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越白越好,你錯了,農民教你識米技巧,這些平時沒注意吧?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可見無論你是誰,不吃飯那是不行的,說到吃飯,南方地區的朋友大多都離不開大米飯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如今可謂是什麼都能人工製造,直白說就是能偽造,作為農村人第一次聽到人造雞蛋幾個字時,我是一萬個不信與疑問,但是事實就是事實。雞蛋都能人工偽造,那麼大米飯可以嗎?這個我不回答,作為農民我只能告訴你一些識別大米質量的技巧,一起來看看這些你知道嗎?

大米越白越好,你錯了,農民教你識米技巧,這些平時沒注意吧?

大米是去殼之後的稱呼,沒去殼之前我們叫它水稻,稻穀,水稻作為糧食具有悠久的歷史,說起水稻,我們國家的科學家袁隆平先生那是無人不知的,他對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對雜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大米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選購大米時我們要珍惜也要防範不良的,選擇新鮮優質的好大米。判斷大米質量的幾個小知識,一起來看下:

大米越白越好,你錯了,農民教你識米技巧,這些平時沒注意吧?

看大米腹白

如你看到大米腹部有一個不透明的白斑的話,說明收割的時候大米不夠成熟因此腹白較大。

看大米色相

表面呈綠色、灰褐色或者是黃色有裂紋的大米堅決不買,新鮮優質大米色澤乳白呈半透明,粒型整齊,粒面光滑有光澤,有的米粒留有黃色胚芽。

看大米的硬度

用牙齒咬幾粒大米看看,硬度越強,蛋白質含量越高,透明度也會越好,表明米的質量好。一咬變成粉狀說明是陳的。

搓搓看

用手使勁搓揉後依舊是十分的潤滑,說明大米的質量很好,搓後大米粘手的話,說明大米質量有問題。

大米越白越好,你錯了,農民教你識米技巧,這些平時沒注意吧?

好吧!作為農民我要告訴你一個實實在在的事實,稻穀脫殼後並不是晶瑩剔透及均勻飽滿的。特別是我們農村人自己弄的大米,你想想每一粒大米都一樣大可能嗎?農家自己弄的大米會摻雜不飽滿、不成熟不完整的顆粒,米粒大小不一,甚至有半粒的雜色粒米粒的。

大米越白越好,你錯了,農民教你識米技巧,這些平時沒注意吧?

一定要記住,大米不是大米越白越好,普通的大米,攜帶的米屑比較多,淘米的時候淘米水會出現濃白色。你購買的時候仔細看分辨大米的自然色,自然色的大米才是真正的優質大米。

朋友們你對選購大米有些看法及好建議呢?把你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吧!歡迎大家評論留言哦!同時記得一定要關注支持單哥哦!你的關注是我發現的動力哦!更多農村身邊有趣事與您分享。轉發及收藏是你給我的獎勵,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