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2017年地方誌與地方史理論研討會召開

2017年9月19日,由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聯合主辦的“2017年地方誌與地方史理論研討會”,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分部召開。

以“地方誌理論:比較研究和發展前沿”為主題的本次研討會,不僅是全國各地和海外的地方誌、年鑑和地方史專家、學者的一次高峰論壇;更是上海市地方誌系統貫徹落實《全國地方誌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要求,進一步推動地方誌科研和理論研究工作發展的一次盛會。

「工作动态」2017年地方志与地方史理论研讨会召开

會場全景

地方誌不僅具有“存史、育人、資政”的重要功能,也是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認同、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載體。在全球化的今天,地方誌是中華民族精神棲居地所在,也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底氣所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地方誌工作是文化強國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戰略性工作。國務院《全國地方誌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明確了地方誌工作在改革發展大局中的目標任務。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洪民榮,在開幕式上的致辭中指出:雖然編修地方誌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時至今日,方誌學的理論研究和科研水平仍是地方誌工作和事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真實性、客觀性和全面性,是地方誌的最大特點。地方誌的“權威”,即其科學性必須要有科學理論的支撐。地方誌作為中國悠久而獨特的優秀文化傳統,發展到今天更需要理論的昇華。必須把地方誌這一優秀的文化傳統建立在科學之上,以科學的理論指導和支撐地方誌工作和地方誌事業的發展。

「工作动态」2017年地方志与地方史理论研讨会召开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洪民榮在會上致辭

「工作动态」2017年地方志与地方史理论研讨会召开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王健在會上致辭

來自全國各地和海外的20多名專家、學者到會宣讀論文。與會代表圍繞“當代方誌學的理論構建”“當代年鑑編纂的發展規律”“當代地方史編寫的基本範式”三個主題,深入交流、共同探討,集思廣益、互相切磋,進一步深化地方誌理論認識,總結地方誌實踐規律,期望更好地提升地方誌的學術影響和學術價值,更好地發揮地方誌功能,在文化自信的堅守中實現更大的擔當。

「工作动态」2017年地方志与地方史理论研讨会召开

與會人員合影

本次研討會特邀了廣州市文史館的陳澤泓作《地方誌概念詮釋觀芻議》、臺灣學者吳淑鳳作《近六十年來臺灣方誌的發展》、澳大利亞學者黎志剛作《從方誌、檔案看地方史和全球史:近代上海中山人的個案研究》的主旨報告。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王健、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主任洪民榮在開幕式上致辭。

入選論文作者、特邀專家、2017年度市社科規劃(地方誌專項)課題組負責人,以及上海市和區地方誌辦公室、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等8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