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經濟危機會致國家崩盤嗎?

蒙古經濟危機會致國家崩盤嗎?

最近,處在中俄兩大國之間的蒙古國的經濟狀況受到廣泛關注。此前蒙古貨幣圖格里克連續22天急挫,8月以來,兌換美元狂跌9%,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貨幣。有人甚至將蒙古列為第二個委內瑞拉,放言“又一個國家崩盤了”。

上星期蒙古央行加息至15%的高位,暫時穩住了對美元崩盤的勢頭。但還是無法阻止民眾瘋搶購美元等外幣的浪潮。外匯黑市交易市場已經成為被蒙古幣急跌嚇壞了的民眾聚集的地方。蒙古央行行長呼籲大家不要被美元一時匯率欺騙,不要恐慌。他堅稱美元升值是人為的,其走勢最終必將反轉。

但蒙古財政部長則毫不諱言國家經濟已經陷入危機。他在最近的一次全國電視講話中表示,蒙古正處在一個深度的經濟危機狀態,已經無法支付財政工資和政府各部門運營費用。預計今年蒙古政府債務佔GDP比重將達到78%。

蒙古之所以陷入經濟危機的困境,當然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跌有直接的關係。包括俄羅斯,委內瑞拉等資源大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深受其累。蒙古盛產銅,煤,黃金和原油,正是國際大宗原材料價格跌幅較大的,受其牽連也就在所難免了。

時光倒朔到五年前,蒙古經濟還以7%的高速增長,如今卻僅逾1%,短短的幾年時間裡,蒙古經濟一潰千里,令人惋惜。有人分析蒙古經濟過於依靠資源,也有人指出是蒙古排斥中國投資導致的惡果。但經濟界人士並沒有完全看壞蒙古經濟。夾在中俄之間的蒙古國只有300萬人口,廣袤的國土面積差不多與中國的新疆相當,素有“畜牧業王國”之稱。畜牧業是傳統產業,是其國民經濟基礎,也是其加工業和生活必需品的主要原料來源。富足的生活資源使得蒙古國民不會因飢餓吃不上飯而影響社會穩定。上個世紀俄羅斯解體時對蒙古的衝擊比之今日要大得多,如今的經濟危機相對哪個時代要容易解決的多。只要有效調整經濟政策和外資政策,擴大吸引外資進入,加強國際合作,蒙古國擺脫目前的經濟危機並不難。

蒙古經濟界人士表示,中國很有可能會發揮其對地區的影響力,向蒙古提供比IMF規模更大且條件更好的紓困協議。蒙古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有潛力發展成為中俄的經濟走廊,對中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誠然,蒙古經濟發展離不開中俄。今年6月的中蒙俄三國元首會晤上,三國簽署了《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從2017年起,中蒙俄經貿交流乃至整個東北亞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將愈發緊密,這將有效改善蒙古經濟的外部環境,為蒙古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推動力。唯一的障礙是蒙古對中國的戒心太重。蒙古國政府曾一直希望引入以美國為首的“第三鄰國”利益,平衡中俄在蒙古的影響力。為此,蒙古國多次在蒙美戰略磋商和經濟論壇中向美方提出加大投資的建議,但美國也一直不為所動。

蒙古這次的經濟危機,雖然看起來嚴重,尤其是金融,幾近崩盤。但蒙古基本經濟面並不太壞,民眾的感受也不會太大。只要處理及時得當,特別是國際大宗資源價格回暖,蒙古經濟將重新步入快速通道。中國可以在蒙古危機中發揮影響力,並藉機長期耕植蒙古,將蒙古納入中俄主導的經濟走廊。中國的富餘資金也可逢低吸納蒙古資源。但更為重要的一條,中國通過紓困蒙古,應讓蒙古國民重新認識中國的作用並感受中國的善意。這一點尤其重要,甚至不亞於對蒙古經濟扶持所帶來的利潤。一個和平友善的鄰邦,是中國穩定中國北疆的基礎,是維護地緣政治不可缺少的一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