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的代價:紀念ST昆機

無知的代價:紀念ST昆機

昨晚中國資本市場傳來上交所宣佈ST 吉恩和ST昆機退市消息。市場多數參與者歡呼雀躍,認為中國資本市場開始動真格的了,把垃圾公司清退有利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從法理上講,證監會和上交所頒佈的這個決定沒有毛病,因為證券法擺在那裡,根據目前的有關法律法規就應該退市。

我一直是反對目前的退市制度的中國資本市場參與者,也是中國少數全球資本市場參與者。因為目前的退市制度阻礙了中國的國有、民營、機構投資者敢於重金投資長週期高科技研發企業。資本市場的主要參與者都沒有膽量投資週期長的高科技行業,這個任務只能交給國家投資了。本來應該是國家把一些高風險同時又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大項目通過資本市場由全體股民分散風險共同承擔研發,由於我們的退市制度設計師的無知,導致了這些行業目前停止不前,高端市場幾乎全被歐美大公司佔領。

芯片我們就不討論了,我們討論其他幾個行業。

1:醫藥 醫藥是長週期研發行業,美國的醫藥研發公司收入是0,多年虧損,部分企業在NASDQ上市和融資很方便,估值在幾億美元和幾十億美元的公司也不少,為何關係國民生命的並且市場巨大的大健康產業在歐美資本市場多年虧損不退市、一年可以多次再融資?我們的上市制度、退市制度、再融資制度呢? 中國資本市場設計大師們的無知導致了中國大健康產業高端市場被歐美大公司佔領,中國國民的健康市場主要由歐美、日本等大公司佔領,難道不值得全體國民和高層反思麼?

2:軍工

美國的軍工行業國家投入不少這是不爭的事實,美國的軍工行業在美國資本市場的規模和融資總額國家高層和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有人研究麼?中國的軍工行業資產證券化的有多少?在資本市場上募集了多少資金?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和股民為何不敢積極參與投資軍工企業?由於我們三年退市制度政策限制啊大家都被這個制度嚇怕了,軍工是長週期、重資產、大投入產業,整個社會風氣都在賺快錢,只好把這個行業交給國家投資了,呵呵。

3:農業

中美貿易戰目前信息是:中國準備大量進口美國的農產品。 中國每年全球進口多少農產品我沒有掌握有關數據,不敢妄加評論,美國農民佔的比例不大,還可以大量出口農產品,說明啥?美國農業發達啊。

種子研發也是長週期的研發行業,我們的種子上市公司有幾家?他們從資本市場募集了多少資金?袁隆平、李登海們多大歲數了?目前80、90後有幾個青年才俊願意從事這個行業? 這是關係中華民族的傳承啊,資本市場為何不扶持他們? 化肥、農業機械化、土壤保護我們資本市場又作了什麼貢獻?

大家都在做電商、新零售賺快錢,萬一某天歐美聯合其他國家不賣我們農產品呢?農業是我們生命存在和延續的基礎,中國資本市場培育了幾個世界級農業大公司?募集了多少資金?目前有幾個中介機構願意輔導農業項目上市?

假如中國農業產品進口大量增加,農民掙錢艱難,大家擁到城裡找工作,未來人工智能的推廣使用,大量城裡人就業都困難,從人性角度考慮:一批農民到城裡找不到工作沒有飯吃,他們會如何?他們會複製打土豪模式麼?

中國的餐飲非常發達,解決了大量就業,目前的上市制度為何中國百姓喜歡的海底佬要去香港上市?國內上市標準它夠格麼?

4:機床行業

機床行業是中國工業的基礎,是先進製造業的必要設備,高端數控機床是新材料、人工智能、芯片、軟件、機器人、互聯網的綜合體,機床水平高低決定了國家工業水平的高低和競爭力。

中國的機床行業龍頭瀋陽機床反覆ST,可以說如果沒有高人幫助和國家支持多次再在融資,瀋陽機床早已經下市。秦川機床也多次ST,ST東數等多家行業公司已經賣殼。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行業,由於我們資本市場設計師的無知導致我們資本市場退市制度和再融資制度缺陷,機床行業得不到資本市場的支持行業奄奄一息,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感到痛心疾首。 ST昆機的退市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在現行的規則之下它退市無可爭議。

如果大股東瀋陽機床集團、雲南國資委、所有貸款銀行、全體董事會和管理層積極行動起來,密切配合,昆機是可以避免退市的,多方的不作為,效率低下、互相推諉製造了這起退市的謀殺案。讓一個老國企為國家歷史上做出重大貢獻的企業倒下,讓所有股東損失慘重,真的很心痛。在很多投資銀行專家和擬上市企業眼中,這是多好的A+H優質殼源。

我不知道香港股東是否發起集體訴訟?也不知道國內股東會起訴董事會?也不知道雲南國資委和瀋陽機床大股東咋想?

為了國家利益、民族的復興,我希望中國資本市場在退市制度設計和再融資領域必須儘快與發達的歐美市場接軌,否則中國的資本市場沒有存在的意義,如果國家再不重視中小企業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和兼併重組迅速提升業績作強做大,他們流動性危機很快出來。

關係國計民生的多個行業在中國資本市場融資上市居然如此艱難,我們難道不反思麼?

國人出國旅遊揮金如土,揮霍浪費,在發達的歐美百姓中,中國很有錢,也喜歡全球賭場豪賭,國人不喜歡在資本市場投資、投機中國的長週期研發的高科技行業我們資本市場缺陷還不明顯?

厲害了我的國,先進製造業的核心設備行業:機床行業在資本市場整體估值與茅臺對比如比?與BAT對比如何? 感謝特朗普喚醒了國家和國民重新審視了我們的高科技競爭力。ST昆機的倒下,可能換來資本市場的重大改革,希望中國所有長週期研發的高科技行業得到資本市場的支持,但願一批精英不再報考名校的金融行業,而是全身心從事醫藥、芯片、機床、人工智能、大飛機、新材料、農業、軍工長週期研發行業,他們獻身這些國計民生研發的基礎就是活得有尊嚴,希望國家和資本市場給他們這樣的待遇。

最後也希望目前火熱的全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不要短視只希望引進成熟的快速帶來稅收的企業,把潛在風險留給下一任官員和當地的長期居住百姓。

美國的虧損不下市制度誕生了世界首富和互聯網巨頭亞馬遜,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我們的制度到底是不是在扼殺創新?

野人手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