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通航產業發展規劃:建設12個通用機場

航空產業產品附加值高、投入產出比高,發展前景廣闊,尤其是通用航空產業,即將迎來發展旺盛期。因此,發展通航產業將有利於張家口市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有利於構建城市立體交通網絡體系,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綱要落地;有利於提升政府公共服務水平,提高重大賽事及相關突發事件的應急保障能力;有利於深化軍民融合,共促航空產業發展。

基於此,日前,張家口市制訂併發布了《張家口市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依據《規劃》,從2018年到2027年,張家口市將發展成為融入通用航空元素、具有通用航空產業競爭力的城市,形成“運營引領,研製支撐,服務相隨”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形態,力爭通用航空產值達到150億元,並實現全市大部分區縣及重要場所都擁有通用機場和起降點。到2035年,張家口市通用航空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業態趨於成熟,各類產業業務範圍不斷擴大,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加。

機場佈局:建設12個通用機場

通用機場的建設是通航產業發展的基礎,近幾年,國家和各地方均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來推動通用機場的規劃與建設,同時也鼓勵圍繞通用機場建設和發展航空產業園區或航空特色小鎮等相關業態。

依照《規劃》,2018年到2022年,張家口市將建成張北中都、懷來、赤城鎮寧堡、赤城後城4個通用機場,以及5個直升機起降點(奧運核心區和市區各2個,新雪國1個)和2個水上機場(官廳水庫、閃電湖);2023年到2035年,新建蔚縣、尚義縣、康保縣、沽源天際線、宣化區、陽原縣、涿鹿縣、懷安縣8個通用機場。

屆時,張家口市將形成以中部寧遠機場為核心,北部張北中都通用機場、南部蔚縣通用機場、東部懷來通用機場為三個區域副中心,其餘通用機場為網絡擴展,實現有效的區域聯動,構建“地面成群、空中成網、運行高效”的區域機場網絡佈局。

發展方向:明確運營、配套與關聯、研發製造

結合張家口市自身優勢和定位,以及通用航空市場特點,《規劃》從通用航空運營、通用航空配套與關聯、通用航空研發製造三個方面明確了產業發展內容和方向。

通航配套與關聯產業。《規劃》要求,在通用機場的規劃設計中充分考慮固定運營基地(FBO)的建設及運營,爭取全部配備標準的固定運營基地(FBO);引進國內具有CAAC維修資質的企業建立小型飛機維修基地(MRO),並逐步開展本地飛行機隊的維護工作,為通用航空運營企業提供保障;打造張北縣飛行服務站(FSS);在張北縣開展航空運動會展,增強旅遊帶動效應,促進旅遊業發展;推進和發展張家口、懷來、張北、蔚縣航空小鎮的建設與運營,注重生產、生態和生活相融合,積極促進產鎮融合。

通用研發製造產業。藉助張家口市裝備製造的基礎,主要採取引進來的方式,積極開展國際合作,鼓勵有實力的本地企業收購國外成熟的通用飛機機型和航空零部件品牌在張家口市成立子公司並建廠生產,發展輕型運動飛機制造、工業級無人機制造、航空救援特殊裝備製造、航空運動裝備製造等重點產業。

重點項目:“12411”工程助力產業發展

根據《規劃》,張家口市將以“12411”工程為重點項目,助力通用航空產業發展。

“1”是指建設張家口市航空產業園(懷來)。作為申請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的龍頭項目,產業園通過引進通用航空器組裝製造、航材航電製造等項目,建設通航飛機模擬器培訓中心、華北區航空器試飛和審定適航中心、航空三創中心和產業孵化中心、航空總部基地和專家公寓住宅。

“4”是指打造張家口航空小鎮(“宇翔盛泰天空之城”飛行小鎮)、懷來航空小鎮、張北航空小鎮、蔚縣航空小鎮等四個航空小鎮。結合區域基礎、航空產業、航空人才等基礎資源,以航空俱樂部、公務航空等為發展亮點,帶動高端服務業、建築業、文化創意等關聯產業發展,建京津地區首屈一指的商務總部型航空小鎮;圍繞懷來通用機場,

發揮臨近北京的區位優勢,吸引航空業高端人才,建設集通用航空器、無人機研發試飛、休閒旅遊等航空相關業務的研發型小鎮;依託張北草原天路、草原音樂節的效應,打造集航空運動、航空休閒旅遊、航空特色居住群等具有草原風情的展會娛樂型航空小鎮;發揮蔚縣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重點開展航空旅遊、航空運動、私人飛機、康養旅遊度假等業務,建成京津冀地區標杆的宜居體驗型航空小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