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金屬和寶石價格這麼高是因為女人愛美嗎

開玩笑,人這麼善變,這口鍋是甩不到女人身上滴!

去年夏天的時候我喜歡大屁股大胸妞,但我今年可能就會覺得貧乳妞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性感的妞,過幾年或許我又會對大眼睛妞感興趣。

貴金屬和寶石價格這麼高是因為女人愛美嗎

因為,這個世道的美,從來不是普通人說了算的。

如果題主看過《穿普拉達的女王》,那一定會對裡面時尚和流行的定義有所感興趣,原文我不記得,但大概意思是:

貴金屬和寶石價格這麼高是因為女人愛美嗎

這就說明:普通人對時尚也好,對美也好,對流行也好,既沒有辨識度,也沒有話語權。我們只能跟著所謂時尚家的腳步亦步亦趨。

一小撮人極大的左右了大眾審美,並使大家對美的認知過度集中,才是這些商品過度昂貴的原因。

舉個例子,莫桑石對鑽石的替代如此之難,就可以體現。

貴金屬和寶石價格這麼高是因為女人愛美嗎

就像ios引領了擬物化又引領了扁平化,只是因為ios在ui設計圈有話語權。再習慣之後,你就覺得,媽的擬物化確實挺low的,這其實更像一種洗腦。

回到正題。

金銀也是一樣,美不美壓根不是你說了算的,也沒有人最開始就覺得金銀特麼的就是很美。

為什麼貴?完全就是因為稀有。

題主一定聽過一個故事。

曾經有一段時期,鋁是比黃金還貴重的金屬。在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的宴會上,只有王室成員和貴族來賓才能榮幸地用鋁匙和鋁叉進餐,而地位較低的客人只能使用普通的金制和銀製餐具。拿破崙三世為顯示自己的富有和尊貴,還令人給他製造了一頂比黃金冠更名貴的王冠——鋁王冠。

在宴席上,所有的客人都在稱讚鋁的美麗和輕盈。

這個故事並不是杜撰,而且,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離我們並不遙遠的19世紀中期。

貴金屬和寶石價格這麼高是因為女人愛美嗎

如果讀的書稍微多一點的話,那你會知道關於金屬鋁作為奢侈品的故事可不僅如此。

當俄羅斯作家尼古拉·車爾尼雪夫斯基第一次看到鋁時,他大聲讚歎說:

偉大的未來屬於這種金屬!朋友,你看看你面前的這種社會主義的金屬!

社會主義金屬,MDZZ。

貴金屬和寶石價格這麼高是因為女人愛美嗎

在他的小說《怎麼辦?》中有一段話:

……這間內室的建築是那麼輕,窗戶之間的支柱是那麼小,窗戶本身則非常大、寬而高,幾乎達到天花板上……但是,這些地板和天花板是什麼材料做的呢?這些門和窗戶的框架又是什麼做的呢?是銀?鉑?噢!我現在知道了,薩沙給我看一塊用鋁做的像玻璃一樣光亮的厚板。現在他們還戴著這種鋁製耳環和飾針,是的,薩沙說,終有一天,鋁將代替木材,甚至可能代替石頭。看,這一切是多麼奢侈,到處都是鋁!

當然,那個時候這一切都是想象,只有最尊貴的地方才用得起金屬鋁,比如1885年建成的華盛頓紀念碑,其頂端就是一塊當時很昂貴的金屬鋁。

而1889年,當門捷列夫在倫敦時,英國皇家學會為了表彰他對化學的傑出貢獻,不惜重金製作了一隻鋁杯,贈送給門捷列夫。

直到拜耳法鍊鋁出現之前,也就是20世紀初,距今也只有100年左右,鋁才真正成為一種廉價材料。

鋁是因為什麼而貴重的呢?當然我不否認鋁的材料特性確實非常非常好,但每一個智力正常的人都會清楚,它就是因為稀少而貴重。

金銀同理。

說到金銀,很多人會問到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

金銀貴重,能作為一般等價物,那新石器時代的貝殼又如何作為一般等價物呢?貝殼又不貴重。

貴金屬和寶石價格這麼高是因為女人愛美嗎

《中國貨幣史》說的很清楚,上古時代的貝幣不是天然的貝殼,是某個特定的種類,而且需要經過一定的加工。也就是說,不是沿海地區的人隨手找來的貝殼都可以作為貨幣使用的,這也就避免了沿海地區會有大量“財富”的現象。

