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的人,並非異類,更不是怪物

內向的人,並非異類,更不是怪物

樂於助人是品格,獨來獨往是性格。

在這個社會上,總有那麼一些人,不喜有太多的人際交往,更多的選擇是宅在家或者出租房內,看看書、聽聽歌,有條件的還會養只寵物,除去工作上必要的交際,他們更喜歡獨處,或者喊上三兩好友出去小聚,不擅交際和不喜交際的他們似乎總是被貼上“自閉”、“烏龜”、“鴕鳥”等象徵人很悶的標籤,其實他們只是內向而已。

“你不要總是待在家裡,多出去交交朋友,不然你怎麼在這社會上呆啊。”

“你好悶啊,以後怎麼跟別人打交道。”

“你看那個人,沒事就喜歡在家裡待著,也不知道他怎麼憋得住的。”

……

內向的人,並非異類,更不是怪物。

我在小時候,父母比較忙,我就待在家裡自己玩,幾個小玩具就能讓我樂此不疲的玩一整天,或者拿著彩筆我也能隨手塗鴉一天,待認字比較多後,我就每天去新華書店裡,坐在地上一看就是一下午,那時候書店下午6點關門,我就看到6點。

之後喜歡的東西也都是遊戲、動漫、做飯之類在家裡就可以自己完成的事物,慢慢的就覺得,其實獨處是件挺舒服的事情。

剛玩滑板的時候,就只有我一個人在一處空地上滑,我朋友就問過我“你自己一個人怎麼還能玩這麼嗨”。

其實我也不知道,大概是習慣了自己一個人做自己喜歡的事吧,亦或許是因為這種性格,所以喜歡的東西都是一個人就能做的事。

滑板、碼字、看書、跑步、聽歌、看動漫、玩遊戲、研究做各種吃的,似乎都是自己一個人,又不需要別人協助就能完成的事。

但是內向的人,並非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反而他們對於外界有著更為敏感的感知力,當身邊的人需要幫助時,他們會盡可能的幫忙,幫完後繼續自己的獨處,這並不矛盾。

樂於助人是品格,獨來獨往是性格,僅此而已。

其實接受了自己內向的人並不孤獨,他們認知到自己的確不怎麼精通於與外人打交道,那就選擇閉嘴吧。

內向的人有著自己不同的釋放自己的方式,有的選擇窩在家裡打字,有的喜歡每天出去跑步,也有的人一個人出去旅行,去感受只屬於自己的大世界。習慣了內向和獨處的人,置身喧囂,內心依然寧靜。

我不喜歡隔三差五的飯局,不喜歡和沒有眼緣的人交流過多,不喜歡和他人有過多的利益糾葛,與人和善是父母和學校給我的教養,笑容是我規避問題的方式,內向的我,很多時候看起來有些沒有人情味兒,其實我只是喜歡在人情上立於不敗之地,這樣我在面對任何人時,都可以做到問心無愧。

似多情者最無情,似無情者最至情。

我的一個朋友A,他是屬於那種和很多人都可以聊的來,懂得特別多,朋友也很多的,他有一種魅力能讓你感覺和他很快就能熟起來,但是時間久了你會發現,雖然他八面玲瓏讓你討厭不起來,但是和這一類人交往,你會感覺不踏實,他似乎和每個人都好,但並不會真心待每個人,這種人其實很厲害,我也很佩服,但我做不來也不想做。

而另一個朋友B,他則是那種和很多人都不怎麼說話,但是自己也不怎麼在乎,但他認準一個人後就會對他特別好,總是會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想問題,讚賞的話他會講,批評的話則會選擇你能接受的方式來告訴你,習慣自己一個人的他看起來略微沒有人情味,也討厭麻煩,但是他對自己認準的人,可以說是毫無保留。

這兩個都是我大學時認識的,前者保持聯繫但不涉及利益,後者是我一起生活了四年多的舍友。

人不論是外向還是內向,都不應該因此而詬病,就像之前看到過的一句話——

“別總是聽別人說我是好人還是壞人,沒壞到你身上,就是好人。”

內向的你,或許不怎麼喜歡和外界交流,但絕不會被社會所遺棄,勇敢面對自己,如果不喜歡改變,那就無須改變,沒有什麼比做真實的自己更重要。

自己一個人用心做事的你,其實很帥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