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趨勢!內容付費時代開啟

大趨勢!內容付費時代開啟

4月11日,《小鵝通3.0發佈會暨內容付費風起雲湧中國新媒體探索者大會》在北京圓滿落下帷幕。來到現場的嘉賓與大家分享了對於知識付費的思考,以及怎麼利用小鵝通這樣的工具實現新的商業化模式。

參考消息新媒體中心主任 童曄:

童曄先生在分享中說,就機構類的媒體來說,優勢在於品牌和內容,儘管之前參考消息也建立過自己的技術團隊,但技術確實無法成為機構類媒體的優勢。因此相比來說,發現和應用領先技術的能力,要遠遠比自我研發能力要強的多。瞭解行業裡最領先的技術,探討如何將技術運用起來,而不是說一定要擁有這項技術。

從目前的觀察來看,小鵝通可以說是整個機構類媒體最優的一個付費解決方案,得出這個結論並不是因為今天來參加小鵝通的發佈會,而是從2014年到現在,經過三年調研和觀察,也測試了很多付費的體系。

功夫財經創始人 王牧笛:

我一直比較執著地認為,平臺的時代可能已經結束了,我們在此延長線上所做的,其實是打造的越重度,越垂直,因小而美這樣的閉合空間。個時代,我們接下來可能會有很多的演講者,軍事的、財經的、母嬰的、汽車的、情感的,往往都是越重度細分,越重度垂直的領域,越有可能做得了社群,或者叫做付費內容。

所有的知識系統化的經驗,習慣技能他們思考的支點無非是人格的附屬,所以最終購買的交易的其實是人格。換句話說,就是這些穿越了互聯網熊牛週期的這些人格,在付費內容時代的一次集體收割,或者叫做一次集體折現。

騰訊科技中心總監/企鵝智酷發起人 龍兵華:

企鵝智酷做了很多關於前沿化的研究,也積累了不少粉絲,所以我們也跟著付費浪潮的春風也做了一些嘗試。

在內容框架、付費知識內容框架上,我們簡單總結了一些方法,第一就是講叫有理論,讓用戶感覺到是有一定的維度差異;第二是有一定的數據、有一定獨特性,讓知識變得可信賴有支撐有證明,這會給用戶帶來更多的信賴感和安全感,同時一些案例的加入會讓用戶覺得,增加他的興趣,然後他讓覺得真實可用。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創始人 李筱懿:

我和林少在內容付費領域開始探索,是從我們一起做了一些課程,其中有一個12堂優質女性的成長課。在這期間使用了小鵝通,在使用的過程中,我覺得很有趣,它可以最大範圍地滿足數量非常巨大的人群。這對於知識的管理是非常便捷的,所以我覺得在這樣一個新的媒體時代,實際上更多的好的工具,完全可以讓我們的內容創作走得更快。

處在一個新媒體時代,在每一個人都可以作為作家或者作者的時代,才華和才氣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實際上重要的不是若有若無的東西,而是真正持續的生產力。才華很重要,但是你所處風口,還有帶給你支持和後續服務的工具,和它同樣的重要。

青音約創始人 青音:

我們在做自媒體產品的人,接下來要關注服務,關注體驗。就像我們選擇小鵝通這樣的產品,跟我們的用戶做連接,那我想我們自己產品就能夠越走越遠。

除了賺用戶的錢,我想我們更聰明的做法應該是帶著用戶賺錢,小鵝通這個產品的出現,其實就是幫助我們來做如何從賺用戶的錢到帶著用戶賺錢。

Spenser公號創始人 陳立飛:

內容運營是特別重要的,因為它所嵌入的是用戶的一個場景消費。現在互聯網消費的裡面,關注場景消費應該是首要任務。

我為什麼選擇社群模式而非聽課模式?聽課模式的話,我只是一個知識的提供者,知識本身並沒有太多的價值,而是連接才是價值,知識是連接的一個載體。

雪楓音樂會主講人/音樂之友創始人 劉雪楓:

說到知識付費和內容付費,知識付費我覺得就是一個很小的一個圈子,內容付費就看你生產什麼樣的內容。所謂的頭部內容,即是最好的內容,能夠切中別人的需求點的內容。

今天能夠在小鵝通這個工具,或者說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去鏈接什麼呢?雪楓音樂會作為一開始,它立足於知識,傳播知識其實主要是在於方法,使用一種淺顯、入門、易懂的方法,去面向聽了半年都說自己是小白的這些人群。古典音樂是一個積累了三四百年的這麼一個人類最精華的文明產品,到我這裡傳授知識只是一個小方面,我更希望能夠把它當成工具,能夠鏈接一切。

十點讀書創始人 林少:

小鵝通做的是一個工具,當有一個很專業的團隊來服務我們這種內容公司的時候,我們就不需要把自己的力量花在技術方面了,我們可以更專注於做我們的內容,事實證明,我們轉變也是非常正確的。

很多人說今年到了新媒體格局已定好,或者說新媒體已經到了一個很成熟的時機,那十點想做什麼呢?我們希望未來通過新媒體的工具,包括小鵝通,可以去連接整個十點裡面越來越多的用戶,包括我們的老師,我們的作者,這個是我們想做的事情。

其實內容付費的市場才剛剛開始,我們每個人都在為內容付費的市場加把火,大家互相幫助。

小鵝通創始人 鮑春健:

上一次發佈會去年是12月17號,到現在滿打滿算也就三四個月的時間,我們就有6000個商戶的接入,現在每天差不多有將近100個商戶的接入。總流水已經突破了1.5億,近30天的流水達到了4000萬。覆蓋了700萬用戶,700萬用戶在小鵝通上享受了免費的或者是付費的服務,其中有一百萬是付費用戶。

3.0我們還能做什麼?最重要的是讓使用門檻降低,可以開始以個人模式接入,先體驗整個小鵝通能給你帶來的功能,然後再把支付接成你自己的商戶。我們取了個名字叫雙模,就是既支持企業模式,也支持個人模式。

吳曉波頻道創始人 吳曉波:

虛擬產品的邊界能力,實際上也就是這一輪BAT慢慢建立起來的。我記得當時做《每天聽見吳曉波》的時候,我是請了上海一家公司來幫我做技術,大概做了有三四個月,第一天大概不到1萬用戶開始點擊的時候,整個系統就崩潰掉了。我是賈偉在一起的時候,碰到了老鮑,然後就請小鵝通來幫我們做。

到底小鵝通是幹什麼的?那我認為現在的這個slogan應該是能夠代表小鵝通的核心能力。第一,關注知識服務,那麼這個知識服務在我的理解中,可能是線上的,我認為很可能是線下的。我們現在已經在做兩個線下的產品,一個是跟人文課堂有關的,第二是跟投資有關的線下。

第二,是跟社群有關。如果沒有工具的話,所有的社群都是沒有意義的。我做了三年的自媒體,剛才筱懿講,她在全國現在有40多個社群。我們在全國有80多個社群,每年有2000多場的活動。三年社群做下來了以後,我有一個非常強的、也很偏執的意識。我認為,基於社交的社群,基本上都是在耍流氓。

真正優秀的社群一定是建立在任務的基礎上,我們現在理解的去社交化的社群,它一定需要一種工具來幫助我們運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