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邀請俄軍重返金蘭灣想的是啥?

金蘭灣曾是前蘇聯太平洋艦隊耀武揚威,與美國爭霸亞太的重要基地。由於俄羅斯的社會轉型和國力的急速下落,金蘭灣的關閉也曾被看作俄羅斯收縮亞洲,以求自保的一個見證。

目前,俄羅斯所面臨的戰略壓力依然嚴峻,北約重兵集群虎視眈眈在烏克蘭、波羅的海等俄羅斯地緣利益敏感地帶,是一個與南海、中東等混戰局面相比肩的冷戰區。

儘管如此,俄羅斯依然沒有龜縮內線,而是頻頻出擊外線,意在圖謀犄角之勢。

中東、南海是俄羅斯出擊外線、圍魏救趙的兩個牽一而發動全身的關鍵地區,其對沖的是美國地緣政治的敏感區,而使其不得不進行戰略關切。

在這種戰略格局下,俄羅斯重返金蘭灣是一個令各方都比較頭疼的問題,其對南海爭端影響的天平也是混混沌沌,難以把握。

金蘭灣是一個很難抵制的戰略誘餌,也是域外大國都想染指的地方。越南正是抓住這一心理,而在中美俄大國之間玩起戰略制衡、夾縫求存利益最大化的把戲,其骨子裡盤算的是倚重美俄兩個大國深度攪局,維持南海現狀的目的。

俄軍重返金蘭灣,可能一石四鳥。取悅傳統盟友越南,分解北約邊境壓力,衝擊美國亞太重返命門,對沖中國南海影響力。

中俄是戰略背靠背的關係,這點固然不假。但俄羅斯卻頻頻通過軍售提升越南戰備南海的能力,其心思是很難把握的。在中俄聯手抗美的大格局中,中國也許只能把它置於兩害相權取其輕式的處理。

當然,俄軍重返金蘭灣,對中國而言,也不是沒有積極影響的。比如,暫時性地遏制美國耀武揚威中國南海的囂張氣焰,並以此減輕美國在南海給中國所造成的戰略壓力。

所以,俄軍重返金蘭灣,主動出擊的是俄國,緊張不安的是美國,小心提防的是中國,樂見其成的是越南。

重返金蘭灣是俄羅斯外線上的主動出擊,目的又是啥?

從俄羅斯《晨報》網站8月22日發表的一篇文章——《俄軍將重返越南——開設金蘭灣軍事基地可保持地區力量平衡》中,似乎可以看出個大概來。

美軍重返亞太是為了該地區的力量再平衡,俄軍重返金蘭灣也是為了該地區的力量平衡,平衡來平衡去,到底都想平衡誰呢?誰又是最大的贏家呢?

首當其衝的是美國的緊張不安。俄軍重返金蘭灣將令美國及其夥伴的神經更加緊繃。

對此,美國陸軍太平洋集團軍司令文森特·布魯克斯已要求越南當局不讓俄轟炸機在金蘭灣加油。布魯克斯抱怨稱:“他們在該地區以及美國關島空軍基地附近展示力量,進行挑釁性飛行。”

很顯然的是,俄軍重返金蘭灣在中美激烈碰撞南海之際,可保持地區平衡與穩定。但俄羅斯重啟金蘭灣基地又將意味著什麼?

從歷史上看,金蘭灣曾經駐紮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第17分艦隊,包括9至10艘軍艦、6至8艘潛艇和保障艦。在整個駐紮期間,基地使蘇俄太平洋艦隊得以控制南太平洋和整個印度洋。

正因為如此,美印兩個大國心裡都不是滋味。一些專家分析,當今俄羅斯固然無法重現蘇聯的駐紮規模,但即使只有三分之一的軍艦和飛機重返那裡,也足以改變地區地緣政治格局。

從這些軍售單上可以看出,俄羅斯的先進武器幾乎是同時出售給中越印三國的。這也許是俄羅斯對三國軍力的一種微妙平衡吧。

一方面與中國背靠背地相互支持,一方面又不斷提升越南、印度等與中國爭端陸上、海洋邊界利益國家的戰備能力,這到底又在為難誰呢?

從政治層面上看,俄軍重返金蘭灣將使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關係更加複雜化。美國固然也在緊張不安,但也可能在暗喜俄軍對金蘭灣的重返。因為正是對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力上升的擔憂,推動了美國為抗衡北京在2014年取消了對越武器禁運。而如今,俄羅斯也在通過軍售的方式急速提升越南戰備南海的能力,似乎又與美國的心思不謀而合,互為援手。如此多的力量再平衡進來,也使南海問題的和平解決更加棘手,戰備的翅膀硬了,越南、菲律賓等國也還能對中國的方案俯首帖耳嗎?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越南拿出金蘭灣這個誘餌,而讓美、俄兩個域外大國同時咬鉤,並通過軍售,依傍他們的力量抗衡和對沖中國的南海擴張,可謂是一個最大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