其次,對於“財富”的理解,並不是手中擁有多少“幣”,如果某個地區的貝幣氾濫,而可用的物資稀少,比如缺乏糧食、牛羊,那麼這個地區也算不上富有,反而當地的貨幣會不值錢,說不定這個地方一斤粟米要用500朋(單位)貝幣來交換,而農業發達的黃河中游華夏地區一斤粟米只要50朋。說白了就是要理解“錢多”並不意味“財富多”。

拿我國來說,上古時期,對我國而言是夏商時期,商品經濟幾乎沒有形成,在極個別富庶的農業生產區才有使用廣泛貝幣的條件,並不具備大範圍的流通條件,比如,黃河流域、雲貴地區等不同地區使用的“貨貝”的形式並不一樣,也就是說某幾個部落承認某一種形制的貝殼,另外幾個承認另一種形制的貝殼,某一種貝幣在那個時代並沒有作為廣泛、普世使用的一般等價物,只是在小範圍內使用。

在當時,那種漂亮的小貝殼,大小一致,光滑輕便,又不能夠隨意得到,具有了在特定時代作為貨幣的自然屬性。

薩繆爾森先生的書裡不是也講過,有個島上,島民們使用“石輪子”作為貨幣的嗎?要理解這種“奇怪”的現象,要結合當時、當地,想想當時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社會發展水平,以及人們的生活習慣,這些事情也就好理解了 。

金銀除了稀少之外,在古代有什麼不可替代的功能。

大家看,我說的很清楚,我沒有說因為他有別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才貴重,只是說他還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金銀的材料特徵。

  • 第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延展性好。

38克金拉成的細絲可從北京沿鐵路到上海。一兩純金能錘成萬分之一毫米厚的金葉,可以貼滿九平方米的面積。金葉呈現透明,陽光透過時,可呈現綠光。50公克純金可抽絲八千公尺,比毛髮還細。

貴金屬和寶石價格這麼高是因為女人愛美嗎

當然汞在固態的時候延展性更好,但常溫時他是液態的,這個沒招。

  • 第二個不溶於水,不溶於大部分酸鹼,不易生鏽,就算生鏽之後也是薄膜覆蓋表層不會缺多少斤兩,化學性質穩定。
  • 第三個,純度高的時候硬度很軟,容易加工切割。
  • 第四個,無毒。當然你要說吃了個金坨子墜死了,那我也沒招。
  • 第五個,在自然界中,能以單質存在。

你想想,能幹啥。簡直啥都不能幹。這種東西簡直是天生的一般等價物。但偉大的古人還是琢磨出來的點東西。

防鏽。

沒錯。黃金性質穩定,可以防鏽。

古代的鎏金手藝到現在也沒失傳,但一個是對工人的身體傷害太大(汞中毒),另一個就是鍍層不如電鍍的穩。但古代人沒辦法,他就只能琢磨鎏金。也就出現了很多鎏金的物件,主要就是為了防鏽,但發展到後來,也有為了好看的,比如故宮裡那幾個大缸,只要過去的,基本都聽說過八國聯軍刮金粉的事兒,那個就是為了好看的。

貴金屬和寶石價格這麼高是因為女人愛美嗎

第三個問題。

金銀除了稀少之外,在現代有什麼不可替代的功能。

由於黃金和白銀的穩定性不錯,導電性也非常好,那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銀導線”和“金焊點”。

但金焊點值得一說。但由於其高傳導性、及高抗氧化、抗環境侵蝕,所以被廣泛應用在電子工業上,令電接件有良好連接。某些電子測量儀器的接頭也會鍍金,以避免氧化。

金在其他應用層面,例如高溼度、高腐蝕性的大氣電子接觸、失敗率高的接觸,例如部分電腦、通訊設備、航天器、噴射機引擎等等仍十分普遍,而且在未來也不太可能被其他金屬取代。

金的隔熱性確實不錯,所以邁凱輪車隊的F1賽車在他的引擎間隔中使用了金箔作為隔熱。

貴金屬和寶石價格這麼高是因為女人愛美嗎

而且隨看現代的礦物勘探技術、開採技術、社會以及商業理論的發展,老實說各種寶石其實在現代已經一點都不貴了,貴的只是寶石中產量稀少的那一小部分,甚至包括被人狂罵的鑽石。現代對比古代其實是個相當幸福的時代,珠寶玉石不是王公貴族的專屬,普通人完全可以很便宜的購買。

其他貴重寶石也同理,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都有幾塊錢到十幾塊錢一粒的,只不過要麼質量差,要麼個頭小,所以產量特別大而已,只要你放下只盯著價格高處的眼睛往下看看,就會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