定型。

他一生的全部心血、智慧、精力、情感和寶貴的年華,都傾注在了這架飛機上,並且深遠地影響到年青一代中國航空人和中國更新的跨代機型研製。

他是中國飛機戰術和氣動佈局專業創建人之一,開創性地組織完成了戰鬥機作戰使用分析、佈局研究等工作,成為中國先進新式氣動佈局設計技術的開拓者,為中國第一架超音速殲擊機——殲-8飛機的研製做出了重要貢獻。

宋文驄先後擔任了殲-7C飛機和殲-10飛機的總設計師,實現了打造中國先進戰機的宏偉志向。第三代戰鬥機——殲-10的研製成功是我國航空武器裝備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實現了中國航空工業的跨越式發展,對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在搞這個型號時,我就意識到,我們是在搞一代全新的飛機,要趕上別人大量裝備的第二代飛機,這和過去有質的不同。

既然是這樣,我就首先告誡自己,也告誡搞設計的同志們,全過程必須按自行設計進行;必須經過方案論證、總體設計、詳細設計、試製試驗和試飛驗證等研究程序;必須結合我們國家的工業水平,走自己的路。”

——殲-10飛機總設計師 宋文驄

歼-10成年|跨代战机和“父亲”的那些历史瞬间

殲-10首飛成功現場。

一代飛機一代魂!作為兩代飛機的總設計師,宋院士傾注了全部心血,鑄就了自主創新、跨越發展的魂魄,特別是通過自主研製殲10這型世界第三代先進戰鬥機,趟出了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

他全心全意培養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為青年傳道、授業、解惑,搭梯子,建平臺,不少航空才俊都曾受教於宋總,親身感受他放眼未來、甘當人梯的博大胸懷。

一代代拓路長空的大師巨匠生生不息!

一代代揚我軍威的大國重器生生不息!

歼-10成年|跨代战机和“父亲”的那些历史瞬间

宋文驄和楊偉等在研製現場。

歼-10成年|跨代战机和“父亲”的那些历史瞬间

宋文驄和楊偉在一起討論。

“宋總這一輩老航空人身上最重要的精神就是:百折不撓、探索創新的精神;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作風;突出重點、掌控全局的能力;寬宏大量、協同攻關的品質;平易近人、熱愛生活的風範。”

——中國新一代戰機總設計師 楊偉

緬懷宋總,感受世範豐碑,重溫初心本義;繼承事業,弘揚殲十精神,踐行航空報國。航空工業,生生不息,因為有他!因為有他們!向宋總致敬!

——中國航空工業新聞發言人 周國強

歼-10成年|跨代战机和“父亲”的那些历史瞬间

殲10首批交付空軍。

歼-10成年|跨代战机和“父亲”的那些历史瞬间歼-10成年|跨代战机和“父亲”的那些历史瞬间

殲10B亮相2016年珠海航展。

歼-10成年|跨代战机和“父亲”的那些历史瞬间

殲10參加九三閱兵。

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於祖國的人!

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於祖國的人!

(鳴謝:文中圖片及素材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及中國航空報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