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領略泉城濟南傳統小吃油旋,外皮酥脆、形似螺旋

帶你領略泉城濟南傳統小吃油旋,外皮酥脆、形似螺旋

油旋,又叫"油旋迴",是山東濟南特色傳統名吃,外皮酥脆,內瓤柔嫩,蔥香透鼻,因其形似螺旋,表面油潤呈金黃色,故名油旋。

濟南人吃油旋多是趁熱吃,再配一碗雞絲餛飩,可謂物美價廉,妙不可言。油旋有圓形和橢圓形兩種。更有精細者,在油旋成熟後捅一空洞,磕入一個雞蛋,再入爐烘烤一會,雞蛋與油旋成為一體,食之更美。

帶你領略泉城濟南傳統小吃油旋,外皮酥脆、形似螺旋

相傳油旋是清朝時期的徐氏三兄弟(今齊河縣)去南方闖蕩時在南京學來的,油旋在南方的口味是甜的,徐氏兄弟來濟南後依據北方人的飲食特點將油旋的口味改成鹹香味,一直傳承至今。

清代顧仲編著的《養小錄》中這樣記載油旋的製作:"……和麵作劑,擀開。再入油成劑,擀開。再入油成劑,再擀如此七次。灶烙之,甚美。"據說道光年間濟南城裡的鳳集樓是較早經營油旋的店家,光緒二十年開業的"文升園"飯莊,曾以經營油旋等眾多地方小吃而聞名泉城。

帶你領略泉城濟南傳統小吃油旋,外皮酥脆、形似螺旋

民國初年時,濟南有十幾家經營油旋的店鋪,油旋成了當時名揚全國的小吃。如今濟南惟一得到製作油旋真傳的手藝人是69歲的蘇將林,他的師傅耿長銀年輕時就是文升園飯莊打油旋的好手。1990年,蘇將林代表山東赴杭州參加了全國名小吃展示會,他現場製作的油旋、扁擔燒餅和小油酥芝麻餅(後兩種小吃也曾是濟南名吃,現瀕臨失傳)在許多挑剔的南方評委中好評如潮。蘇將林不僅跟師傅學會了製作圓形油旋、雞蛋油旋和馬蹄油旋,自己還創造了壽桃油旋。

帶你領略泉城濟南傳統小吃油旋,外皮酥脆、形似螺旋

食材準備

原料:麵粉。

調料:豬大油,精鹽,蔥米,花生油。

製作步驟

1、用上等白麵加水和軟,稍餳後,揪下一個劑子,揉勻後,擀成薄皮,將蔥油泥(用豬板油加大蔥剁的泥)抹在面片上,邊卷邊抻,至麵皮極薄,捲成螺旋形圓柱。

2、放在擦過油的鏊子上,用手按扁至直徑8釐米、厚2釐米左右圓餅,烘至兩面挺身,再放入下面爐壁周圍烘烤,中間翻烤一次,至深黃色即熟。

3、取出後趁熱將有旋紋一面的中間用手指壓出窩,即成多達五六十層的油旋。

這個油卷兒可以做成各種口味的,原味的是蔥油裡倒些麵粉,成為蔥油酥,五香味的加入些五香粉,蔥香味的加入些蔥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